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賢區博物館

鎖定
奉賢區博物館(Shanghai Fengxian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 [7]  ,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湖畔路,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歷史陳列廳展覽陳列面積約1560平方米,海塘文化廳展覽陳列面積約1320平方米,另有800平方米、240平方米大小兩個臨展廳。 [3]  是一座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的博物館,隸屬於奉賢區文化廣播電視管理局。 [1] 
奉賢區博物館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初,1994年5月重建,同年對外開放。 [1]  2019年5月16日,奉賢區博物館新館正式投入運營。 [3]  奉賢區博物館主要陳列有古文化遺址、古馳道、古城廂、古海塘、古代名人、古文化保護。主要文物有宋代三團港出土瓷碗、明代萬曆銅鐘、明代胡文明造餾金海八怪簋式爐、清代順治青花暗刻開光紋一統瓶。 [1]  截至2019年末,奉賢區博物館的藏品數量有3050(件/套)。 [2] 
中文名
奉賢區博物館
外文名
Shanghai Fengxian Museum
地理位置
奉賢區南橋湖畔路333號
佔地面積
20000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94年5月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門票價格
免費
現有藏品
3050件/套(截至2019年末)

奉賢區博物館歷史沿革

奉賢區博物館創建於20世紀60年代初。 [1] 
1993年,獨立建制並籌建新館舍。 [1] 
1994年5月,奉賢博物館重建,時任上海市博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黃宣佩先生為“奉賢博物館“揭牌。 [3] 
上海之魚 上海之魚
2017年4月1日,奉賢博物館新館項目正式啓動建設。項目位於上海之魚——金海湖畔。 [3] 
2019年5月16日,奉賢博物館新館正式投入運營。 [3] 

奉賢區博物館建築佈局

  • 綜述
奉賢博物館新館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萬平方米。主體由3個相互連接而又相對獨立的空間構成,分為A、B、C三棟。相互獨立的三個橢圓建築通過屋頂的公共綠化及環形通道、二層連廊、一層的景觀水系和公共空間層層連接,尤其是屋頂連綿起伏的坡度變化既呼應了城市規劃中高度的控制又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壓力,形成富有趣味的公眾活動場地。 [3] 
A棟建築屬於城市規劃館區域,B、C兩棟則是博物館新館所在地。B棟一樓是多功能廳,二樓是臨展區,三樓則是供參觀者休閒和交流的區域,兼具臨展功能和公共活動功能;C棟則綜合性更強,擁有常設陳列展示區、庫房、辦公區域以及公共活動場地等四個功能區塊,其中常設陳列展示區包括二樓歷史廳和地下一層海塘廳。 [3] 
  • 歷史陳列廳
歷史陳列廳展覽陳列面積約1560平方米,由序廳、奉賢簡史、奉地而業、奉業而市、奉民而事、奉國而爭以及尾廳七大板塊構成。主要講述奉賢區歷史發展進程、鹽棉漁等產業興盛、市鎮貿易繁華、賢人賢事以及抗倭抗戰等。整個展覽以故事點串聯起賢文化線,呈現奉賢區自新石器時代岡身薪火開始,歷代賢人相續,市鎮逐興,重德興文,形成的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文化傳統。 [3] 
  • 海塘文化廳
海塘文化廳展覽陳列面積約1320平方米,由序廳、千年海塘、築塘安瀾、奉賢海塘、尾廳五大板塊構成。展覽以奉賢華亭東石塘為載體,主要由為何修築海塘、如何修築海塘的認識邏輯展開,解讀海塘修築原由、全國海塘遺蹟、修築技術演變發展,重點表現海塘對奉賢區乃至整個上海地區社會、經濟等方面發展的影響。 [3] 
  • 專題展覽
奉賢區博物館除了堅持基本陳列的正常開放以外,還經常舉辦各種主題的臨時展覽,其中如《98抗洪救災新聞圖片展》《奉賢區首屆民間藏品大展》《慶祝國慶五十週年文物展》《少年英烈展》《光輝的歷程》。 [1] 
2019年5月16日—8月16日,“雍正故宮文物大展“作為奉賢博物館新館的開館臨展,將展出故宮博物院院藏120餘件珍貴文物,講述雍正皇帝的人生經歷、政治措施及清雍正王朝的藝術工藝。展出的清雍正時期珍貴文物中,包括瓷器、玉器、書畫、琺琅器、漆器,更有清雍正皇帝御用之物和御筆書法,門類豐富。 [3] 

奉賢區博物館館藏文物

奉賢區博物館綜述

奉賢區博物館藏品來源有考古出土、市館調撥、市民捐贈、社會徵集等。藏品類別分為陶器、石器、青銅器、骨器、瓷器、書畫、紡織品等7類。 [1]  主要藏品有藥師佛座像、張聿光王個簃、乾隆款粉彩堆塑鼻煙壺、青花一統瓶、黃地綠龍梅瓶、原始青瓷米篩紋罐、帶孔石斧、白玉吉慶花牌。宋代三團港出土瓷碗、明代萬曆銅鐘、明代胡文明造餾金海八怪簋式爐等。 [1]  [4]  截至2019年底,奉賢區博物館共計有館藏文物3050件/套。 [2] 

奉賢區博物館主要文物

銅鐘
銅鐘高38.5釐米,口徑24.5釐米,造型簡潔,頂端雙蒲牢系鑄工精美,周身飾以犀角、花錢等八寶圖案,口沿上方鑄銘文二十四字,記載了鑄者的姓名及鑄造的年代,是一件精美的佛教文物。 [4] 
銅鐘 銅鐘
藥師佛座像
佛像高12釐米,寬8釐米,此像的鑄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法相莊嚴。雖然佛像的尺寸不大,但小中見大,而且佛像通體鎏金,髮簪燒寶石藍。 [4] 
藥師佛座像 藥師佛座像
張聿光王個簃
畫縱184釐米,橫93釐米,為寫意水墨設色作品,張聿光、王個簃均為海上大家,王個簃為清代花壇巨人吳昌碩弟子,後曾任上海花院院長等職。此作上了張聿光畫雌雄孔雀,王個簃繪花卉樹石,合作天衣無縫。 [4] 
張聿光王個簃 張聿光王個簃
乾隆款粉彩堆塑鼻煙壺
高5*5釐米,寬4釐米,煙壺是清代流行起來的一種日用品,用以盛放鼻煙,該煙壺先採用堆塑的手法,塑造出人物、馬匹、祥雲,素燒後再施以粉彩,使生活用品變成一件漂亮的小型藝術品,特別有趣的是,該煙壺上飾的人物,頭戴花翎官帽,身着官服,受執馬鞭,完全是清代官員的寫照,富有生活氣息。煙壺底下落有“大清乾隆年制“印章紅款。 [4] 
乾隆款粉彩堆塑鼻煙壺 乾隆款粉彩堆塑鼻煙壺
青花一統瓶
“一統瓶“又稱“象腿瓶“是明末清初特有瓶型,有“一統天下“之寓意,該瓶高45釐米,直徑12釐米,裝飾手法採用三開光帶暗刻蓮瓣紋,十分獨特,開光內描繪西湖景色,下部襯以折枝花卉,屬一統瓶內罕見的品種。 [4] 
青花一統瓶 青花一統瓶
黃地綠龍梅瓶
瓶高43釐米,底徑12釐米,梅瓶造型修長秀美,通體施黃釉為地,瓶身飾以一暗刻行龍紋,並飾以綠釉作為裝飾,龍紋形體富態,與早期龍紋已有較大的區別,因此較符合清代中期以後的文飾特徵。 [4] 
黃地綠龍梅瓶 黃地綠龍梅瓶
簋式銅爐
爐高95釐米,直徑15釐米,仿商周簋形制,周身飾以海人怪圖案,工藝 精絕,爐身通體曾鎏金,富麗堂煌。爐底落款為“雲間胡文明制“胡文明為晚清著名制爐藝人,所鑄爐工藝繁複,時稱“胡爐“。 [4] 
簋式銅爐 簋式銅爐
原始青瓷米篩紋罐
罐高32釐米,直徑為30釐米,拍印紋飾清晰,施釉均勻,釉色閃青,燒結温度較高,叩之聲音清脆,造型大氣有力。 [4] 
原始青瓷米篩紋罐 原始青瓷米篩紋罐
帶孔石斧
石斧1996年出於江海古文化遺址墓葬,長18釐米,寬11釐米,屬新石器文化晚期良諸文化遺物(距今約四千年),對研究上海東南部早期人類聚居及成陸史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4] 
帶孔石斧 帶孔石斧
白玉吉慶花牌
花牌長9釐米,寬9釐米,上下端開孔,屬組佩中之一,器型較大,工藝精美。牌中央鏤雕吉慶有餘文飾一組,體現出清代喜好使用吉祥圖案的風尚。此外,此件牌飾用和田白玉所制色澤潔白,質感潤澤,體形厚重,當屬同類飾物中的佼佼者。 [4] 
白玉吉慶花牌 白玉吉慶花牌

奉賢區博物館藏品保護

奉賢區博物館藏品庫房內安裝有完備的消防設施和除濕系統,紡織品、書畫類等易損文物收藏於專用箱內。 [1] 

奉賢區博物館文化活動

奉賢區博物館科學研究

奉賢區博物館設有業務科,除了負責庫房及陳列廳的管理外,還負責野外文物的保護、普查及社會流散文物的徵集工作。發表了《江海古文化遺址發掘報告》《柘林元井發掘報告》等論文。 [1] 

奉賢區博物館宣傳教育

奉賢區博物館藉助每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開展了文物鑑定、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使廣大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博物館還充分利用區內宣傳媒體,經常報道文物工作,同時製作了專題片《文博傳賢》《奉賢之橋》等數部優秀紀錄片送市電視台播放。 [1] 

奉賢區博物館機構設置

  • 歷任館長
宋藕蓮(1993.1~1995.2)
王世傑(1995.3~1997.11)
周立中(1997.12~2004.12)
夏德官(2005.1~2008.3)
尤樂平(2008.4~2009.12)
張為偉(2010.1至今) [1] 
  • 單位性質
奉賢區博物館是國有文化事業單位。
  • 經費來源
奉賢區博物館由區財政全額撥款。
  • 機構設置
奉賢區博物館設館長室、業務科和財務科。
  • 人員編制
奉賢區博物館人員編制有14人
  • 觀眾接待
奉賢區博物館每年接待人數約2.6萬人次。

奉賢區博物館參觀指南

奉賢區博物館地址

奉賢區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湖畔路333號。

奉賢區博物館票價

免費參觀。

奉賢區博物館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每週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5] 
恢復開放
自2022年7月1日(週五)起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9:00—16:30(16:00停止入場),週一閉館(國定假日除外)。 [6] 

奉賢區博物館參觀路線

C棟一樓安檢入館——C棟地下一層【海塘廳】——C棟二層【歷史廳】——B棟二層【臨展廳】(雍正故宮文物大展)。 [5] 

奉賢區博物館交通

  • 自駕出行
滬金高速路線:滬金高速—年豐路—湖堤路—湖畔路333號。
航南公路路線:航南公路—湖畔路333號。
南奉公路路線:南奉公路—金海公路—年豐路—湖堤路—湖畔路333號。
更多自駕路線,請提前關注周邊道路狀況,或自行通過導航軟件駕車至館。 [5] 
  • 停車須知
自駕前來的觀眾可在奉賢博物館地下停車庫、青年藝術公園地面停車場(奉賢博物館對面)停車,費用免費。
  • 公共交通出行
地鐵5號線至【金海湖站】,1號口出站,向南步行100米至公交站台換乘奉賢21路公交。
奉賢21路公交至【湖堤路湖畔路站】,向南步行800米到達。 [5] 
參觀指南 參觀指南

奉賢區博物館所獲榮譽

2024年5月18日上午,2024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上,中國博物館協會秘書長李金光正式公佈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奉賢區博物館入選。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