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奠基新中國

鎖定
《奠基新中國》是2012年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紀錄文獻片。
中文名
奠基新中國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
出版社
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片    長
500 分鐘
集    數
20 集
內容簡介
為迎接黨的十八大,新聞出版總署要求全國出版界做好迎接十八大主題出版工作,推出一批重點出版物,系統回顧和總結十六大以來,黨帶領全國人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成功經驗,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最終確定的20種重點音像電子出版物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特色鮮明,通過電視專題片、文獻紀錄片、音樂歌曲、動漫等形式,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欣賞性相統一。
《奠基新中國》是第一部從故事細節入手系統地反映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興教辦學的紀錄文獻,從中國共產黨興教辦學的獨特視角,勾勒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紅色教育的發展歷程,開創了以影像手段展示中國共產黨教育史的先河。該片對當下黨中央實施的人才戰略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同時,對如何凝聚人心,培養單位團隊成員樹立崇高的信仰,為理想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啓示意義。
這部浸透着歷史思考和人文情懷的教育紀錄文獻通過獨特的角度、層次豐富的架構、樸素而浪漫的敍事手法昭示出中國共產黨在白手起家的艱難歲月中依然重視教育、堅持辦學的革命理念,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因地制宜、靈活多元的教育方式,展示了戰地羣眾豐富多彩、如火如荼的紅色教育生活,以客觀的事實打動人、以真誠的情感感染人,從心靈深處喚醒了人們為新中國奠基的紅色教育事業的記憶與感動。
據《奠基新中國》責任編輯王曉蒙介紹,雖然該片已作為系列節目做過電視播出,但由於音像出版物與電視播出仍存在較多差異,他們嚴格按照音像出版物的要求,本着精品化原則,對長達500分鐘的節目源進行了三審三校,對其中發現的畫面質量、字幕以及配音等諸多方面的細節問題進行了反覆審看與修改,對於不甚確定的文字內容和史實資料進行了認真推敲與核實,同時為該片設計了更加合理的結構以及獨具特色的包裝形式。
該片的出版填補了1921年~1949年這一時期紅色教育題材的空白,並以鮮明的主題、獨具的思想藝術魅力、珍貴的史料構成了一部具有紀實風格的文獻專題片,為中國共產黨的紅色教育史提供了一部生動的教科書。它的出版既體現了重大的歷史文獻價值,又將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發揮獨特而積極的作用。曾親眼見證80多年前那段艱苦卓絕的輝煌歷史的老紅軍,目前在世的已不足千人,而新中國成立前的那些老八路老革命也都進入耄耋之年,因此拍攝出版《奠基新中國》也是對此類歷史文獻資料和塵封的紅色教育歷史進行開掘性、搶救性的整理和完善。
《奠基新中國》共20集,講述了在大圍剿中辦學、蘇區的兒童教育、蘇區的師範教育、婦女和掃盲教育、延安的普及教育、創造戰爭神話的抗大、魯迅藝術學院的誕生及發展、中國女子大學的建立、自然科學院在南泥灣開發的功績、保育院和流動小學、留蘇學子、新中國的棟樑等許多紅色教育故事,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歷史素材,構築成500分鐘的文獻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