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奚康生

鎖定
奚康生(467年~521年),本姓達奚,河南洛陽 [1]  人,北魏名將。長進簡侯、鎮北大將軍奚直之孫。戰功累累,北討柔然,南擊齊梁,討伐胡人叛亂,壽春投降,接管壽春。後期捲入政變被殺。 [16-17]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鮮卑
出生地
河南洛陽 [1] 
出生日期
467年
逝世日期
521年
主要成就
征討柔然、南征鍾離、討伐吐京胡反叛、攻齊義陽、解救渦陽、壽春納降、擊敗南梁北伐
本    名
奚康生

奚康生人物生平

奚康生家世背景

奚康生是河南洛陽人,其祖先為代郡人,世代都是部落大人。奚康生的祖父奚直,曾任平遠將軍、柔玄鎮將。入朝任鎮北大將軍,內外三都大官,賜爵長進侯,死後追贈為幽州刺史,諡號“簡”。父親奚普憐,還未做官便已去世。 [1] 

奚康生征討柔然

太和十一年(487年),柔然頻繁侵犯北魏邊境,柔玄鎮都將李兜討伐柔然。奚康生生性驍勇,武藝高強,能拉開有十石之力的弓,箭也與一般人所用的不同,被當時人們所折服。他跟隨李兜,擔任前鋒軍主,每次戰鬥都攻入敵人陣地,氣大力壯,遠近聞名,因而任宗子隊主。 [2] 

奚康生擊破齊軍

奚康生隨孝文帝元宏南征鍾離,孝文帝回軍渡過淮水,齊明帝蕭鸞派兵佔據水中小島,切斷孝文帝的歸路,孝文帝招募可以破敵者,奚康生當時任軍主,前往應召,他紮起木筏,在上面堆積柴火,順風放火,焚燒敵艦,然後順着煙火突擊,敵軍投河淹死者眾多。孝文帝於是任命奚康生為直閣將軍。後來奚康生又因功拜中堅將軍、太子三校、西台直後。 [3] 

奚康生討伐胡叛

吐京胡反叛,自號支辛王,奚康生仍為軍主隨從章武王元彬前往征討,叛軍派遣精騎一千攔截官軍,奚康生率五百人抗擊,擊破叛軍,追擊叛軍至石羊城,斬首三十級。元彬率軍七千,分為五軍,與叛軍接戰時四軍皆敗,只有奚康生率領的軍隊保全。奚康生遷為統軍,率精騎一千追擊叛軍至車突谷,奚康生假裝墜馬,叛軍以為奚康生已死,紛紛趕來奪取他的身體,奚康生突然跳上戰馬,揮矛殺傷數十人,叛軍奔退,支辛王逃走,逃至距離奚康生百餘步的距離,奚康生彎弓射死辛支王。繳獲叛軍數萬牛羊駝馬。 [4] 

奚康生激戰南齊

奚康生又任統軍,隨王肅攻齊義陽城。齊軍將領張伏護登上城樓叫罵,王肅令奚康生射殺他。奚康生對準城樓射擊,窗口一開箭矢飛進,張伏護中箭而亡。奚康生因射殺張伏護有功,獲賞帛一千匹。又多次擊退守城齊軍,獲賞三階,帛五百匹。齊軍將領裴叔業率軍圍渦陽,欲解義陽之急,孝文帝令高聰等四軍前往救渦陽、又派遣都督、廣陵侯元衍救渦陽,都被擊敗。鎮守渦陽的南兗州刺史孟表屢次告急求援,孝文帝令王肅派遣奚康生前往救援,奚康生一戰大破齊軍,獲賞二階,帛一千匹。 [5] 

奚康生壽春納降

等到壽春來降,朝廷派遣奚康生率領羽林一千人、龍廄馬兩匹,馳赴壽春。奚康生進入壽春城,命城內舊老集合,宣詔安撫百姓。
不久,南齊將領桓和駐軍梁城,陳伯之據守硤石,民心驚動,潛藏陰謀。奚康生堅守壽春,音信不通。奚康生堅守一個月後,援軍才到。奚康生出擊桓和、陳伯之等二軍,都擊敗他們,攻克梁城、合肥、洛口三戍。奚康生因功遷徵虜將軍,封安武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户。 [6] 

奚康生擊破南梁

奚康生出任南青州刺史。南梁將領徐濟率軍犯境,奚康生率軍討伐,擊敗敵軍擒獲徐濟,獲賞帛千匹。 [7] 
梁武帝蕭衍派遣將領宋黑率眾襲擾彭城,當時奚康生因母親去世在服喪,朝廷起復奚康生為別將、持節、假平南將軍,率領南青州諸軍擊退宋黑。梁武帝又派遣都督、臨川王蕭宏為統帥,與副將張惠紹勒甲十萬進攻徐州。同時梁武帝又任命宋黑為徐州刺史,領軍二萬,水陸俱進,包圍高冢戍。朝廷下詔授奚康生武衞將軍、持節、假平南將軍,為別將,率領羽林三千人,騎、步甲士隨其調配。
魏中山王元英率奚康生等迎擊。蕭宏怯懦愚劣,知道元英率軍迎擊的消息後,甚為恐懼,決定撤軍。奚康生得知後,派平東將軍楊大眼至元英處,力促元英進據洛水,但元英沒有聽從。不久蕭宏領數騎落荒而逃,梁軍大敗。 [9]  奚康生回京後,獲賞帛千匹及驊騮御胡馬一匹。 [8] 

奚康生出師旋返

奚康生出任平西將軍、華州刺史,很有名聲和政績。又轉涇州刺史,仍本將軍。因使用公家的炭瓦而被御史彈劾,被削除官爵。不久朝廷官復奚康生原職。當時南梁直閣將軍徐玄明在鬱州戍守,徐玄明殺死鬱州刺史張稷,以鬱州歸附北魏。朝廷下詔派遣奚康生迎接徐玄明,但奚康生還未出發,鬱州復叛。當時魏揚州別駕裴絢謀反,朝廷任命奚康生為平東將軍,作為別將,率領羽林四千討伐,但奚康生還未出發裴絢已被平定。
奚康生因父親去世服喪,朝廷起復他為平西將軍、西中郎將。當年,朝廷大舉徵蜀,任命奚康生為安西將軍,率領步騎三萬出綿竹。奚康生到了隴右,宣武帝去世,於是班師。奚康生拜衞尉卿。又出任撫軍將軍、相州刺史。 [10] 

奚康生政變被殺

朝廷徵召奚康生入朝拜他為光祿卿,領右衞將軍。奚康生與侍中、領軍將軍元乂同謀廢胡太后。奚康生遷撫軍大將軍、河南尹,仍右衞,領左右。奚康生的兒子奚難當娶左衞將軍侯剛的女兒,侯剛也就是元乂的妹夫。元乂因為互相聯姻的關係,也倚重任用奚康生,三人宿衞禁內,有時輪換宿衞。元乂任用奚難當為千牛備身。
奚康生性格粗曠,氣勢強硬,元乂也畏懼他,奚康生也感到不安。正光二年三月,孝明帝在西林園朝見胡太后,文武百官侍坐,喝酒獻舞。輪到奚康生跳舞,奚康生於是跳力士舞,每次轉身,都看着胡太后,舉手、蹈足、瞋目頷首做出殺縛的姿勢。胡太后明瞭奚康生的用意但不敢明言。傍晚,胡太后欲帶着孝明帝在宣光殿留宿。侯剛表示不同意孝明帝和胡太后一起在宣光殿留宿,奚康生則表示皇帝在哪裏留宿由皇帝自己決定,其餘人不必過問。羣臣都不敢説話。於是胡太后挽着孝明帝的手臂下堂而去,奚康生在二人身後大呼萬歲,近侍也都大呼萬歲。孝明帝進入閣內,左右的侍從排列兩側,不讓閣門關閉。奚康生奪取其子奚難當的千牛刀,斬殺直後元思輔,才控制住場面。孝明帝上殿以後,奚康生當時藉着酒勁,準備作進一步處置,但被元乂所捕,被囚禁在門下省。天亮後,元乂自己不出現,令侍中、黃門僕射、尚書等十餘人裁定奚康生的罪過,處奚康生斬刑,奚難當處以絞刑。元乂與侯剛二人宮內矯詔處死奚康生及其子,後來奚難當免除死罪改為流放。奚康生臨死前,奚難當哭拜辭別父親,奚康生為兒子免死感到欣慰,到此時奚康生仍然志氣昂揚,全無悲傷,對奚難當説:"我不會死,你為何哭泣?"有司驅趕奚康生赴刑場。天色已暗,行刑者數刀斬不死奚康生,刀砍到地上反而斷裂了。嘗食典御奚混當時也與奚康生一同帶刀進宮,在市場處以絞刑。 [11] 
後來胡太后重新上台掌權後,贈奚康生都督冀瀛滄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冀州刺史,又追封壽張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户。 [12] 

奚康生主要成就

奚康生一生戰功累累,征討柔然、南征鍾離、討伐吐京胡反叛、攻齊義陽、解救渦陽、壽春納降、擊敗南梁北伐。為人粗曠高調,後期因捲入政治鬥爭而被殺,令人惋惜。

奚康生軼事典故

奚康生梁武贈弓

梁武帝聽説奚康生能開強弓,特地作了兩把長八尺的大弓和粗如長笛的箭送給他,奚康生得到弓箭以後,召集屬下文武,站着拉弓射箭,將弓拉滿仍有餘力,觀者認為奚康生力氣超羣,無與倫比。然後奚康生將弓上繳朝廷,存放在武庫裏。 [13] 

奚康生遭遇天譴

奚康生任相州刺史時,因為當時天旱令人鞭打石虎的畫像,又到西門豹祠求雨,但沒有結果,於是奚康生令屬吏砍斷西門豹的舌頭。不久,奚康生的兩個兒子暴病身亡,奚康生自己也患病,巫師認為是石虎和西門豹在報復他。 [14] 

奚康生預言成真

奚康生長年為將,治理地方的時候,殺戮很多。但奚康生信佛,數次用捨棄自己的宅邸以建立寺廟和佛塔。奚康生歷任四州,都有建立寺廟和佛塔。奚康生死時五十四歲。兒子奚難被判處流放,時年十八歲。因為奚難是侯剛的女婿得以停留百日再流放,後來奚難被流放安州。後來尚書盧同任行台,又下令殺死奚難。奚康生在南山修建佛圖三層,一次奚康生夢見該佛圖崩塌。有沙門為奚康生解夢説道:"檀越當不吉利,無人供養佛圖,所以崩塌了。"奚康生認為很對。後來奚康生果然遭禍。 [15] 

奚康生開鑿石窟

奚康生作為北魏宣武帝時期的一名武將,能征善戰。十幾歲開始投身軍隊,東征西殺,由一名中下級軍官,逐漸升到了封疆大吏,甚至成為北魏王朝的救火隊,哪裏有危機就被調到哪裏。他擔任涇州刺史的原因也是,涇州爆發了僧侶叛亂,地方部隊不能控制局面,朝廷只好將奚康生調來。奚康生在涇州平定了沙門劉慧汪叛亂後,為了安定民心,鞏固北魏王朝的統治政權,下令開鑿了著名的北石窟寺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於今甘肅省慶陽市西峯區西南25千米的覆鐘山西麓;南石窟寺位於今甘肅省涇川縣城東7.5千米處的涇河北岸。北石窟寺建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今存窟龕295個,造像2126身;南石窟寺建於永平三年,今存窟龕5個。
無論奚康生當初開窟建寺的動機如何,但從這些洞窟的修建背後,我們能感覺出當時百姓崇拜佛教的虔誠之心。南北石窟的開鑿,見證了北魏時期隴東黃土高原上的佛教信仰,也從一個側面給我們展示了北魏的文化。

奚康生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康生性驍勇,有武藝,弓力十石,矢異常箭,為當時所服。”

奚康生史籍記載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16] 
北史·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17] 

奚康生親屬成員

奚康生祖父

奚直,柔玄鎮將、內外三都大官、長進簡侯,贈幽州刺史。

奚康生父親

奚普憐,未仕。

奚康生兒子

奚難,坐罪流放安州。
奚剛,襲。武定中,青州開府主簿。齊受禪,爵例降。
奚定國,襲康生安武縣開國男。 [16-17] 
參考資料
  • 1.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先代人也,世為部落大人。祖直,平遠將軍、柔玄鎮將。入為鎮北大將軍,內外三都大官,賜爵長進侯。卒,贈幽州刺史,諡曰簡。父普憐,不仕而卒。
  • 2.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太和十一年,蠕蠕頻來寇邊,柔玄鎮都將李兜討擊之。康生性驍勇,有武藝,弓力十石,矢異常箭,為當時所服。從兜為前驅軍主,頻戰陷陳,壯氣有聞,由是為宗子隊主。
  • 3.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從駕徵鍾離,駕旋濟淮,五將未渡,蕭鸞遣將率眾據渚,邀斷津路。高祖敕曰:"能破中渚賊者,以為直閣將軍。"康生時為軍主,謂友人曰:"如其克也,得暢名績;脱若不捷,命也在天。丈夫今日何為不決!"遂便應募,縛筏積柴,因風放火,燒其船艦,依煙直進,飛刀亂斫,投河溺死者甚眾。乃假康生直閣將軍。後以勳除中堅將軍、太子三校、西台直後。
  • 4.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吐京胡反,自號辛支王。康生為軍主,從章武王彬討之。胡遣精騎一千邀路斷截,康生率五百人拒戰,破之,追至石羊城,斬首三十級。彬甲卒七千,與胡對戰,分為五軍,四軍俱敗,康生軍獨全。遷為統軍。率精騎一千追胡至車突谷,詐為墜馬,胡皆謂死,爭欲取之。康生騰騎奮矛,殺傷數十人,胡遂奔北。辛支輕騎退走,去康生百餘步,彎弓射之,應弦而死。因俘其牛羊駝馬以萬數。
  • 5.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蕭鸞置義陽,招誘邊民。康生復為統軍,從王肅討之,進圍其城。鸞將張伏護自升城樓,言辭不遜,肅令康生射之。以強弓大箭望樓射窗,扉開即入,應箭而斃。彼民見箭,皆雲狂弩。以殺伏護,賞帛一千匹。又頻戰再退其軍,賞三階,帛五百匹。蕭寶卷將裴叔業率眾圍渦陽,欲解義陽之急。詔遣高聰等四軍往援之,後遣都督、廣陵侯元衍,並皆敗退。時刺史孟表頻啓告,高祖敕肅遣康生馳往赴援。一戰大破之,賞二階,帛一千匹。
  • 6.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及壽春來降也,遣康生領羽林一千人,給龍廄馬兩匹,馳赴壽春。既入其城,命集城內舊老,宣詔撫賚。俄而,蕭寶卷將桓和頓軍梁城,陳伯之據硤石,民心駭動,頗有異謀。康生乃防禦內外,音信不通。固城一月,援軍乃至。康生出擊桓和、伯之等二軍,並破走之,拔梁城、合肥、洛口三戍。以功遷徵虜將軍,封安武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户。
  • 7.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出為南青州刺史。後蕭衍鬱州遣軍主徐濟寇邊,康生率將出討,破之,生擒濟。
  • 8.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又蕭衍遣將宋黑率眾寇擾彭城,時康生遭母憂,詔起為別將、持節、假平南將軍,領南青州諸軍擊走之。後衍復遣都督、臨川王蕭宏,副將張惠紹勒甲十萬規寇徐州,又假宋黑徐州刺史,領眾二萬,水陸俱進,徑圍高冢戍。詔授康生武衞將軍、持節、假平南將軍,為別將,領羽林三千人,騎、步甲士隨便割配。康生一戰敗之。還京,召見宴會,賞帛千匹,賜驊騮御胡馬一匹。
  • 9.    《魏書 卷十九下 列傳第七下 元英傳》:乃擊破陰陵,斬衍將二十五人及虜首五千餘級。又頻破賊軍於梁城,斬其支將四十二人,殺獲及溺死者將五萬。衍中軍大將軍、臨川王蕭宏,尚書右僕射柳惔等大將五人沿淮南走,凡收米三十萬石。
  • 10.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出為平西將軍、華州刺史,頗有聲績。轉涇州刺史,仍本將軍。以輒用官炭瓦為御史所劾,削除官爵。尋旨復之。蕭衍直閣將軍徐玄明戍於鬱州,殺其刺史張稷,以城內附。詔遣康生迎接,賜細御銀纏槊一張並棗柰果。面敕曰:"果者,果如朕心;棗者,早遂朕意。"未發之間,鬱州復叛。時揚州別駕裴絢謀反,除康生平東將軍,為別將,領羽林四千討之,會事平不行。遭父憂,起為平西將軍、西中郎將。是歲,大舉徵蜀,假康生安西將軍,領步騎三萬邪趣綿竹。至隴右,世宗崩,班師。除衞尉卿。出為撫軍將軍、相州刺史。
  • 11.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徵拜光祿卿,領右衞將軍。與元義同謀廢靈太后。遷撫軍大將軍、河南尹,仍右衞,領左右。與子難娶左衞將軍侯剛女,即元義妹夫也。義以其通姻,深相委託,三人率多俱宿禁內,時或迭出。義以康生子難為千牛備身。康生性粗武,言氣高下,義稍憚之,見於顏色,康生亦微懼不安。正光二年三月,肅宗朝靈太后於西林園,文武侍坐,酒酣迭舞。次至康生,康生乃為力士舞,及於折旋,每顧視太后,舉手、蹈足、瞋目、頷首為殺縛之勢。太后解其意而不敢言。日暮,太后欲攜肅宗宿宣光殿。侯剛曰:"至尊已朝訖,嬪御在南,何勞留宿?"康生曰:"至尊,陛下兒,隨陛下將東西,更復訪問誰?"羣臣莫敢應。靈太后自起,援肅宗臂下堂而去。康生大呼唱萬歲於後,近侍皆唱萬歲。肅宗引前入閣,左右競相排,閣不得閉。康生奪其子難千牛刀,斫直後元思輔,乃得定。肅宗既上殿,康生時有酒勢,將出處分,遂為義所執,鎖於門下。至曉,義不出,令侍中、黃門僕射、尚書等十餘人就康生所訊其事,處康生斬刑,難處絞刑。義與剛並在內矯詔決之。康生如奏,難恕死從流。難哭拜辭父,康生忻子免死,又亦慷慨,了不悲泣,語其子云:"我不及死,汝何為哭也?"有司驅逼,奔走赴市。時已昏暗,行刑人注刀數下不死,於地刻截。鹹言稟義意旨,過至苦痛。嘗食典御奚混與康生同執刀入內,亦就市絞刑。
  • 12.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靈太后反政,贈都督冀瀛滄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司空公、冀州刺史,又追封壽張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户。
  • 13.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時蕭衍聞康生能引強弓,力至十餘石,故特作大弓兩張,送與康生。康生得弓,便會集文武,乃用平射,猶有餘力。其弓長八尺,把中圍尺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長笛,觀者以為希世絕倫。弓即表送,置之武庫。
  • 14.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在州,以天旱令人鞭石虎畫像;復就西門豹祠祈雨,不獲,令吏取豹舌。未幾,二兒暴喪,身亦遇疾,巫以為虎、豹之祟。
  • 15.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生久為將,及臨州尹,多所殺戮。而乃信向佛道,數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歷四州,皆有建置。死時五十四。子難,年十八。以侯剛子婿得停百日,竟徙安州。後尚書盧同為行台,又令殺之。康生於南山立佛圖三層,先死忽夢崩壞。沙門有為解雲:"檀越當不吉利,無人供養佛圖,故崩耳。"康生稱然。竟及禍。
  • 16.    《魏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6]
  • 17.    《北史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5-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