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簇

鎖定
十二律之一,亦作“大簇”、“泰簇”。為陽律,商音,應一月,可調節肝之疾病。
中文名
太簇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概    念
古樂十二律中第三律

目錄

太簇解讀

古樂分為十二律: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亡射、大呂、夾鍾、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十二律分別對應十二月。太簇亦指農曆正月。太簇是陽律,取萬物動生,簇地而出之意。這時竹管音與太簇聲和,所以《禮記·月令》説:“(孟春之月)律中太簇。”後世遂稱太簇為“正月律”。亦用以指代夏曆正月。

太簇中醫應用

1、十二律的形成
關於十二律的形成,大致有兩種説法。《呂氏春秋·古樂》雲:“黃帝令伶倫作為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另外,《呂氏春秋·音律》記載:“大聖至理之世,天地之氣,合而生風。日至則月鍾其風,以生十二律。……天地之風氣正,則十二律定矣。”儘管這些只是傳説,但它們説明十二律取象於自然界十二月。以上兩種説法雖然不一致,但都可看出十二律通應十二月陰陽變化。
2、十二律呂制度
《史記·律書》雲:“黃鐘長八寸七分一,宮。……應鐘長四寸二分三分二,羽。”又《呂氏春秋·音律》記載:“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黃鐘、大呂、太簇、夷則、姑洗、仲呂、蕤賓為上,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為下。”十二律呂制度由“三分損益法”求得,參考以上文獻用數學説明如下:
黃鐘81
林鐘81×2/3=54(三分損一)
太簇54×4/3=72(三分益一)
南呂72×2/3=48(三分損一)
姑洗48×4/3=64(三分益一)
應鐘64×2/3=42.6667(三分損一)
蕤賓42.6667×4/3=56.8889(三分益一)
大呂56.8889×4/3=75.8519(三分益一)
夷則75.8519×2/3=50.5679(三分損一)
夾鍾50.5679×4/3=67.4239(三分益一)
無射67.4239×2/3=44.9492(三分損一)
仲呂44.9492×4/3=59.9323(三分益一)
以上的順序是陽律與陰呂互相間隔,黃鐘為陽律之始,林鐘為陰律之始。按“三分損益法”,黃鐘之81減去1/3則為林鐘之54,林鐘之54增加1/3則為太簇之72,損益交替就得到十二律各管長。這樣計算出來的大呂、夾鍾、鍾呂三管長度只有以上的一半,音序排列有了空缺(即十二律音高不能在一個八度內),故將它們的長度增加一倍,音高就降低一個八度(當兩個音的頻率比是這樣的關係時,它們發出的聲音非常協調,聽起來就像一個音),這樣音序就排列完整了。
3、十二律與五音
《淮南子·天文訓》:“凡十二律,黃鐘為宮,太簇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徵,南呂為羽。物以三成,音以五立……律之初生也,寫鳳之音,故音以八生。黃鐘為宮,宮者音之君也,故黃鐘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鐘。……上生仲呂。”闡明瞭十二律的定律由來及原則。
4、十二律與十二月的對應關係
《淮南子·天文訓》指出,黃鐘對應子月,即11月,按順序類推,林鐘為丑月,即12月,太簇為寅,即1月,後世遂稱太簇為“正月律”。
5、十二律防治五臟疾病的機理
我國古典音樂的音調變化、高低寬窄、音色清濁、音量強弱、層次疏密、節奏快慢、結構繁簡等無不遵循陰陽變化的規律。音樂治療的原理正是利用不同的音樂類型調節機體的陰陽,同時在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重新建立一種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由於十二律遵循陰陽變化規律,十二律陰陽作用於機體陰陽而創造機體與十二律信息的同步,從而能夠防治通應臟器的疾病。十二律在傳入機體以後,一方面,與機體內有相應的振動頻率和生理節奏的臟器相配合,引起共鳴(或共振)反應,從而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調整體內微振活動,使其恢復到正常狀態,進而臟器協調起來。另一方面,作用於大腦和神經系統,通過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促進人體分泌一些相應的神經遞質、激素、酶等物質,調節相應臟器,維持正常生理節律和心理平衡。另外,通過調節人的情緒,不僅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可調節神經、內分泌等器官和系統,有利於機體生理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通過以上途徑,正常臟器保持正常狀態的能力將增強,病變髒器將從病變狀態轉變為正常狀態。
6、太簇應春,主肝之疾病
春季,由於肝與春氣相通應,因此春季養生,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注意順應春氣的生髮和肝氣的暢達之性,保持情志舒暢,多聽通應肝氣的音樂,寅月多聽反映當月陰陽變化的太簇,卯月聽夾鍾,辰月聽姑洗,夜卧早起,多做户外活動,進食升散之品。春季之氣轉暖而風氣偏勝,人體之肝氣應之而旺,故素體肝氣偏旺、肝陽偏亢或脾胃虛弱之人在春季易發病。用通應肝之陰陽的音樂治療素體肝氣偏旺、肝陽偏亢發病者,寅月用太簇,卯月用夾鍾,辰月用姑洗,使肝與其信息同步,進而肝正常起來,病情好轉。
[1-2] 
參考資料
  • 1.    孟慶遠.《新編中國文史詞典》: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
  • 2.    吳士勳,王東明.《宋元明清百部小説語詞大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