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夷夏

鎖定
夷夏(yí xià),漢語詞語,是指少數民族地區與漢族地區。亦是夷狄與華夏的並稱。
中文名
夷夏
拼    音
yí xià
解釋1
夷狄與華夏的並稱

目錄

夷夏夷夏觀念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夷,原指周邊少數民族,後泛指外族或外國;這有尊中國貶外國之意。夏,華夏,指中國。漢武帝建立漢文化圈後,其他民族都向漢族學習,(包括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明滅亡後崇禎這個年號在朝鮮還用了好幾百年,可見受華夏文化的影響多大)。
華夷之辨往往被理解為漢族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種族和國家則較落後,是蠻族、化外之民。中國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關係,其首領最多隻能稱為王。
齊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孔子褒揚他,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孔子又説:“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強調夷狄即使有國君,但不明禮義,還不如諸夏即便國君亡了,但仍保有禮義。
明遺民呂留良著書道;“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華之與夷,乃人與物之分界,此乃域中第一義。”
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周邊國家接受中華思想,又常自稱“華夏”、“中國”,這被稱為小中華思想。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和地區合稱為中華世界。由於中華世界為儒家社會,儒家文化是社會的主流文化,因此這些地區又稱儒家文化圈,又因使用漢字而稱為漢字文化圈。

夷夏詞義

中國,又以“華夏”、“皇漢”、“漢國”、“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中土”等的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説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按《説文》中的釋義,“華,榮”,“夏,中國之人”。《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按照這裏的説法,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漢服的禮儀之邦”。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漢語以及禮樂衣冠是中國的特徵,後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