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夷陵區

鎖定
夷陵區,隸屬湖北省宜昌市,位於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長江西陵峽兩岸,東鄰遠安縣當陽市,東南接枝江市,南鄰伍家崗區西陵區點軍區,西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秭歸縣,北抵興山縣、襄陽市保康縣,總面積3438.99平方千米。 [2]  2022年,夷陵區户籍總人口52.42萬人,常住人口56.01萬人。 [40]  截至2021年10月,夷陵區下轄1個街道、9個鎮、2個鄉, [4]  區政府駐小溪塔街道夷興大街49號。
《前漢書·地理志注》載:“夷陵在西北”,以為因夷山故名夷陵。清《東湖縣誌》載: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其地為夷陵。 [37]  秦,置巫縣。1949年7月,以宜昌縣城及近郊葛洲壩、黃草壩、西壩等地,設宜昌市 [1]  2001年,撤銷宜昌縣,設立宜昌市夷陵區。 [2] 
2022年,夷陵區地區生產總值742.08億元(不含水力發電增加值126.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 [40] 
中文名
夷陵區
外文名
Yili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20506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湖北省宜昌市
面    積
3438.99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9個鎮、2個鄉
政府駐地
小溪塔街道
電話區號
0717
郵政編碼
443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6.01 萬(2022年) [40] 
著名景點
三峽人家風景區,三峽大壩等
火車站
宜昌北站
車牌代碼
鄂E
地區生產總值
742.08 億元(2022年) [40] 

夷陵區歷史沿革

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裏繁行生息,
據《禹貢》載,宜昌古屬“荊州之域”。
春秋戰國,是楚國的西塞重地。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楚、拔、燒夷陵。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夷陵,置巫縣
西漢,復置夷陵縣。東漢,夷陵縣屬宜都郡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改夷陵為西陵縣
晉太康元年(280),復改西陵為夷陵縣,東晉,分夷陵西境置宜昌縣。
宋、齊併名宜都郡,領夷陵等四縣。梁大寶元年(550年),改宜都郡為宜州。西魏,改拓州。後周改陝(音峽)州。
隋,廢。宜昌、夷陵、夷道、很山同由宜都郡領屬。大業三年(607年),改陝州為夷陵郡,領夷陵等四縣。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夷陵郡,為陝(也作陝)州,領夷陵等四縣,屬山南道;天寶初,改陝州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陝州。領夷陵等四縣,仍屬山南道。
五代,改荊、歸、陝三州為南平國。
北宋,複稱陝州,屬荊湖北路,領夷陵等四縣,元豐年間(1078~1085年),改“陝”為“峽”。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為峽州路,領夷陵等四縣;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取峽州路,改路為府,夷陵縣併入,旋降付為州,直隸湖廣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峽州夷陵州
清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隸荊州府;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並東湖縣為宜昌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廢宜昌府,改東湖縣為宜昌縣。先後隸屬荊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宜昌縣,隸屬湖北省宜昌專區。以宜昌縣城及近郊葛洲壩、黃草壩、西壩等地面積共34平方公里,設宜昌市 [1] 
1975年,宜昌專區改稱宜昌地區,隸屬關係不變。
1992年,宜昌地、市合併,宜昌縣屬宜昌市
2001年,撤銷宜昌縣,設立宜昌市夷陵區; [2] 

夷陵區行政區劃

夷陵區區劃沿革

1951年3月,宜昌縣第九區安安村、五龍村和八區楊岔路劃入宜昌市。
1952年,漢宜、東山兩村和東山園林場劃入宜昌市。
1953年,秭歸雙紅鄉的土地約2000畝劃給宜昌。
1954年,土門區雞子山鄉劃給宜都
1958年9月,艾家鄉、點軍鄉全部,白洋鄉的火光、聯豐、旭光、萬年、合益、聯合,伍家鄉的共前、共勤、共強,小溪塔鄉的七杜、八社、十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劃給宜昌市。
1960年,宜昌市除留下白洋鄉的火光、周家衝、大樹灣、黑虎山、華農分校基地,伍家鄉的共前、共勤、伍家林特場、洋壩菜科所、水產大隊,點軍鄉的五龍和市城建單位共計面積60858畝外,其餘退回本縣。
1961年,將鴉鵲嶺區的太和場(1950年從宜都划進)共3000畝劃歸宜都
1970年,將白洋公社的萬年,沙河公社的唐家灣、石板、茶庵、望洲崗,伍家公社的共強,花豔公社的共聯、共誼,點軍公社的十里紅、梅子溪、塘上、范家湖等大隊以及菜科所、農科所劃給宜昌市。
1971年,將沙河鄉的沙河、張家、前坪、後坪,白洋鄉的旭光、聯豐,花豔鄉的共升、共和、共同、合益,點軍鄉的羅家、穆家店、郭家嶺、李家河、內口河、紫陽、牛楂坪等大隊和柑桔場劃給宜昌市。
1975年,艾家公社的潭家河劃給宜昌市。
1979年,小溪塔鎮的桃坪大隊和碑埡大隊第十生產隊刻給宜昌市。
1982年,土門公社虎牙管理區的長江、虎牙、磨盤溪、高家、翟家、高湖、馬宗嶺大隊共11325畝劃給枝江 [1] 
2020年,西陵區南津關村、 前坪村、龍泉山村、南津關社區 劃歸夷陵區小溪塔街道。 [3] 

夷陵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夷陵區下轄1個街道、9個鎮、2個鄉:小溪塔街道樟村坪鎮霧渡河鎮分鄉鎮太平溪鎮三鬥坪鎮樂天溪鎮龍泉鎮鴉鵲嶺鎮黃花鎮下堡坪鄉鄧村鄉。另轄2個鄉級單位:三峽壩區和東城城鄉統籌發展試驗區。 [4]  共173個行政村、24個社區。 [2]  區政府駐小溪塔街道夷興大街49號。

夷陵區地理環境

夷陵區位置境域

夷陵區,位於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長江西陵峽兩岸,地處東經110°51’07.70”~111°39'40.84"、北緯30°32’37.44”~31°27’45.53"之間,東鄰遠安縣當陽市,東南接枝江市,南鄰伍家崗區西陵區點軍區,西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秭歸縣,北抵興山縣、襄陽市保康縣,總面積3438.99平方千米。 [2] 

夷陵區地質

夷陵區,為新華夏系一級構造第三隆起帶南段與淮陽山字型構造體系的複合部位。地層以黃陵背斜為核心,由裏向外,形成多層弧形帶狀。 [2] 

夷陵區地形地貌

夷陵區鄧村 夷陵區鄧村
夷陵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東三面羣山環抱,東南一面臨向平原,呈西北向東南梯級傾斜下降。最高點鄧村鄉天柱山海拔2004.8米,最低點龍泉鎮魏家畈海拔49.3米,高差1955.5米。形成山地、丘陵、河谷等多種地貌。 [2] 

夷陵區氣候

夷陵區,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適中。但由於海拔高程懸殊,氣候垂直差異大,從南向北兼有北亞熱帶和暖温帶的特點。年平均温度:三峽河谷區17.1℃,北部羊角山10.5℃:年降雨量997~1370毫米;太陽年輻射總量98~103千卡/平方釐米,無霜期223~273天。 [1] 

夷陵區水文

夷陵區地表水屬長江水系。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區境南部,境內流長51千米,年徑流量4510億立方米。其一級支流承雨面積大於30平方千米、河流長度5千米以上的有8條,二級支流17條,三級支流5條,河流總長890.1千米,河網密度0.22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黃柏河、柏臨河、樂天溪、下牢溪、百歲溪、橫溪河。
全區有60座中、小(1)型、小(2)型水庫,其中有1座中型水庫(沙坪)、11座小(1)型水庫,總庫容8809.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7286.2萬立方米。 [2] 

夷陵區土壤

夷陵區有7個土類,19個亞類,69個土屬,167個土種。 [1] 

夷陵區植被

林業植被主要為人工植被和天然次生植被,有小部分原生植被(棒村坪林場松樹巖林班),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和明顯的重疊過護特點。因分佈地域不同,可劃分為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經濟林、灌木林及草叢和其它7個大類,13個亞類,23個羣。 [1] 

夷陵區自然資源

夷陵區水資源

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0.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總量6.231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重複量6.231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總量20.4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產水模數54.52萬立方米平方千米。有效灌溉面積31.9萬畝(其中大型灌區21.7萬畝,中型灌區9.5萬畝),實際灌溉面積20.501萬畝。
2019年,有取水口219處,辦證取水單位96家,其中工業取水9家,生活取水21家,水力發電64家,農業取水2家。 [2] 

夷陵區土地資源

2020年,夷陵區農用地面積3224.3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耕地保有量)292.81平方千米,建設用地面積142.74平方千米。 [5] 

夷陵區生物資源

至2019年,夷陵區(含大老嶺、金銀崗、峽口風景區)森林覆蓋率為74.87%。全區有植物2500餘種,其中種子植物120科450屬1200種。按所含種數排列的前15個優勢科分別為薔薇科、菊科、百合科、豆科、禾本科、虎耳草科、忍冬科、殼鬥科、毛莨科、蓼科、樟科、玄蔘科、石竹科、唇形科、景天科,加上較大的樺木科、金縷梅科、四照花科、衞矛科等,構成植被的主要成分;全區藥用植物有7類256科1104種,其中植物藥材213種,主要有天麻、黃姜、柴胡、麥冬、桔梗、金銀花等。
全區有野生動物(不含魚綱)4綱29目82科29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綱11目17科41種,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綱17目40科76種。鳥綱有16目38科183種,主要有鴛鴦、灰雁等,兩棲綱有2目8科22種,主要有大鯢、巫山北鯢、蟾蜍、中國林蛙等,其中大皖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爬行綱有2目10科29種,有龜、鱉等。 [2] 

夷陵區礦產資源

截至2019年,夷陵區已發現礦產種類48種(宜昌市共88種、湖北省共138種、全國共171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類40種。已開發利用的可礦產有6類18種,其中大型礦牀18處,中型礦牀37處。累計探明磷礦資源儲量26.5億噸,已開採消耗3.165億噸,保有資源量23.335億噸,為亞洲第二大磷礦:石墨礦以品位高固定碳含量高達13%、鱗片大居亞洲前列,累計探明石墨礦石資源儲量2200萬噸,石墨礦物資源儲量954萬噸,其中已開採消耗礦石量273萬噸,保有石墨礦石資源儲量1927萬噸;石材資源地質資料顯示儲量4000億立方米。 [2] 

夷陵區人口

2022年,夷陵區户籍總人口為52.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7.30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33.0%;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56.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33.95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為60.62%。 [40] 

夷陵區經濟

夷陵區綜述

2022年,夷陵區地區生產總值742.08億元(不含水力發電增加值126.0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6.7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01.78億元(不含水力發電增加值126.09億元),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343.55億元,增長2.5%。三次產業結構為13.0:40.7:46.3。
財政
2022年,夷陵區全地域財政收入88.98億元,下降11.1%;地方財政總收入53.08億元,增長10.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24億元,增長10.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1.25億元,增長6.4%。 [40]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夷陵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村私人投資)增長18.6%。全年投資500萬元及以上施工項目664個,本年投產項目327個;億元及以上項目217個,完成投資額225.01億元,佔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48.4%。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額16.52億元,增長101.9%;第二產業投資額228.41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投資額220.27億元,增長25.7%。
人民生活
2022年,夷陵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49元,增長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5元,增長9.1%。全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31952元,增長4.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20689元,增長8.8%。 [40] 

夷陵區第一產業

2022年,夷陵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7.93億元,增長8.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3.3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4.4%。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952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油料播種面積12600公頃,增長3.2%;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26683公頃,增長0.8%;柑桔種植面積21254公頃,下降0.6%;茶葉種植面積15497公頃,下降0.1%。全年糧食總產量20.27萬噸,下降1.6%;油料總產量2.93萬噸,增長5.9%;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90.26萬噸,增長1.2%;水果總產量85.94萬噸,增長1.8%,其中柑桔產量81.45萬噸,增長2.1%;茶葉總產量3.58萬噸,增長0.8%。 [40] 
2022年,夷陵區肉類總產量8.19萬噸,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7.15萬噸,增長0.6%;牛肉產量0.07萬噸,增長79.2%;羊肉產量0.14萬噸,增長53.7%;禽肉產量0.83萬噸,增長26.5%。年末生豬存欄52.07萬頭,增長1.4%;生豬出欄93.71萬頭,增長0.7%。禽蛋產量1.37萬噸,增長40.5%。生牛奶產量0.38萬噸,下降20.4%。
2022年,夷陵區完成人工造林2211公頃,森林撫育10226公頃,木材採伐1.60萬立方米。主要林產品產量分別是:核桃696噸,板栗2529噸。 [40] 

夷陵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夷陵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5.09億元,增長24.0%。分經濟類型看,集體企業工業產值9.76億元,增長46.9%;股份制企業工業產值470.07億元,增長3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工業產值7.49億元,增長23.1%。分門類看,採礦業產值137.28億元,增長44.5%;製造業產值413.59億元,增長18.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值4.23億元,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24.16億元,實現利潤51.59億元,實現利税總額69.93億元。 [40] 
2022年全區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磷礦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
18581288
速凍食品
46868
乳製品
101787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55632
飲料
431548
精製茶
47547
紙製品
41380
磷酸一銨(實物量)
230398
塑料製品
52901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3387789
金屬門窗及類似製品
5505
工商用製冷、空調設備
台(套)
33830
變壓器
千伏安
688281
電力電纜
千米
42686
鋰離子電池
只(自然只)
28098348
參考資料
[40] 
-
建築業
2022年,夷陵區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82家,全年完成總產值219.52億元,增長18.6%。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939.12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59.20萬平方米。 [40] 

夷陵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夷陵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77億元,增長4.2%,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為96.03億元,增長22.8%。
對外貿易
2022年,夷陵區外貿出口總額13.14億元,增長48.2%。其中,出口額12.66億元,增長49.7%;進口額0.48億元,增長16.7%。 [40] 
旅遊業
2022年,夷陵區接待中外遊客2545.1萬人次,增長12.1%。實現旅遊門票收入1.56億元,增長25.1%;旅遊綜合收入257億元,增長12.1%。
金融業
2022年,夷陵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04.69億元,比年初增加64.4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07.15億元,比年初增加75.02億元。
郵電業
2022年,夷陵區郵政業務收入21293萬元,增長38.2%,電信業務收入(電信、移動、聯通)39812萬元。全區固定電話用户2.32萬户,移動電話用户53.52萬户,互聯網用户21.25萬户。 [40] 

夷陵區交通運輸

2022年,夷陵區完成交通建設投資26.63億元,增長122.47%。公路通車總里程達5273公里,等級公路達到5148公里。全區行政村通公路比重100%,行政村客運班車開通率100%。全年公路旅客週轉量18494萬人公里,公路貨物週轉量282020萬噸公里。 [40] 
截至2019年,夷陵區公路通車總里程4723.51千米。路網密度137.953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44.975千米(含在建)、一級公路65.537千米、二級公路399.115千米、三級公路67.88千米、四級公路3546.856千米、等外公路499.147千米。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75.9千米,其中幹線48.7千米,支流27.2千米;港口8個(客運7個、貨運1個),渡口17個。客運站4個,其中二級客運站2個、五級客運站1個、客運服務站1個。 [2] 
2019年,夷陵區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全區在建交通項目11個,其中,高速公路1條(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公路),一級公路1條(伍龍一級路),國省道改擴建項目4個(宋百路、樂大路、霧殷路、峽安線、武大線三隧工程),縣鄉等級公路改造項目3個(趙沙路、太陽山防汛公路、仙湖路),國省道大中修項目1個(保宜路界嶺段)。截至12月底,已完成宋百路、武大線三隧工程、太陽山防汛公路等3個項目。
夷陵區擁有道路客運企業26家,其中客運企業15家旅遊客運企業5家、班線客運企業10家、出租車企業2家、危貨運輸企業9家;客運車輛297輛,出租車180輛,危貨車輛178輛;客運線路90條,其中跨省線路3條、縣際8條、縣內79條;公交線路26條,其中BRT公交6條、城鄉公交20條。維修企業264家(一類17家、二類21家),5所駕駛員培訓學校。
2019年,累計陸路客運量1358.13萬人次、旅客週轉量69215.72萬人千米,貨運量2344.58萬噸、貨物週轉量350727.45萬噸千米。全區擁有水運企業9家(客運6家、貨運3家),持證港埠企業4家,持證船舶59艘(客渡船28艘、普通客船17艘、貨船14艘)。
2019年,水路客運量31.09萬人次、客運週轉量1228.39萬人千米;水路貨運量75.77萬噸、貨運週轉量85135.24萬噸千米;港口貨物吞吐量4.38萬噸、港口旅客吞吐量(不含太平溪港)62.17萬人。 [2] 

夷陵區政治

夷陵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區長
參考資料
[7-8] 

夷陵區社會事業

夷陵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夷陵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9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中15所,小學30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41982人,其中,普通高中7100人,普通初中11058人,小學23824人。全區小學入學率100%,適齡少年初中階段入學率100%,小學鞏固率100%,初中三年鞏固率100%。全區共有幼兒園74所,在園兒童14271人。全區在冊教職工3388人。各類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64.1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82.21萬平方米。全區高考文理科上本科線1486人,上線率77.4%。 [40] 

夷陵區科學技術

2022年,夷陵區共獲獎勵科技成果5項,年末發明專利擁有量285件。爭取上級科技項目資金678.99萬元,區級科技三項經費投入達到13005萬元。高新技術產業單位13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4.83億元,增長16.1%。

夷陵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宜昌市夷陵區圖書館。 [9]  國家一級文化館:宜昌市夷陵區文化館。 [10] 
截至2022年,夷陵區共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17個,其中博物館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2個,文物管理機構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40.76萬冊,全年共借閲圖書14.22萬冊次。 [40] 

夷陵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夷陵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321個,其中醫院10個,鄉鎮衞生院11個,門診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8個,診所(個體)101個,村衞生室18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全區衞生技術人員365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588人,註冊護士1975人。醫療衞生機構牀位2729張,其中醫院1621張,鄉鎮衞生院828張,保健院280張。 [40] 

夷陵區社會保障

2022年,夷陵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894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623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7%。
2022年,夷陵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4.8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24.2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71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9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23萬人。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落實城鎮居民低保1661人,農村居民低保12288人。 [40] 

夷陵區歷史文化

夷陵區地名由來

《前漢書·地理志注》載:“夷陵在西北”,以為因夷山故名夷陵。清《東湖縣誌》載: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其地為夷陵。 [37] 

夷陵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堡坪民間故事
下堡坪民間故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下堡坪民間故事,原生態作品多,大都具有鮮明的本地特色,文化品位較高。是三峽壩區——宜昌市夷陵區以及整個三峽地區民間文學的縮影,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鑑賞價值。 [11]  2006年5月20日,下堡坪民間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宜昌絲竹
宜昌絲竹,亦稱“細樂”,是宜昌民間器樂藝術的代表體裁。主要流行於夷陵區的鴉鵲嶺、龍泉,並以鴉鵲嶺為中心,輻射毗鄰的枝江枝城當陽等縣市。
宜昌絲竹,具有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傳統,,常見曲目有《水龍吟》、《戲球》、《小起堂》、《小開門》、《客喪》等。在民間長期演奏於婚喪嫁娶和民俗活動之中,曲調優美,表現細膩,加上打擊樂輕敲細打,往往給人以典雅、清新之感。 [13]  2006年5月20日,宜昌絲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端午節(屈原故里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續齊諧記》、《荊楚歲時記》載,魏晉南北朝後端午節便與紀念屈原結合起來。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一般端午三次過。五月初五小端午掛菖蒲、艾葉,飲雄黃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龍舟競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親友團聚。祭奠屈原貫穿節慶活動的始終,包括設壇祭拜、遊江、龍舟競渡、粽子寄情、鄉里“鬧晚”等程序,端午民俗過程因此而更見完整、緊湊和鮮活。
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國上古楚文化和端午禮俗等的活態見證,具有人生觀、價值觀、歷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13]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屈原故里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江河號子(長江峽江號子)
江河號子(長江峽江號子),以高亢、渾厚、雄壯、有力為特徵。音樂旋律與內容融為一體,音調多與語言聲調結合,它行腔自由舒展,節奏、速度視具體活路即演唱時所從事的勞動而定。是勞動羣眾集體創造的生命樂章,它成為峽江地區最富凝聚力、最具標誌性的一種文化符號,顯示出獨特的民俗學、音樂史及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14] 
2008年,江河號子(長江峽江號子)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夷陵區風景名勝

黃陵廟
夷陵區風景
夷陵區風景(11張)
黃陵廟,古稱黃牛廟、黃牛祠,又稱黃牛靈應廟,位於長江南岸黃牛巖山腳下,三峽大壩下游5千米。據《宜昌府志》載:此廟為紀念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建於漢代,重修於明朝,並將黃牛廟改名為黃陵廟。
黃陵廟的主體建築是禹王殿,經考證,殿內36根楠本立柱的水浸痕跡,是1870年長江特大洪水時留下的洪痕,海拔高程81.16米。1985年對黃陵廟進行修繕時,殿內保留了兩根洪痕立柱,作為重要水文文物標誌予以保護。該洪痕也是設計葛洲壩、三峽工程時調查歷史洪水的重要依據。 [16]  2006年5月25日,黃陵廟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 
楊家灣老屋
楊家灣老屋 楊家灣老屋
楊家灣老屋,位於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鎮東嶽廟村一組,三峽壩區內。始建於清幹隆五十二年(1787年),道光年間(1820~1850年)擴建。為磚木結構,長方形平面佈局。縱深兩進,橫連十一屋,共有七個天井。
楊家灣老屋,空間佈置講究,屋面、封火牆錯落有致,大小天井有序設置,裝修部分精雕細刻,墨繪紋飾豐富多彩,體現了較高的傳統建築藝術和技藝。同時,楊家灣老屋也是一處抗戰紀念建築,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是三峽大壩壩區內唯一原地保護的文物建築。 [18]  2013,楊家灣老屋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 
三峽石牌要塞旅遊區
三峽石牌要塞旅遊區,位於三峽大壩葛洲壩的中部,由楊家溪軍事漂流、石牌抗戰紀念館、石牌抗戰紀念碑三部分組成。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世界首例軍事主題漂流項目。為新三峽旅遊十景之一,具有漂流探險、軍事訓練、親水休閒等功能。 [20] 
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4張)
三峽大壩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境內,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擁有罈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遊覽、科教、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 [21] 

夷陵區地方特產

峽州碧峯
峽州碧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湖北宜昌地區是中國古老茶區之一。峽州碧峯屬半烘炒條形綠茶,經過攤青、殺青、攤涼、初揉、初幹、復揉、足幹提毫、精製定級等工序製成。其品質特點:外形條索緊秀顯毫,色澤翠綠油潤,內質香高持久,滋味鮮爽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習整。 [43]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峽州碧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2]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湖北省宜昌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宜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兼有暖温帶、寒温帶氣候特點,適宜養殖山羊。宜昌白山羊,體質細緻緊湊,被毛白色,毛短貼身,絨毛少,種公羊被毛較長。頭大小適中,頜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豎耳。母羊頸較細長、清秀;公羊頸較短粗雄壯。 [39] 
2012年5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宜昌白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3] 
霧渡河獼猴桃
霧渡河獼猴桃,湖北省夷陵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霧渡河鎮,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北邊陲,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種植歷史悠久。獼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維C之冠”、“營養金礦”的美譽。
2016年5月,“霧渡河獼猴桃”地理標誌集體商標成功註冊。 [24] 
宜昌蜜桔
宜昌蜜桔,湖北省宜昌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宜昌蜜桔果實扁圓、較大,單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黃。果肉細嫩,無核,品質好,酸甜可口。可食率85%,可溶性固形物≥9%,每100毫升果汁中可滴定酸≤1.0克,維生素C≥20毫克。
2017年9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宜昌蜜桔”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5] 
殷家坪蜂蜜
殷家坪蜂蜜,湖北省夷陵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21年4月6日,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殷家坪蜂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6] 
鄧村綠茶
鄧村綠茶,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2006年09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鄧村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44] 

夷陵區榮譽稱號

2011年,夷陵區入選第一批全國地名公共服務示範市。 [41] 
2013年,夷陵區入選“湖北省林業生態示範縣。 [42] 
2017年,夷陵區入選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 [34] 
2018年,夷陵區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36] 
2019年3月,夷陵區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35] 
2019年9月,夷陵區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7] 
2019年12月,夷陵區入選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 [33] 
2020年6月,夷陵區入選第二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8] 
2021年1月14日,夷陵區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9]  18日,夷陵區入選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30] 
2021年4月,夷陵區入選2020年“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先進縣。 [31] 
2022年4月,夷陵區入選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實驗區。 [32] 
2023年1月,夷陵區入選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 [38] 
2023年10月,夷陵區入選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45] 
2023年12月,夷陵區入選2023年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 [4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