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

鎖定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是宋代蘇舜欽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
作    者
蘇舜欽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詞原文

秋風八月天地肅,千里明回草木焦。
夕霜慘烈氣節勁,激起壯思衝斗杓。
豈知兒女但悲感,唧唧吟歎隨螳蜩。
擬攀飛雲抱明月,欲踏海門觀怒濤。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作者介紹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

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歌理論

在對詩歌的政治作用的認識上,蘇舜欽與梅堯臣是一致的。他在《石曼卿詩集序》中説:“詩之於時,蓋亦大物。”所謂“大物”,即是指詩可以反映“風教之感,氣俗之變”,若統治者有“采詩”制度,就可以據以“弛張其務”,達到“長治久安”。因此,他批評“以藻麗為勝”的文學風氣,而大力讚揚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詩能“警時鼓眾”。而且如前所言,他還提出過“文之生也害道德”的頗為極端的意見。其實蘇氏為人性格偏於豪放開張,並無道學家的氣息,他的這些主張與他在仕途上積極進取的慾望有重要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