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軍

(北洋軍閥張作霖麾下的軍隊)

鎖定
奉軍,為北洋軍閥張作霖所轄軍事武裝力量,因張作霖為奉天人,故名奉軍。 [1] 
中文名
奉軍
外文名
Fengtian Warlord
所屬派系
奉系軍閥→國民革命軍
首    領
張作霖張學良
主要將領
張宗昌、郭松齡、馬占山、李景林、楊宇霆
勢力範圍
東三省
分    支
東北國民軍直魯聯軍
參與戰爭
直奉戰爭浙奉戰爭國奉戰爭北伐戰爭
1912年,奉天巡防隊前路統領兼中路統領張作霖投靠袁世凱,所部改編為第27師。
1916年,張作霖支持袁世凱稱帝,得任奉天督軍兼省長。
1917年,馮德麟支持張勳復辟,被段祺瑞擊敗。張作霖趁機吞併馮德麟的第28師,並增編第29師。從此,奉系軍閥集團開始形成。
1918年2月,張作霖利用直皖矛盾,在皖系支持下,截留北洋政府直系向英國借款自日本購買的軍械,先後增編1個師和5個混成旅。9月,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閲使後,控制三省軍政大權,所掌握的軍隊除奉天4個師和5個混成旅外,還有吉林5個混成旅和黑龍江3個混成旅、2個騎兵旅。
1920年,奉系參加直皖戰爭,助直軍擊敗皖軍後,又增編2個混成旅。同時,設立東三省航空籌備處,開始籌建空軍。
1921年,張作霖兼任蒙疆經略使,藉機增編8個混成旅。此時,奉軍總兵力達5個師另23個混成旅和3個騎兵旅,計20餘萬人。
1922年,張作霖編組鎮威軍6個梯隊,進行第一次直奉戰爭,被直軍擊敗。7月,東三省巡閲使署與奉天督軍署合併,組成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部,將陸軍整編為東北陸軍3個師、27個旅和5個騎兵旅,共約17萬人。籌建海軍,設立航警處(後改東北江海防總指揮部),開辦航警學校,建立東北海防艦隊,轄“鎮海”等4艘軍艦。加強空軍,開辦航空學校,調整航空處,轄3個航空兵隊。
1924年,張作霖編組鎮威軍6個軍,聯合皖系和廣東,進行第二次直奉戰爭,戰勝直軍,勢力擴展到直、魯、皖、蘇等省。
1925年5月,張作霖將陸軍整編為東北陸軍20個師另7個旅、2個騎兵旅、2個炮兵旅及工兵、輜重兵各1個團。10月,編組為6個軍團。在浙奉戰爭中,駐蘇、皖奉軍被孫傳芳等部擊敗。11月,第3軍團副軍團長、第6師師長郭松齡在直隸(約今河北)灤縣倒戈反奉,雖因日軍援奉而遭失敗,卻使奉軍實力大為削弱。是年,航空處改編為東北航空處,轄5個航空隊,有各型飛機200餘架。
1926年1月,東北江海防總指揮部改編為東北海軍司令部,轄江防、海防2個艦隊。之後,又陸續接管渤海艦隊。同年春,奉軍編組為4個方面軍團,聯合吳佩孚、閻錫山等部,進攻國民軍,佔領天津、北京等地。總兵力達35萬人。
北伐戰爭期間,吳佩孚軍和孫傳芳軍遭失敗後,張作霖將奉軍、直魯聯軍和孫傳芳殘部編組為安國軍,自任總司令,轄7個方面軍團和海軍3個艦隊、空軍5個航空隊,對抗國民革命軍的進攻。
1928年,奉軍在第二期北伐中戰敗,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其子張學良統領奉軍。年底,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奉軍遂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張學良被國民黨政府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參考資料
  • 1.    何本方;徐博東,朱耀廷,嶽慶平等.中華民國知識詞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