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聖寺

鎖定
奉聖寺,又名十方奉聖禪寺,位於太原市晉祠景區南部。 [1] 
奉聖寺原為開國功臣尉遲恭別墅。始建於唐武德年間,兩進院落,由彌勒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大雄寶殿組成。兩側碑廊中,陳列着唐譯八十華嚴的石刻祖本,武則天親自為之作序,是融佛學、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的珍貴文物。 [2] 
中文名
奉聖寺
地理位置
太原市晉祠區南部
開放時間
每天8:30到18:00
著名景點
奉聖寺
建立時間
公元622年

奉聖寺發展歷史

據元皇慶二年(1313)王居實所撰《重修奉聖寺記》碑載:此處原為唐朝鄂國公尉遲敬德的別墅,唐武德五年(622)奉敕創建為寺,唐高祖李淵賜額“十方奉聖禪寺”。 [1] 

奉聖寺古剎被毀

1213年,蒙古兵攻太原,奉聖寺毀於戰火。元代由高僧洪智重建。
1950年,佔據奉聖寺的一所療養院以寺廟殘破,不是文物為由,強行拆除了寺院的全部建築,山西省曾就此事通令全省從此事中吸取教訓,保護文物。

奉聖寺名藍新生

八十年代初,或許出於一種拾遺補缺的心理,在老市長嶽維藩的提議下,將幾座不同地域、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古建築遷建於奉聖寺原址,對此,學者們多有微詞,但願破壞和重造文物的行為以後再也不要發生。
現存晉祠內奉聖寺為80 年代初重修遷建,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過殿、山門都是從各處搬遷而來的元、明建築精品。大雄寶殿,由太原東山馬莊芳林寺遷來, 原屬於寺;過殿, 由汾陽二郎廟遷來,原屬於廟;山門,原名景清門,是晉祠早期的山門,原屬於祠。這些來自於寺、 廟、 祠的建築,組合起來,成為了今的奉聖寺。屬於晉祠內比較特殊的建築。

奉聖寺主要景點

原奉聖寺規模宏大,寺內中軸線上建有山門、前殿、中殿、後殿,還有鍾、鼓樓和藏經樓,組成一座三進院落,後因歷史原因損毀。現奉聖寺重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坐西向東,東西長126米,南北寬33米,佔地面積4158平方米,主要由山門、過殿和大雄寶殿組成。

奉聖寺山門

山門由景清門遷建於此。景清門為晉祠原大門,創建於元代,單檐歇山頂,高10.5米。面闊五間,進深四椽,總體仍保持元代風格。山門明、次間寬敞,稍間及兩山築以牆壁。殿頂琉璃為明代燒製,精美絕倫。

奉聖寺過殿

過殿由汾陽二郎廟遷來。二郎廟創建於元至元十七年(1280),脊下有題記為證。懸山頂,面寬三間,進深四椽,高9.2米。前檐出廊,廊柱粗壯,柱頭卷剎明顯。前廊柱頭斗拱四鋪作,當心間補間用45度斜拱一攢,次間外檐的補間與柱頭鋪作相同。殿內徹上露明造,平梁和三椽栿均為稍加砍削即用的草栿作法,木材引用天然彎曲原木作主要的構架,當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

奉聖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由太原東山馬莊芳林寺遷來。據《陽曲縣志》清咸豐六年(1956)《重修芳林寺碑記》載,此殿創建於宋熙寧二年(1069),明代重修,清代屢有修葺。現大殿位於寬闊的高台上,單檐歇山頂,面寬五間,進深八椽,殿高13.50米,頗為壯觀。樑架為六椽栿對後乳栿,通檐用三柱,殿內後槽用內柱一列,山面兩縫梁採用穿鬥式結構。斗拱五鋪作,重拱計心造。補間斗拱每間用一攢。斗拱用材較大,簡潔舒朗,承挑着兩米的出檐。大雄寶殿內塑有釋迦牟尼、普賢、文殊菩薩等佛像九尊。殿內兩山及後檐牆飾壁畫,為釋迦牟尼一生佛教傳奇故事三十六幅,後檐牆為西方三聖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及藥師佛。南北新建地藏殿和觀音殿,內實彩塑。

奉聖寺前院

前院南北兩廊內聳立着唐譯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經幢,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書法藝術價值。唐聖歷二年(699),高僧什剎難陀到長安翻譯佛經,譯成《華嚴經》八十卷。武則天親自為之作序,當朝著名詩人宋之問協助經辦,呂仙喬等多位書法家以隸書、小楷刻於石幢,北漢天會年間又補刻。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企圖盜走這批珍貴文物,當地羣眾奮力保護,將其置於離晉祠八里多的風峪石洞,故倖免被盜,重建奉聖寺時移於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