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套葉蘭

鎖定
套葉蘭(Oberonia sinica (S. C. Chen & K. Y. Lang) Ormer.),蘭科鳶尾蘭屬植物,根狀莖纖細,匐伏於懸巖上,莖很短,具3––4枚葉。葉兩側壓扁,肉質,二列套 疊,劍形或狹長圓狀披針形,花葶稍彎曲,長約3釐米;總狀花序長約2.5釐米,具數十朵花,花2 3朵簇或單生,淺黃褐 色,直徑約2毫米, 花期 6月,產甘肅南部(武都)。生於林間懸巖上,海拔1600米。套葉蘭與春蘭等同屬於長苞組。
中文名
套葉蘭
拉丁學名
Oberonia sinica (S. C. Chen & K. Y. Lang) Ormer.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蘭科
鳶尾蘭屬
套葉蘭
分佈區域
甘肅南部(武都)
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瀕危(IUCN標準)

套葉蘭形態特徵

套葉蘭

套葉蘭
套葉蘭(2張)
根狀莖纖細,多匐伏於懸巖上,長7釐米或更長,直徑1-1.5毫米。具節,常分枝,每相距2-5毫米着生葉簇。莖很短,具3-4枚葉。 [1]  [8] 

套葉蘭

葉兩側壓扁,肉質,二列套疊,劍形或狹長圓狀披針形,長6-11毫米,寬1.5-2毫米,基部具1個關節。

套葉蘭

花期六月。花葶稍彎曲,長約3釐米;總狀花序長約2.5釐米,具數十朵花
花苞片卵形,長約1毫米,邊緣稍呈齧蝕狀;花梗和子房長約0.8毫米;花2-3朵簇或單生,淺黃褐色,直徑約2毫米;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約0.8毫米;花瓣狹長圓形,稍弧曲,長約0.7毫米;唇瓣輪廓為卵狀長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先端叉狀2深裂;2枚小裂片略平行地向前伸,狹披針形,長0-3-0.4毫米。蕊柱長約0.2毫米。 [2] 

套葉蘭生長環境

生於林間懸巖上,海拔1600米。

套葉蘭分佈範圍

產自甘肅南部(武都)。  [1] 
陝西於2004年5月5日在陝西省寧陝縣新場鄉建設村小溝懸巖上首次採到套葉蘭屬植物1種。。 [3] 
四川金佛山套葉蘭香味幽遠,花開時節十里飄香。

套葉蘭栽培技術

套葉蘭 套葉蘭
作為原始材料的剛採下山的套葉蘭比較不易馴化栽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開發推廣。但引變後的套葉蘭非但沒有因出身於“試管苗”而嬌氣,反倒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比其他蘭草還容易栽培。
可將初出試管的小苗清洗一下,,細心去掉根部的培養基,然後在不低於10C的條件下種於水苔或疏鬆的蘭土中。最初一個月須注意水分管理,土攘不可過濕,但葉面應經常噴水,低温季節可用塑料薄膜罩住以保濕,成活率可達80以上。成株的養護條件與其他蘭草無大區別。 [4] 

套葉蘭保護級別

列入CITES附錄 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5] 

套葉蘭相關類羣

Hippeophyllum pumilum Fukuyama ex Masamune et T. P. Li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