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奎章閣

(南陽奎章閣)

鎖定
奎章閣是淯陽寨(南關寨)的東北門,為兩層閣樓,上為小亭,下為磚券通道,橫跨於襄古道的驛路之上。臨中州路一側(南面)為門內,琉璃橋一側(北面)為門外,過了橋,大王廟門前是河街碼頭岸邊廣場,平時是雜亂街市,河大王廟會等重大節日就成了主會場。過了廣場往北至公廁附近是大東關寨(萬安寨)的南寨門,與奎章門對峙。橋、廣場、廟屬於梅花城之外的構築物。 [1] 
中文名
奎章閣 [1] 
地理位置
河南南陽
建築結構
磚木

目錄

  1. 1 簡介

奎章閣簡介

奎章閣始建不詳。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間集資重修奎章閣與玩璃橋,七月竣。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梅花寨,奎章閣為淯陽寨的東北寨門。 [1] 
奎章閣背面 奎章閣背面
奎章閣上敬奉文曲星天神。傳説,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高官的人被稱作文曲星下凡。據河街老年人説,清末修復奎章圖時,主事者想塑一槽文曲星神像,卻苦於腦子裏沒概念,於是就憑威覺順手在街上選個人來做模特,選來後讓他站在太陽地兒丟個影兒,然後依影糊泥定塑像毛坯,這種方法叫抓胎。解放前人們在奎章閣上看到的神像,是依照河街居民丁羣林的曾祖父抓的胎。 [1] 
奎章閣遠景 奎章閣遠景
奎章閣舊貌 奎章閣舊貌
據光緒三十年(1904年)《新修南陽縣誌》載:“咸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匪姜太凌由周口經葉縣趨郡城,輕騎日夜行三百餘里,四鼓至消水之三橋灣爭渡,失道遇荷賽老者,劫使引路,老者給之,繞道而行,日出抵東門外,賊疑東南隅奎樓為城門,直趨之,豪深不得渡,及返施北向,值城上炮發,賊退去。”足見奎章遠影的威武氣勢。1939年日軍飛機投下炸彈,撞掉了奎章圖東北翹角,在琉璃橋北頭東面碼頭牆基部砸出了個坑窩,沒有爆炸。奎章圖逃過一劫,得以倖存。 [1] 
因年久失修,閣頂亭子橡拱腐朽,常落瓦傷人。1964年南陽市政府將閣上的亭子拆除,僅存奎章閣台座。台座坐南向北,面寬7.45米,進深8.15米,通高6.2米。門洞寬3.55米,券高4.12米。北側(為外側)門額為“光照宛南”,南側(為內側)門額為“文明四海”。西側毗鄰甘露庵,庵內可登閣。東側連接清陽寨(南寨)牆,牆寬約8米,高4米的夯土結構,21世紀初漸廢,僅留下一小段標本被保護。 [1] 
奎章閣 奎章閣
2018年5月,南陽市政府斥資290餘萬元重修了閣樓,並懸掛了對聯寨門西有甘露庵,北有琉璃橋、河大王廟三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