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奏啓

鎖定
奏啓,文化術語,拼音是zòuqǐ,古代文體名稱,意思是臣下向帝王言事、提出意見的文書。 [1] 
中文名
奏啓
拼    音
zòu qǐ

目錄

奏啓解釋

古代文體名稱,是臣下向帝王言事、提出意見的文書。“奏”的意思是“進言”,臣下向皇帝論述政事、報告下情並明確提出意見;“啓”的意思是“開啓、敞開”,向皇帝坦誠提出看法。“奏”講求明辨通達,文辭質樸;“啓”兼有奏、表兩種文體的功用,篇幅簡短,略有文采。南朝劉勰(465?—520)認為,奏啓是為口頭進言準備的文本,主要用來向皇帝報告緊急事變、彈劾過失、陳述政事、表達政見等,因此較之章表,要求更加客觀嚴謹,要言不煩,少有主觀情緒。這對今天的公文寫作仍有指導意義。 [1] 

奏啓示例

夫奏之為筆,固以明允篤誠為本,辨析疏通為首。強志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酌古御今,治繁總要:此其體也。 (劉勰《文心雕龍·奏啓》) (“奏”這種文體,本就應以明白允實、忠厚誠實為根本,以明辨分析、疏通暢達為首要任務。要以堅定的意志來達成目標,要有廣博的見識以窮究事理;借鑑歷史經驗來解決當下問題,抓住要領來處理繁雜事務。這就是寫作奏書的大致要求。)
自晉來盛啓,用兼表奏。陳政言事,既奏之異條;讓爵謝恩,亦表之別幹。必斂飭入規,促其音節,辨要輕清,文而不侈,亦啓之大略也。 (劉勰《文心雕龍·奏啓》) (晉代以來,“啓”的運用相當普遍,兼有表和奏的功能。就用於陳述政見、討論國事説,“啓”是“奏”的分支;就用於辭讓封爵、感謝恩典方面説,“啓”是“表”的枝幹。“啓”一定要行文嚴謹,合乎法度,音節短促,論辯簡要,行文輕快,有文采而不浮誇,寫作“啓”的要領大致如此。)
參考資料
  • 1.    奏啓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引用日期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