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陽蟲目

鎖定
太陽蟲目通稱太陽蟲。因有許多放射狀的絲狀偽足自身體伸出、形如光芒四射的太陽而得名。典型屬是太陽蟲屬,典型種為放射太陽蟲。該目動物是大型浮游動物與游泳動物的食物。
中文名
太陽蟲目
拉丁學名
Actinophryida
動物界
原生動物門Protozoa
亞    門
肉鞭動物亞門Sarcomastigophora
輻足綱Actinopodea
亞    綱
太陽亞綱Heliozoia
總    綱
肉足總綱Sarcodida

太陽蟲目生物學特徵

太陽蟲體呈球形,無外殼,偽足放射狀,具堅硬的原生質軸絲,軸絲能放出毒質,可以麻醉小動物,從而捕食之,原生質還能分泌骨針,骨針的形狀和位置常用作分類依據。太陽蟲多分佈於淡水中,喜生活於富有藻類的清水中,多為漂浮種類;少數種類在海洋中生活。繁殖方式主要為無性生殖的二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是幼體配合。肉食性,能吃小的鞭毛蟲、纖毛蟲、甚至比它自己身體還大的輪蟲。

太陽蟲目主要屬

1、太陽蟲屬(Actinophrys):體呈圓球狀,原生質包在1個光滑的、膜狀的外包中。內外質分明,外質有許多大的空泡,內質有一些小泡和較緻密的原生質粒。有的種類內質常含有共生綠藻,能行光合作用。有1個細胞核位於體中央。另有1伸縮泡位於體側。偽足內有硬的軸絲,因而挺直,這種偽足稱為軸足。軸絲自細胞核附近的小顆粒上輻射伸出,細長,一般可達身體直徑的1~2倍。在軸足內,原生質沿着軸絲的兩側向兩個相反方向流動,一股流向身體,另一股離開身體,好象兩條傳送帶。兩者以不同的速度運動,由此產生拉力。因為身體有輻射狀軸足,體呈球形,所以屬典型的浮游動物。
2、棘球蟲屬(Sphaerastrum):身體外具膠質膜,膜上常滲雜有外物,如砂礫、細菌和硅藻空殼等,沒有硅質骨針,蟲體成星芒狀羣體。
3、棘胞蟲屬(Acanthocystis):具膠質膜,硅質骨針系細長的棘刺,自身體周圍放射狀伸出,骨針末端常分叉。

太陽蟲目親緣關係

植鞭毛綱(Phytomastigophorea)中的倒塔蟲屬和動鞭毛綱(Zoomastigophorea)中的光滴蟲屬、雙形蟲屬以及羽滴蟲屬,除有一根游泳鞭毛外,還有6~8條硬的軸足或有許多放射伸出的絲足。學者們認為上述種類可能比較接近太陽蟲的祖先。太陽蟲目中的刺胞蟲屬、多孔錘蟲屬和藤胞蟲屬等的種類,包裹着體表的原生質已進化成幾丁質或硅質的鱗片,且有刺從中輻射伸出,與海洋中放射蟲的親緣關係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