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國寺大殿

鎖定
奉國寺在遼寧省義縣城內。據碑文記載,寺原名鹹熙寺,創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原有大殿、法堂各9間,兩廊200間,閣3座,以及山門、伽藍堂、方丈、僧房、齋堂等,規模巨大。
遼代建築現僅存大殿一座,殿後殘存一段高甬道,表明法堂在殿後。寺的總體佈局待考。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奉國寺大殿
地理位置
遼寧省義縣

奉國寺大殿歷史背景

大殿又名七佛殿,建於1020年,是遼代流行的一種介於廳堂型和殿堂型之間的構架的典型實例,也是東北地區現存年代最早的木構建築。大殿建在磚包砌的高台上,前有月台。殿面闊9間,長48.20米,進深5間(10椽),深25.13米。正面中央7間開3門4窗,背面明間開門,其餘部分用厚牆封閉,上覆單檐廡殿屋頂。體量之大在現存遼代建築中首屈一指。

奉國寺大殿柱網布局

平面柱網布局從實際需要出發,體現了很大的靈活性。為了在殿內壘砌一個巨大的佛台,供安放佛像之用,所以將殿內當中 5間,每縫只用兩根金柱,擴大了使用面積。

奉國寺大殿柱的生起和側腳

所有檐柱和角柱都微向內傾,檐柱高度從當心間向左右兩端依次加高,具有顯著的側腳和生起。殿內前槽6根金柱的外側各加抱柱1根,以增強4椽栿榫頭的抗剪應力。

奉國寺大殿樑架

木結構用料材高29釐米,厚20釐米,相當於宋《營造法式》的一等材,和殿身的規模相稱。大木作用材,除闌額、普拍枋採用2∶1的斷面外,大都採用3∶2的斷面,同《營造法式》中的造梁制度大致相符。
橫架進深10椽,舉高約為通進深的四分之一,坡度平緩。 [1]  為了在內槽的佛台上安放高大的佛像,需要較高曠的空間,因而採用廳堂構架法,將內柱加高。柱頭以上部分,分別用 4椽栿、6椽栿和乳栿、札牽、平梁等逐層疊架而上,構成剛健粗壯的屋架,結構和功能高度統一。在前後檐柱和金柱縫上,使用闌額和多層柱頭枋與橫架緊密結合,在內外柱頭上組成兩個環形框架,加強了整個屋架的整體性。

奉國寺大殿斗栱

主要有5種:外檐柱頭鋪作、轉角鋪作、補間鋪作各一種;內檐柱頭鋪作、補間鋪作各一種(見斗栱)。此外,在札牽、駝峯、蜀柱和襻間等處,還使用一些零星斗栱構件。在整組構架中,每種斗栱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內檐柱頭鋪作與五台佛光寺大殿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的結構法頗有相同之處。

奉國寺大殿彩畫

內檐梁枋、斗栱上保留有不少遼代彩畫裝飾,從設色來看,以硃紅、青、綠三色為主調,系“五彩遍裝”。圖案內容有蓮花、寶相花、團窠柿蒂和各種瑣文。特別是4椽栿和6椽栿上所畫的飛仙,姿態優美,衣紋流暢,是國內罕見的遼代建築裝飾。
參考資料
  • 1.    潘谷西,何建中.《解讀》.中國大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