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套色印刷

鎖定
套色印刷是一種複雜的、高度精密的技術。比方,要印紅黑兩色,那就先取一塊版,把需要印黑色的字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另外取一塊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版,把需要印紅色的字也精確地刻在適當的地方。每一塊版都不是全文。
中文名
套色印刷
類    別
一種複雜的、高度精密的技術
歸    屬
印刷術
特    點
每一塊版都不是全文。

套色印刷基本概念

印刷的時候,先就一塊版印上一種色;再把這張紙覆在另一塊版上,使版框完全精密地互相吻合,再印上另一種色,一張兩色的套色印刷物就完成了。假如印刷的時候粗心大意,兩塊版不相吻合,或者刻版的時候兩塊版上的字位置算得不準確,那麼,印成之後,兩色的字就會參差不齊,無法閲讀。如果要套多種顏色,都可以照這辦法去做,不過套色越多,印刷起來越費事,所以需要極其熟練的技術。這樣用各種顏色套印出來的書,如果印在潔白的紙上,真是鮮豔奪目,美不勝收!這種套印的方法,至遲在公元十四世紀的元代就已經發明瞭。元代的時候,中興路(今湖北江陵)所刻《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但是到明代公元十六世紀末,這方法才得以廣泛流行。明代萬曆年間閔齊伋、閃昭明、凌汝享、淩濛初、凌瀛初都是擅長這種印刷術的名家。在清代,這種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這種套色技術結合着版畫技術,便產生出光輝燦爛的套色版畫。明代末年原版《十竹齋畫譜》和《箋譜》就是很好的樣本。一張版畫呈現着各種顏色,淺深濃淡,陰陽向背,無不精細入微。有的古版畫的確是藝術上的珍品。

套色印刷套色順序

套色順序 (color sequence), 在多色印刷中,按一定的顏色順序將分色版依次套印在承印物上的顏色順序

套色印刷遵循原則

(1)透明度差、遮蓋力強的油墨色序靠前,透明度好的油墨色序靠後;
(2)黑色排在第一色序,是為了套印準確;黃色排在最後一個色序是因為在温壓濕的狀態下,其他油墨在黃墨上的附着力很差,故把黃色放在第四色。
(3)以文字和黑色實地為主的印刷品,印刷色序一般採用青、品紅、黃、黑。但若有黑色文字或實地套印黃色實地,則應該把黃色放在最後一色;
(4)以色調的冷暖來確定印刷色序,暖色調為主的印刷品,先印青、黑、後印品紅、黃;冷色調為主的印刷品,先印紅,後印青。
(5)墨量小的先印廣告筆,墨量大的後印禮品筆;
(6)當印刷中有平網和實地疊印時,一般先印平網,後印實地。
(7)印刷時套印要求比較高的兩種色,可以安排這兩種色在相鄰兩個色組印刷,以提高其套準精度。
(8)紙張平滑度差時,顏料顆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紙張緊度差時,淺色先印。
專色的印刷也基本遵循以上規律,需要在實踐中總結,實驗,找出最能表現預期效果的色序。
四色印刷的印刷色序,可以有24種不同的排列組合,選擇符合油墨特點和疊印規律的印刷色序,才能使印刷品的色彩更忠實於原稿,才能使圖像層次清楚、網點清晰,實現正確的灰平衡。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印刷色序,最大程度的消除相互疊印、油墨本身的缺陷以及紙張質量等不利因素,才能獲得高質量的印刷品。
在四色印刷中,畫面亮調部分,各色網點多為並列組合;而中間調部分的各色網點、則部分疊合在一起、部分仍組合形式;暗調部分的各色網點,則幾乎是完全疊合在一起了。所以印刷色序對亮調部分影響不大,在中間調和暗調部分則受影響較大,因為即使是透明度很好的油墨,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遮蓋性,另外在濕壓濕印刷過程中,先印刷的油墨在印刷下一色時,會被橡皮滾筒粘走一部分,這樣先印的墨色便不能完全的呈現,而後印的墨色則能夠充分地呈色。所以,一般會將能表現原稿主體色調的顏色安排在靠後的色序。

套色印刷十四條原則

印刷色序會直接影響印刷產品的質量,為了獲得良好的複製效果,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1.根據三原色的明度排列色序:三原色油墨的明度反映在三原色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線上,反射率越高,油墨亮度越高。所以,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是;黃>青>品紅>黑。
2.根據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蓋力排列色序:油墨的透明度和遮蓋力取決於顏料和連接料的折光率之差。遮蓋性較強的油墨對疊色後的色彩影響較大,作為後印色疊印就不易顯出正確的色彩,達不到好的混色效果。所以,透明性差的油墨先印,透明性強的後印。
3.根據網點面積的大小排列色序:一般情況網點面積小的先印,網點面積大的後印。
4.根據原稿特點排列色序:每幅原稿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屬暖調,有的屬冷調。在色序排列上,以暖調為主的先印黑、青,後印紅、黃;以冷調為主的先印紅,後印青。
5.根據設備的不同排列色序:一般情況下單色或雙色機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為宜;四色印刷機一般先印暗色,後印亮色。
6.根據紙張的性質排列色序:紙張平滑度、白度、緊度和表面強度各有不同,平、緊紙張先印暗色,後印亮色;粗、松的紙張,先印明亮黃墨,後印暗色,因為黃墨可以遮蓋掉紙毛和掉粉等紙張缺陷。
7.根據油墨的乾燥性能排列色序:實踐證明,黃墨比品紅墨的乾燥速度快近兩倍,品紅墨比青墨快一倍,黑墨固着性最慢。乾性慢的油墨應先印,乾性快的油墨後印。單色機為防玻璃化,一般最後印黃色以以便迅速結膜乾燥。
8.根據平網和實地排列色序:複製品有平網和實地時,為取得好的印刷質量,使實地平服、墨色鮮豔厚實,一般先印平網圖文,後印實地結構。
9.根據淺色和深色排列色序: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澤而加印淺色的,先印深色,後印淺色。
10.風景類產品的青版圖文面積遠大於品紅版,依據圖文面積大的色版後印的原則,宜採用黑、品紅、青、黃色序。
11.以文字和黑實地為主的產品一般採用青、品紅、黃、黑色序,但不能在黃色實地上印黑文字及圖案,否則由於黃墨粘度小,黑色粘度大而產生逆套印,造成黑色印不上或印不實的現象。
12.對於四色疊印區域很小的畫面,套色順序一般可採用圖文面積大的色版後印的原則。
13.金、銀色產品,由於金墨、銀墨的附着力很小,金、銀墨應儘可能放在最後一色,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三次疊墨印刷。
14.印刷的色序要儘量與打樣時的色序保持一致,不然就追不上打樣的效果。

套色印刷相關設備

德國海德堡四色機、機組式凹版印機、套色凹版印刷機等

套色印刷結構印刷

本發明涉及一種定位套色浮雕微結構印刷方法,具體地説是一種浮雕型光學微結構層和油墨色定位嵌套的一體化聯機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把微結構區域作為印刷的一個專色,在指定位置印刷成型油墨,該油墨區在未完全乾燥固化狀態下,通過下一印刷版輥上的浮雕微結構母版輥定位貼合、鑄壓,使油墨嵌入母版上的浮雕微結構凹槽,在承印材料和微結構圖像包覆區對油墨進行乾燥的鉸鏈固化成型,母版輥上的浮雕形微結構完全鏡像複製到承印物的油墨表面,該複製成型區作為一個套色印刷在指定的位置,能和前後印刷色連線,形成±0.15mm的套位精度。本發明能實現與普通印刷進行定位套色和母版上的圖案與油墨印刷的精確定位。

套色印刷現象解析

在絲網與膠印的配套生產過程中,因為兩種印刷方式的印跡不匹配而產生的套色不準現象是較為常見的問題之一。其出現的原因涉及多方面,通過細緻的分析,採用認真的工藝控制和自動調節技術,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提高效益。

套色印刷印前設計

作為一名設計人員,不僅要對色彩學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對各種不同印刷方式的優缺點也要有進一步的瞭解,從而在產品的設計上有的放矢,發揮長處,避開短處。只有既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又擁有良好印刷適性的作品才能做得比較長久。在四色網目調的印刷上,膠印以其高分辨力、低成本當仁不讓。而絲網印刷又能體現一些其它印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特殊效果,如:布紋、冰花、磨砂等。凹印兼有膠印的高速穩定和絲網的墨層厚實等特點,可運用到大面積的底色印刷中去。
在膠片的製作方面,絲網因其自身具有拉伸性,在製作與膠印1:1套色的膠片時,主要套色圖案應做得比膠印膠片略大一些。這樣在實際印刷中,發揮絲網墨層厚、遮蓋強的特點,可有效避免漏底漏空現象的出現。在工序色次的安排上,則根據印刷機的速度、穩定性等特點,儘量遵循先膠印後絲網的原則。

套色印刷膠印印前控制

在多道工序的生產過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產品質量出現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做好印前控制把隱患消除在萌芽尤為重要。這裏我們主要是控制膠印的印跡。通過調整膠印滾筒包襯紙的厚度,可以調節膠印印跡的長短。用這種方法把膠印印跡調整到與膠片1:1的標準再開機印刷。同時印刷過程中要保證印刷針位一致,規距良好,為後面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礎。

套色印刷半成品控制

紙張伸縮也是影響套色精度的因素之一。加強半成品的過程控制是減小紙張伸縮較為有效的手段。首先是印刷車間温、濕度的控制。印刷企業都會配備中央空調設備。不同車間的温、濕度要儘量保持一致。温度20℃~23℃,相對濕度40%~60%較為適宜於印刷。裁切好的紙張先放在車間裏進行預伸縮,充分適應環境。印好的半成品存放時川保鮮膜封好。生產上各工序之間儘量縮短產品生產週期。原材料的選擇上,根據其自身特性選用伸縮率較低的紙張。一般來説進口紙優於國產紙,木漿紙要優於草漿紙。只是成本相對來説要高一些。

套色印刷網版製作

科學合理的製作絲網印版,也能有效地改善套印。網版的張力是重要的控制要素。張力過低的網版將導致絲網與印刷的表面脱離緩慢,影響了色彩的穩定。同時,持續的伸縮狀態,降低了網版的使用壽命。而且使圖案變形,印跡在縱向上拉長,甚至於橫向上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伸長。而使用變形的網框會出現印刷中的甩角現象,影響套印精度。因此,要選用好的網框。根據圖案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目數的聚脂絲網。其張力再根據日數的高低進行適當的調整。目數增加張力減少,目數減少則張力增加,從而避免因張力過大而撕網。如煙包中300目絲網使用較多,具張力控制在20~23N/cm之間。而170目左右的絲網,張力應在30N/cm以上。繃好的網放一段時間再使用,防止脱網回彈。

套色印刷網印機的調整

通過印前對絲網印刷機壓力、角度、網距的一系列調整,在最低伸縮下可以達到最佳的印刷效果。刮墨刀通常選擇70~75°中等硬度的膠條。網距調整為3~5mm,刮板與絲網角度呈60~75°角。將刮板研磨成平口,刃口位於(自動機)承印滾筒的中心線上。控制好刮刀的壓力,使之在刮出最佳效果時壓力為最輕。其方法也很簡單:減小壓力至最輕,倒墨於版上,通過4~5張壞片的刮印,逐步增加壓力,直到達到預期的效果。回墨刀壓力不可過重,以免咬口處圖文起槓。

套色印刷絲網膠片預縮

經過上面的一系列控制和調整後,對於平台型的半自動網印機,套色問題已不是很大。但對於以滾筒為承印平台的全自動網印機,仍會出現套印不準的現象。這就與全自動機設計的平壓圓的印刷方式有一定的關係了。 在圓形的滾筒上加入承印物的厚度,直接導致了圓直徑的增加,另外絲網自身的特性也註定其拉長不可避免,那相應圓的周長也會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印跡縱向的伸長不可避免。這裏可以套用圓的周長公式:C(周長)=π(圓周率)×D(直徑),大致計算出印跡的伸長率。

套色印刷色漿的運用

1、色種:色種於印刷前加幫漿裏攪勻,每一色按加入的比例不同而產生深淺色,當印深色布料上色困難,不能無限制加進色種,色種過多上色顏色無助,反而容易脱色,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吊色漿,螢光色種通常使用量較大,在(10-30)%之間,當需要使用較多色種時,應在義裏適當增加固漿。
2、吊色漿:當深色布料染色困難時,應在印花漿(幫漿)里加入吊色漿,按所染色程度要求,可以加入不同成分的吊色漿,加入的數量,用户應根據實際使用要求,加到得到滿意效果,如果印尼龍布則需要使用尼龍布吊色漿。
3、白花漿:白花漿有無可比的遮蓋力,能使深色的布料鮮明的印上白色,亦可能用作打底,襯托其它淺色,其手感雖硬,但也可以印出其特有的印花效果,也可與其它印花漿料搭配使用。
4、幫漿:
A幫漿:為高閃點礦物油的水乳液,主要用作塗料印花的稀釋劑。其使用方法如下:顏料色種先用尿素(水和尿素的比例是1:1)打漿,再加入幫漿和固漿(印花粘合劑)等其他助劑,用户可根據實際需要,加入適當助劑,充分攪拌均勻後印花,然後烘乾可達到印花牢度要求。
1號幫漿:加入色種就可直接使用,適用於印淺色布料,只需風乾,印後3~4天,即可達到印花牢度。
2號幫漿:適用於印深色的螢光色種。因其顏料含量較高,故加多一些固漿。
5、彈性漿:彈性漿是最近的新產品,使用時需連續加印兩次,印完第一次後用熱風吹乾表面,再印一次即可取出風乾或烘乾衣物的表面將產生一層膠膜,柔軟而有彈性。白彈性漿有很強的遮蓋力,可印任何深色衣料,透明彈性漿可加入的白彈性漿,再加色種,以增加遮蓋力。
6、發泡漿:發泡漿又叫凸漿,於衣物印完後風乾或70度熱風烘乾,用180度~185度烘100稍圖案即可凸起,亦可將濕毛巾隔住,以熨斗壓圖案背面片刻,同各種顏色的凸漿,發泡漿本身不能單獨使用,在使用時可按需要加入幫漿,植毛漿或彈性漿,但發泡漿用量不能小於50%,其中以加入幫漿而成本最低,以加入彈必漿而質量最好。
7、金銀漿、珍珠漿:市場有調好的金銀漿、珍珠漿供7應漿,但調好的金銀漿、珍珠漿應儘快用,以免氧化變黑自己亦可以用植毛漿加進金銀粉攪拌後自己調出金銀漿。
8、柔軟劑:當要求衣物印後更柔軟的手感,可加入0.2%的柔軟劑於印花漿內,通常柔軟不可過量加入,否則會影響印色的牢固度。
9、亮膠漿:該漿是一種具有高蓋率的塗料罩印漿,適用於深色織物、皮件等印花,印花後的優良的遮蓋及光亮度,牢度可靠,手感柔軟和富有彈性等效果。
10、尼龍彈性漿:用於普通尼龍面料印刷,使用前根據效果需要可加入幫漿或發泡漿內充分攪勻即可使用,通常尼龍透明彈性漿加入的比例為20%-30%,尼龍吊色漿加入的比例為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