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奚(拼音:xī)是漢語二級通用規範漢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及商代金文 [3]  ,其古字形像一個被抓住髮辮或抓住捆綁他的繩索的奴隸,本義即罪奴。 “奚”後因同音的關係借用為疑問代詞,相當於“何、哪裏、哪個、什麼、怎麼樣”等。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爫/大
五    筆
EXDU [4] 
倉    頡
BVIK [4] 
鄭    碼
PVZG
筆    順
撇、點、點、撇、撇折、撇折、點、橫、撇、捺
字    級
二級(編號:4588) [1] 
平水韻
上平聲·八齊 [5] 
注音字母
ㄒ〡
筆畫數
4+6/3+7(部首+部首外)
四角碼
2080₄
統一碼
基本區-595A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中下結構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會意字。“奚”字的形體比較穩固,仍然保持了甲骨文的形體結構。甲骨文的“奚”寫作圖1-3,上部為一隻或一雙手(作爪或又)。中間為古“”字的初文,像後來的絲形,此處指捆綁人的繩索。其下之“大”(或作“女”)即指人。其意思是:有人抓住了一個奴隸,用繩索將奴隸脖子繫住,並用手在前面牽着。也有人將中間的“糸”理解為奴隸頭上長長的辮子。一個人的頭髮被別人揪住,無論正立也好,側立也好,站着也罷,跪着也罷,頭髮始終掌握在別人手裏,必須聽從別人的指揮。同樣是沒有自由的奴隸的形象。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的奴隸是怎樣生活着,又受着怎樣的壓迫,從“奚”字的結構可以略知一二。
西周金文構型與甲骨文相同,控繩的手卻多寫作一隻,並且是橫在繩索或辮子頂上的。小篆(圖5)由金文演變而來,字形更趨規整;圖6、7的隸書和楷書都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6-7] 
“奚”本義即罪奴。《周禮·天官·冢宰》裏説“奚三百人”,這裏的“奚”就是指“家奴”。《周禮·秋官·禁暴氏》中説“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主,戮其犯禁者”,意思是説凡是奴隸聚眾出入的地方都要嚴加管理,殺死那些違犯禁令的奴隸。後來由“奴隸”引申泛指“奴僕”,如《新唐書·李賀傳》中説“出騎弱馬,從小奚奴”,就是説李賀出門時騎着弱小的馬,跟隨着奴僕。
在古漢語中“奚”字使用最多的還是作疑問代詞,這是“奚”字的假借義,與它的本義毫無關係。當做疑問代詞講時它的含義是“何”“什麼”,如《莊子·逍遙遊》説“彼且奚適也”,就是説他將到什麼地方呢?當“奚”作狀語講時,它的含義是“怎麼”“為什麼”,如《論語·為政》裏説“子奚不為政”,就是説您為什麼不從政呢? [1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舊讀xí)
名詞
〈文言〉古代的奴隸。
slave
周禮·天官·序官》:“奚三百人。”鄭玄注:“古者從坐,男女沒入縣官為奴,其少才知以為奚。”
奚女;奚奴;奚童
(Xī)古族名。分佈在饒樂水(今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流域。

王建《塞上》詩:“夜來山下哭,應是送降奚。”

(Xī)古地名。春秋時魯地。故址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

《春秋·桓公十七年》:“夏五月丙午,及齊師戰於奚。”

(Xī)姓氏用字。參看“奚姓”。



代詞
〈文言〉疑問代詞。相當於“何”“什麼”。
what
論語·子路》:“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莊子·駢拇》:“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
奚如
〈文言〉疑問代詞。表示反詰。相當於“哪兒”“哪個”。
which
《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
魯迅《書信集·致許壽裳》:“君今年奚適?久不得消息,甚念,甚念。”

〈文言〉疑問代詞。相當於“怎麼”“為什麼”。
why
《論語·為政》:“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陶潛《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8-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亣部】胡雞切(xī)
大腹也。從亣,𦃟省聲。𦃟,籀文系字。
【註釋】①亣:籀文“大”字。 [11] 

説文解字注

“大腹也”注:《豕部》豯下曰:豚生三月,腹豯豯皃。古奚、豯通用。周禮職方氏豯養,杜子春讀豯為奚。許《艸部》作奚養。
“從大,𦃟省聲”注:胡雞切。十六部。
“𦃟,籀文系”注:見十二篇系下。 [12] 

廣韻

胡雞切,平齊匣 ‖奚聲支部(xī)
奚,何也。《説文》曰:“大腹也。”又東北夷名。亦姓,夏車正奚仲。又虜複姓,《後魏書》有達奚、薄奚、統奚、吐奚等四氏。胡雞切。十八。
【校釋】①統奚:《魏書》無統奚氏,《官氏志》有“紇奚氏後改為嵇氏”。 [13]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大字部】奚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7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竝音兮。隸役也。《周禮·天官》:酒人奚三百人。注:奚,猶今官婢。通作㜎、傒。《唐書·李賀傳》:賀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囊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七年》:及齊師戰於奚。注:魯地。
又山名。大奚山,在廣州,距佛堂門海三百里,潮汐相通,見《南粵志》。
又驒奚,駿馬名。《前漢·匈奴傳》:騊駼驒奚。注:驒,音顛,生七日,而超其母。
又羊奚,草名。《本草綱目》:羊奚比乎石筍子。
又疑問辭。《論語》:子奚不為政。《孟子》:奚不去也。
又姓。夏車正奚仲,北魏奚牧。
《説文》:奚,大腹也,從大,𦃟省聲。《正字通》:説文專説大腹,非是。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4]

書寫演示

“奚”字書寫演示 “奚”字書寫演示
【筆順】①ノ(撇)②丶(點)③丶(點)④ノ(撇)⑤㇜(撇折)⑥㇜(撇折)⑦丶(點)⑧一(橫)⑨ノ(撇)⑩㇏(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eɡ
王力系統
ɣ
ie
董同龢系統
ɣ
ieɡ
周法高系統
ɡ
李方桂系統
g
ig
隋唐
高本漢系統

ɣ
iei
王力系統

ɣ
iei
董同龢系統

ɣ
iɛi
周法高系統

ɣ
iɛi
李方桂系統

ɣ
iei
[15-16]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二齊

開口呼
全濁
胡雞切
ɣiɛi
集韻
平聲
上平十二齊

開口呼
全濁
弦雞切
ɣiɛi
禮部韻略


平聲





弦雞切

增韻


平聲





弦雞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x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弦雞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三齊


全濁
弦雞切
ɣi

上聲
三薺


全濁
户禮切
ɣi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威偉畏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1-1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19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467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2]
  • 5.    平水韻 八齊  .搜韻[引用日期2020-01-17]
  • 6.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21-22
  • 7.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106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544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391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1[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585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28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1-17]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89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87-188
  • 15.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18]
  • 16.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18]
  • 1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17]
  • 18.    駢宇騫,張文路編著.國人必知的2300個漢字常識[M].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07:4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