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陽神

(中國神話中的太陽神)

鎖定
太陽神,民間信仰中的神靈,中國的傳統神話、原始信仰、民間信仰和宗教中的太陽神共有數位,他們分別是:羲和、日主、東君、太陽星君、金烏等。
中文名
太陽神
別    名
羲和
日主
別    名
東君
太陽星君
金烏等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太陽神羲和

太陽女神羲和 太陽女神羲和
中國有太陽女神,這位太陽女神名叫羲和。 最早的大百科全書山海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於甘淵”。 [1] 
也就是説,羲和國中有個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個太陽;“太陽之母”這是關於羲和的傳説之一。
羲和又是太陽的趕車伕,《楚辭·離騷》説:“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無迫”(弭:平息;崦嵫:yān zī 牞古代指太陽落山的地方);詩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趕着馬車,和太陽一起走在歸家的路上。
羲和掌握着時間的節奏,每天由東向西,驅使着太陽前進;因為有着這樣不同尋常的本領,所以在上古時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時歷的人;《尚書·堯典》説:“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於是指示羲和,密切注視着時日的循環,測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給大家制定出計算時間的歷法。
羲和部落遺址位於東海之濱的山東省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中國太陽神祭壇遺址公園)內的天台山上;這裏留有太陽神石、太陽神陵、老母廟、老祖像、觀測天文的石質日晷、祭祀台、石椅、石磨、積石冢等遺存,出土過石斧、石錛石鏟、石箭頭等器物。
據《山海經》、《尚書》和《史記》記載,羲和族人在湯谷祭太陽,在天台山觀天象;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羲和後裔大羿太昊、少昊、伯益等都曾在山下堯王城遺址一帶建立強大的古國,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羲和浴日之甘淵,蓋即十日所浴之湯谷”;《楚辭·天問》雲:“羿焉日,烏焉解羽”。王逸注:“《淮南》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莊子·秋水成玄英疏引《山海經》(今本無)雲:“羿射九日,落為沃焦”。
  • 考證
關於羲和部落遺址的考證如下:
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儒帝顓頊,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淵,甘水出焉”;《山海經》研究專家,晉代郭璞為此作注説:“此經甘淵,實即《大荒南經》羲和裕日之甘淵”。
少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中期的部落名稱,儘管羲和與少昊的先後順序無考,但根據《山海經》,少昊之國與羲和之國在地理上一致是無疑的。
春秋左傳正義》隱公二年下注曰:“《譜》雲:“莒嬴姓,少昊之後,周武王封茲於期於莒,初都計,後徙莒,今城陽莒縣是也”。
漢書·地理志》載“莒,故國盈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之後;少昊崇鳥,顏師三注”。
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説:“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
王青教授在《從大汶口到龍山:少昊氏遷移與發展的考古學探索》一文中説:“少昊氏是史前的重要支系,考古發現的陶文和大墓證明,少昊氏不僅存在於大汶口文化時期,而且還延續到龍山文化時期,期間經歷了不斷遷移和發展的過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縣陵陽河一帶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遷到五蓮丹土一帶,龍山早中期又遷到日照堯王城(堯王城遺址)、兩城兩城遺址)等地,在濱海地帶形成超大規模的中心,龍山中期之末遷到了臨朐西朱封一帶,到龍山晚期又遷到曲阜一帶,少昊氏的遷移過程是不斷髮展壯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經歷了從古國到方國的社會轉變.到龍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權實體取代”,日照地區是贏姓莒國的先祖少昊、伯益的領地;而少昊之國與羲和之國在地望上一致,因此日照地區屬於羲和之國的一部分。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在《山東龍山文化》一書中指出:“堯王城類型主要分佈於沂山之南、蒙山以東的魯東南地區;這一區域的地貌以丘陵為主,間有較大的河谷平原;該類型西、北兩側分別於尹家城類型姚官莊類型相鄰,東至黃海,南界約在隴海鐵路以北;行政區劃包括臨沂、日照兩市和江蘇東北角之一部分;根據遺址分佈特點可以推測,日照、臨沂一帶是堯王城類型的中心地帶;這裏地理環境特點是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眾多,古代環境同今差別較小;考古發現表明,這裏龍山文化遺址十分密集,且不乏大型遺址。
此外,史料記載日照在商周時均屬青州;根據《禹貢成書時的地理知識或九州的概念,其時膠萊平原尚為海洋或沼澤之地,山東丘陵為海島,日照地區當時位於華夏的最東端,正是太陽從大海中升起,“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太陽崇拜在這裏產生自有地理上的道理。
山東日照湯谷太陽文化源旅遊風景區的天台山下,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老母廟,這座老母廟祭祀的是我們的先祖太陽神羲和,當地人稱羲和老母,這在全國眾多的老母廟中尚不多見。
郭沫若指出:“殷人於日之出入均有祭”;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夏於東母,泵三,犬三”,“己酉卜,鼓貞,竟於東母,九牛”,“貞,夏於東母,三牛,又”等記錄;可見商代“競於東母”的祭儀十分隆重;競,或作寮,《甲骨文字典》釋之為“會潘柴而祭之意”,也就是堆柴為火進行祭祀的意思。
陳夢家在《殷虛卜辭綜述》中指出,卜辭中的“東母”指太陽。
丁山先生認為“東母”是日神的別名,當為生十日的羲和,亦即太陽神;“夏於東母”即以火祭日。
  • 習俗
日照老母廟 日照老母廟
日照地區漢族民間有太陽神崇拜習俗以天台山下太陽節(老母廟廟會)歷史最為悠久,規模最為宏大,影響最為廣泛。
對於老母廟的歷史,清朝王隕在《天外來客—隕石收藏錄》中記載:“日照隕:沂州府日照縣南40裏石盆山;《淮南子·覽冥篇》雲:‘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山巔尚有馬蹄形隕石坑依稀可辯,隕石散落於其間,山下有隕石立於濤雒南門外。
土人傳曰:“盤古開天闢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四海一統,其樂融融;不意太陽爆,隕石降,竟至石破天驚,四極廢,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媧補天於高山之巔,羲和浴日於東海之濱,救得萬眾生靈;乃建老母廟于山下以祀女媧羲和,堆隕石於高台以祭太陽神靈”。
老母廟廟會(太陽節)起於何時,不見記載;傳説自古以來日照民間就有趕廟會的習俗,人們在祭祀神靈的同時,也要進行商貿和民間娛樂活動;因此每年一度農曆六月十九太陽神生日這天,天台山下的老母廟都要舉辦廟會,這是濤雒也是日照的一大盛事,周圍幾百裏的鄉民都來趕廟會,祭太陽,祀老母,祈求五穀豐登,幸福安康;村民們還將生產的鄉土產品拿來展示、交換、同時請來專門的戲班子表演節目;據説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北魏時期,慧深法師在天台山老母廟附近建天台憫寺;由於農曆六月十九日也是觀音菩薩的成道日,佛教很自然地融入了當地的太陽節習俗;因此農曆六月十九太陽節這天,人們不但祭太陽,祀老母,還要拜菩薩;值得注意的是,石鳯寺的建築本身也反映了原始太陽崇拜與佛教的結合;據説寺廟雕樑畫棟,大殿裏供奉的是佛像,壁畫則是羲和浴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和大羿射日等傳統的神話傳説。
老母廟廟會(太陽節)大型節慶活動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來廟會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木刀殺人”的事故,廟會活動才中斷;當時戲班子上演的是三國演義中關公計斬蔡陽的情節,據説演關公的演員手持木刀,手起刀落,居然真的把演蔡陽的演員的人頭砍了下來,從此廟會終止了,但是民間的祭祀活動一直沒有停止;六十年代文革開始,紅衞兵到這裏破四舊,將老母像合佛像砸毀;到七十年代人們在這裏採石,老母廟和石鳯寺被徹底破壞了;但是在民間,人們在太陽節這一天仍然保留吃麪餅的習俗。

太陽神日主

日主祠 日主祠
日主,中國古代神祇,先秦時期的齊地八神中的太陽神,《史記·封禪書》:“一曰天主;二曰地主;三曰兵主;四曰陰主;五曰陽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根據《史記》的記載,日主的神祠建立齊國東北之境的成山之上,據説是迎接日出的地方,所以説“日主”是一位太陽神。 [2-3] 
漢書·郊祀志》記載:“ 一曰天主;二曰地主;叁曰兵主;四曰陰主;五曰陽主;六曰月主;七曰日主,祠盛山,盛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陽,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根據《 郊祀志》的記載,日主的神祠在盛山。 [4-5] 

太陽神東君

九歌·東君》是屈原的組詩《九歌》中的太陽神,東君實際上是遠古楚地神話的太陽崇拜;詩歌各章歌辭之間的聯接承轉,又極其自然,在輪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那高亢宏亮的聲樂正恰如其分地演繹出光明之神的燦爛輝煌,很好的表現了太陽神的特點。
  • 相關詩詞
九歌·東君
暾將出兮東方,
照吾檻兮扶桑。
撫餘馬兮安驅,
夜晈晈兮既明。
駕龍輈兮乘雷,
載雲旗兮委蛇。
長太息兮將上,
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
觀者憺兮忘歸。
緪瑟兮交鼓,
蕭鍾兮瑤簴。
鳴篪兮吹竽,
思靈保兮賢姱。
翾飛兮翠曾,
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
靈之來兮蔽日。
青雲衣兮白霓裳,
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餘弧兮反淪降,
援北斗兮酌桂漿。
撰餘轡兮高駝翔,
杳冥冥兮以東行。 [6]  [7] 
  • 詩詞翻譯
温煦明亮的光輝將出東方,
照着我的欄杆和神木扶桑。
輕輕扶着我的馬安詳行走,
從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
駕着龍車藉着那雷聲轟響,
載着如旗的雲彩舒捲飄揚。
長長嘆息着我將飛昇上天,
我的內心又充滿眷念彷徨。
聲與色之美足以使我快樂,
觀看者安於此景回還皆忘。
調緊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
敲起樂鍾使鐘磬木架動搖。
鳴奏起橫篪又吹起那豎竽,
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靈保。
起舞就像小翠鳥輕盈飛舉,
陳詩而唱隨着歌聲齊舞蹈。
合着音律配着節拍真和諧,
眾神靈也遮天蔽日全駕到。
把青雲當上衣白霓作下裳,
舉起長箭射那貪殘的天狼。
我抓起天弓阻止災禍下降,
拿過北斗斟滿了桂花酒漿。
輕輕拉着繮繩在高空翱翔,
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東方。 [6] 
  • 詩詞背景
《東君》一詩是屈原的組曲《九歌》中祭祀太陽神的祭祀辭;洪興祖楚辭補註》雲:“《博雅》曰:“朱明、耀靈、東君、日也”;《漢書·郊祀志》有東君;”朱熹楚辭集註》雲:“此日神也;《禮》曰:“天子朝日於東門之外”;戴震屈原賦注》雲:“《禮記·祭義篇》曰:祭日於壇,又曰:祭日於東”;《祭法篇》曰:“王宮,祭日也,此歌備陳歌舞之事,蓋舉迎日典禮賦之”。
  • 詩詞賞析
祭祀日神之詩,自然充滿對光明之源太陽的崇拜與歌頌;這種崇拜與歌頌,是古今中外永恆的主題,萬物生長靠太陽,對太陽的崇拜和歌頌自然是最虔誠又是最熱烈的;在《九歌》描寫祭祀的場面中,這一篇寫得最熱鬧。
詩篇一開頭,就先刻意描寫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那温煦明亮的光輝;就如昏暗的劇場突然拉開帷幕,展現出一個鮮麗明豔的大背景,把整個氣氛渲染得十分濃烈;旭日欲出,自然先照亮日神東君所住的日出之處,也就自然引出日神;東君是偉大的,他所駕馭的太陽把光和熱帶給人類,是那樣的慷慨無私,自然有那從容不迫的姿態。所以他總是不激不厲,安詳地駕着太陽車緩緩而行,履行他一天的神聖職責。
那麼,當陽光普照大地,日神給人類帶來的一切又有何等意義呢,作者並未轉而敍述大地山川的反映,仍圍繞主題描寫了一個日神行天的壯麗場面。這裏的龍和上文的馬實際上是同一物;飛龍也好,天馬也罷,都是上天的神靈,故屈賦中常互稱;天馬行空,自非凡馬可比。這裏的雷聲,實際上是龍車滾滾駛過的聲音;而天上片片絢麗雲彩的伴隨,就如龍車上插着萬杆旌旗,又是何等的顯赫;這種場面,只能從後世描寫天子浩浩蕩蕩的出行中去體會了。
至此,作者筆鋒一轉,讓東君發出長長的嘆息;他嘆息什麼呢,因為他將回到棲息之所,而不能長久陶醉在給人類帶來光明帶來一切的榮耀中,所以他只有眷念,只有彷徨。但那行天時轟響的龍車(聲)和委蛇的雲旗(色)確實給他以快意,就連觀者也因之樂而忘返。
提及觀者,又自然地引出一個極其隆重熱烈迎祭日神的場面;人們彈起琴瑟,敲起鐘鼓,吹起篪竽,翩翩起舞;於是,東君的官屬們也為人們這虔誠之心所感,遮天蔽日紛紛而下。
東君的司職很明確,就是為人類帶來光明。然而這裏描寫的東君與眾不同,他並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繼續為人類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他要舉起長箭去射那貪婪成性慾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災禍降到人間,然後以北斗為壺觴,斟滿美酒,灑向大地,為人類賜福,然後駕着龍車繼續行進;這裏的一個“高”字,再次把東君那從容不迫偉大而無敵的氣度生動地表現了出來。戴震屈原賦注》認為天狼星在秦之分野,故“舉長矢兮射天狼”有“報秦之心”,反映出對秦國的敵愾,聯繫歷史事實,此論自非無稽之談。
詩中沒有繾綣的兒女之情,有的只是崇高的博愛;沒有濃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熾熱的情懷,這與人類對日神東君的崇敬和禮讚的主題是相一致的。
結合祭祀儀式上的樂舞表演情況來看,可以判斷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而各章歌辭之間的聯接承轉,又極其自然,在輪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那高亢宏亮的聲樂正恰如其分地演繹出光明之神的燦爛輝煌。 [8] 

太陽神太陽星君

太陽星君又稱太陽公、太陽神、日神漢族民間信仰和道教尊奉的太陽神 [14]  ,主掌太陽; [9-10]  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 [11]  人們把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定為太陽星君的生日。
太陽為眾陽之宗、紀歲時之準,昔有朱明、大明、陽烏(亦作暘烏)、金烏、金輪等別稱;由於其為恆星之,世人敬稱星球為星君,太陽亦被尊稱為太陽星君。 [12-13] 
人們把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定為太陽星君的生日。在炎帝神農(薑石年)時代即有拜祭太陽星君典禮,到帝時代,以春分朝日,秋分餞日,周制且帥諸侯朝日於郊,嗣後之朝代,均有拜日朝日之禮。朝廷如此,漢族民間也早就衍為時俗,形成拜太陽公之風尚,以感謝四季陽光普照之恩惠。 [14] 

太陽神金烏

相傳日中有三足烏,世因稱太陽為「金烏」。 [27] 
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15]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16] 
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17] 
山海經·海內北經》:“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18]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 [19] 
《洞冥記》:“(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 [20] 
藝文類聚》:“引《黃帝佔書》:“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 [21] 
《論衡·説日篇》:“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 [22] 
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漢 高誘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23]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其僂呼也”。 [24]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王母)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25] 
東觀漢記》:“章帝元和二年,鳳皇三十九、麒麟五十一、白虎二十九、黃龍四、青龍、黃鵠、鸞鳥、神馬、神雀、九尾狐、三足烏”。 [26] 
參考資料
  • 1.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郭璞注:“羲和蓋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歸藏)啓筮》曰:‘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官,以主四時,其後世遂為此國。作日月之象而掌之,沐浴運轉之於甘水中,以效其出入暘谷虞淵也,所謂世不失職耳。”
  • 2.    封禪書第六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8-03-08]
  • 3.    《史記·封禪書》: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雨,休於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於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雲。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 4.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8-03-07]
  • 5.    《漢書·郊祀志》: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雨,休於大樹下。諸儒既黜,不得與封禪,聞始皇遇風雨,即譏之。知 扇訟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畤,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雲。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竟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陰主,祠之罘山;六曰月主,祠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盛山。盛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陽,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北,蓋歲之所始。皆各用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圭、幣雜異焉。
  • 6.    《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774-775頁
  • 7.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註;夏劍欽校點,楚辭章句補註 楚辭集註,嶽麓書社,2013.01,第75頁
  • 8.    《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776-777頁
  • 9.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五八》:太黃煉形咒曰中央 ,  清炁上生,高興靈仙。落回梵洞,變化成真。保固真葩,元始玉身。急急如律令。   右於五壇行持了,都未告符,再詣火池,號流金俳火煉行事。存東方日中精光,五色流霞,光射流火之庭。掏日君訣,咒曰:   太陽帝君,日宮之精。願降真炁,灌注身形。陶魂鑄魄,添精益神。邪不干正,幽不蔽明。形神俱妙,得為真人。身得受度,高奔玉庭。急急如律令。   念畢,存鬥光中有紫炁,大如目童,煥耀在五色之內,入火中。次咒曰:   日魂珠景,照韜綠映。回霞赤童,玄炎標象。   念畢,取日光一道入池,存日光中有童場君,冠飛天冠,衣朱陵丹衣,下降。又存自己左目中有童陽君一人,與上合成一人,而入池內,日光五色炊斕,內外皆明。次告符,叩齒二十四通,咒曰:   陽晶已通,飛華己新。皇芒流溢,蔭注內纏。仰餐玄潤,芳華來臻。宮宅開張,蕩洗囂塵。休映玉光,面發金真。靈飛禹步,上造日門,急急如太陽帝君律令敕。   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內視金光,從肺出散為金輝,火光燦爛相接,照曜十方。
  • 10.    《太上洞神五星諸宿日月混常經》:日者,太陽之精。常以四孟丁巳日,遊於大澤中,衣黃赤衣,乘驄馬,獨行,歌唱自娛樂,馬上有文書囊,如識者以此日澤中訪之,道禮義書不死之術,行大郡好女之家,有遇者,必得仙術耳。
  • 11.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太陽真君,主照臨六合,舒和萬匯,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喜慶,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絳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宜圖形供養,以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 太陽真君,杲杲高邁。萬類仰之,羣動是賴。
  • 12.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日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日為洞陽之宮,自然化生空青翠玉之林,天官採食花實,身生金光,日之精炁比生金鳥,棲其林,朝出賜谷,夕沒崦嵫,一年一周天。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之目,進呈上帝詣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炁,光瑩萬國,日名鬱儀。”
  • 13.    《洞淵集》之七: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日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鬱儀奔日之道。日為洞陽之宮,自然化生空青翠玉之林,天官採食花實,身生金光。日之精 黑,化生金烏。棲其林,朝出暘谷,夕沒崎磁,一年一周天。日宮太陽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祿壽之司,常以三元萬靈天官皆詣日宮,檢校世人罪福 之目,進呈 上帝,謂之陽宮生籍。日魂吐九芒之黑,光瑩萬國。日名鬱儀。
  • 14.    道教神仙裏的日神和月神:太陽帝君、太陰元君和鬥姆元君  .品略網[引用日期2021-04-11]
  • 15.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 16.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 17.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
  • 18.    《山海經·海內北經》:“海內西北陬以東者。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東向立。一曰龜山。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
  • 19.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巔常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烏應之;陽烏鳴,則天下之雞皆鳴。”
  • 20.    《洞冥記》:“武帝暮年,彌好仙術,與東方朔狎暱,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臣能使少者不老。”帝曰:“服何藥耶?”朔曰:“東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之魚。”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烏目,不聽下也,長其食此草。蓋鳥獸食此草,美悶不能動矣。”帝曰:“子何以知乎?”朔曰:“臣小時掘井,陷落地下數十年,無所託寄。有人引臣欲往此草,中隔紅泉,不得渡,其人以一隻屐與臣,臣泛紅泉,得至此草之處,臣採而食之。其國人皆織珠玉為業,邀臣入雲煓之幕,設玄珉雕枕,刻黑玉,銅鏤為日月雲雷之狀,亦曰縷雲枕。又薦蛟毫之白縟,以蛟毫織為縟也。此毫柔而冷,常以夏日舒之,因名柔毫縟。又有水藻之屏,臣舉手拭之,恐水流濕其席,乃其光也。”
  • 21.    《藝文類聚》卷一百·災異部:“引《黃帝佔書》曰: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
  • 22.    《論衡·説日篇》:“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夫日者,天之火也,與地之火無以異也。地火之中無生物,天火之中何故有烏?火中無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爛而死焉,烏安得立?.夫月者,水也水中有生物,非兔、蟾蜍也。 兔與蟾蜍久在水中,無不死者。日月毀於天,螺蚌汨於淵,同氣審矣,所謂兔、蟾蜍者,豈反螺與蚌邪?且問儒者:烏、兔、蟾蜍死乎?生也?如死,久在日月,燋枯腐朽。如生,日蝕時既,月晦常盡,烏、兔、蟾蜍皆何在?夫烏、兔、蟾蜍,日月氣也,若人之腹髒,萬物之心膂也。月尚可察也,人之察日無不眩,不能知日審何氣,通而見其中有物名曰烏乎?審日不能見烏之形,通而能見其足有三乎?此已非實。且聽儒者之言,蟲物非一,日中何為有烏,月中何為有兔、蟾蜍。”
  • 23.    《淮南子·精神訓》:“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背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膚,三月而胎,四月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體以成,五藏乃形,是故肺主目,腎主鼻,膽主口,肝主耳,外為表而內為裏,開閉張歙,各有經紀,故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雲,肺力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蝕無光; 風雨非其時,毀折生災;五星失其行,州國受殃。”
  • 24.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其僂呼也”。
  • 25.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彽徊陰山翔以紆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昇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 26.    《東觀漢記》:“章帝元和二年,鳳皇三十九、麒麟五十一、白虎二十九、黃龍四、青龍、黃鵠、鸞鳥、神馬、神雀、九尾狐、三足烏、赤烏、白兔、白鹿、白鷰、白鵲、甘露、嘉瓜、秬秠、明珠、芝英、華平、朱草、木連理實,日月不絕,載於史官,不可勝紀。”
  • 27.    金烏的解釋|金烏的意思|漢典“金烏”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1-10-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