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白頂

鎖定
太白頂為桐柏山主峯,登頂遠眺,北視中原,南閲楚天,萬山俱下,極目千里,海拔1140米,又名凌雲峯、白雲山、胎簪山,大復峯,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與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各佔一半,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隅,離桐柏縣城約15公里;位於隨縣北部萬和鎮境內,距隨縣縣城約75公里,橫跨豫鄂兩省,為千里淮河源頭。
中文名
太白頂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與湖北省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各佔一半 [1-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09:00-17:00
著名景點
大淮井 雲台禪寺
所屬城市
河南省桐柏縣、湖北省隨縣
所屬國家
中國

太白頂太白頂風物

太白頂又名白雲山,印恭法師曾作《白雲山志》詳述太白頂方圓數十里風物。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
印恭法師,號體謙,法號常廣,俗名盛祥麟。1930年出生於湖北隨州解河一塾師門第。少時隨父就讀,天資聰穎。幼承家教,孔孟經史無不熟讀。其母篤佛,日誦《心經》,耳濡目染,已初解佛法四諦之理。耕稼之餘,廣讀佛經,遂堅出家之願。1952年在湖北海會寺依海墨和尚剃度。1957年秋受戒於南京寶華山隆昌寺。為求索禪宗之機鋒妙諦,南渡江西雲居山真如寺,參謁一百一十七歲的當代著名禪師虛雲老和尚,求其開示禪宗要旨。虛老嘉其誠,摩頂教諭,使其深受教益。後又參學到廣東曲江南華寺,時值“反右”運動,遂於1985年返桐柏山,在太白頂四周結茅定居,農作禪修,潛心佛學研究。
1985年,印恭法師開始撰寫《白雲山志》(太白頂方圓數十里),對一範圍的山脈、峯巒、洞巖、溪潭、異石、墓塔、物產、寺廟、歷代高僧等盡力作了詳細的撰述。歷時一年,《白雲山志》於一九八六年十月脱稿,原稿毛筆書寫,字跡秀麗,言簡意賅,圖文並存。雖一丘一壑,亦必躬親實地考查。
太白頂
太白頂(5張)
該志立意雖偏重佛教,不具正規志書的規範。然所記之材料,對地方修志、水利、山地資源考查等,乃有一定參考價值。開創了本山和尚著書立説的首例。該志文意略參古風、雋永清新,述雖不盡詳備,然山川之秀色、風物之概貌已躍然紙上。

太白頂峯巒

凌雲峯:即太白頂正頂,主峯也。一峯矗立,聳入雲端,高出羣峯之上,時有煙嵐籠罩,白雲環繞。登之者,落羣山於足底,縱目千里,俯仰大觀,唯感宇宙之寬,反覺己身之渺。
凌雲峯勝蹟二十二:
松月台:主峯東,旁出一峯,其高峻不及主峯,頂平,土石間錯,有松多株,雜以野花秀草,甚為清幽。每一登臨,令人有依依不捨之狀。
鳳凰台:主峯南半麓,四圍野林擁翠,頂有寶塔,巍然屹立,至為清勝。
張良洞:松月台南崖,洞如觀音合掌。乃西漢軍師,漢留候張子房修真之所。
真如嶺:主峯南脈,即湖北登山之要道。
小淮井:乃真空性禪師所創,水清味甘,眾僧飲用,全賴於此。
淮源井:主峯北半麓,石欄四圍,清泉一泓。
東塔院:主峯東嶺,眾塔星羅,形成塔林。
西塔院:主峯西嶺,其塔藝術美觀,並刻文字詩偈,乃創雲台寺慧照明祖之塔也。
小太白頂:主峯西嶺,野花閒草,怪石古木,置身其間,疑為仙境神島,令人留連不忍去。
浣衣池:主峯頂端,人工砌鑿,陰雨接水,以便滌浣。
千尺崖:張良洞側,碧崖壁立,甚為險要。
上天梯:松月台東,石磴高懸,為數百級,乃通良和尚所建。
談經石:觀音殿後門外,昔了桂禪師於此説法處。
喂虎石:峯頂山門外,乃了桂禪師飼虎處。
老虎洞:主峯西北之險崖中,洞深冥暗,寒氣刺骨,昔有虎兩隻常來寺聽了桂禪師説法,每遇大雪封掩山徑,必出洞自雲台寺至保安寺、桃花洞等處,踏踐山路,以引行人,後同禪師化去。
觀音巖:真如嶺路側巖上有大士足跡。巖下有泉,名甘露,清澈味甘,可供遊客之飲。
石鼓:主峯北半麓,有巨石如鼓狀。
石壺洞:主峯北半麓,怪石如茶壺狀,其縫出泉,可供人飲。
飛玉橋:主峯西半麓,小太白頂水交匯於此,崖險水急,水珠飛揚,噴濺人衣,一石橫跨,可通行人。
翡翠巖:主峯西半麓,峯嵐障日,有崖險濕,生滿莓苔石鏽,碧如翡翠,至為美觀。
乘雲橋:主峯西半麓,每雨後初晴,有云霧湧自谷底,人走橋上,頗似雲生足地,狀如乘雲之奇。
以上皆主峯周圍之名勝。
東旭峯:即圓寶垛,形如寶珠,每於旭日東昇之際,光射峯崖,如火球一團。頂有盤陀石,昔蘭若行者坐此觀心處。
晚霞峯:與東旭交臂,一峯崛起,爭奇聳秀,每當夕陽反照,彩霞一片,至為奇觀。
撐天峯:即香爐垛,與主峯隔澗相望,四面峭壁,直插雲表,飛鳥難度,仰首攀登,魂飛膽悸,實為險絕也。
鸚鵡峯:即社廟以上之崇巒,遠眺如鳥形,古洞、野獸兩澗之水,夾峯而出,水聲潺潺,綠波漫漫,可供尋幽探勝之者,臨流烹泉煮茗,對峯賦詩焉。
雙峯:與鸚鵡隔澗巒對峙,兩峯揹負嵯岈,崇巒絕獻,橫觀成嶺,側看成峯,洵有因地而異,移步換形之勝。
臘柱峯:與東旭峯遙遙相望,上有危石岌岌,下有密林森森,為雲寶寺之屏障。
錦秀峯:即無風垛,位於田王寨西谷,三面峭壁,崢嶸直聳,僅一鳥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縫不足二尺,遊人必側身而進,險隘奇絕,中日戰爭時,富人戴列山,將其黃白細軟,全藏於此,日以支槍看守,當時山中匪盜蜂起,未敢犯此。可謂一夫把關,萬軍莫前。每適大風鼓山,峯頂燈火不動。古老傳説峯有避風寶珠,孤峯岑寂,實為修道良所。深望後賢,樂靜慕道。
飛雲峯:即田王寨西巔。峯高風緊,雲難停泊,每當煙霧至此,總隨驟風飛去。
險岫峯:與飛雲峯並列,巍然爭高,荊棘密佈,峭壁懸崖,俯首下視,頭暈目眩,崖畔有洞,險不可登,峯頂有井曰“龍池”。其水清澈,深通海底,旱時禱雨必應。
蓮花峯:即大淌,自主峯發脈,至此千峯環開,類似青蓮瓣瓣,其間綠草如茵,野花似錦,青松碧沼,周匝彌布。中有平原,可建伽藍,土沃氣温,既能耕種,復可植茶,闢之可供百僧辦道,僧能自耕。
留雲峯:運輸機寶寺左,每於清晨,雲白如棉,盤泊峯頭,時開時合,頃刻萬變,觀之甚樂心目。
月明峯:與留雲高低相望,每於月明之夜,月掛峯頭,輝耀林壑。
玉皇峯:即玉皇頂,峯高且尖,上有伽藍殿宇,下有青松寶塔。
狼牙峯:自田王寨山脈西伸,層巒疊嶂,諸峯參差,狀如狼牙。峯間有處,名陳燈炷,茂林修竹,極為清幽。道心之士,宜於此結茅舍養道。
龍珠峯:與狼牙交臂,二峯高聳對峙,中一小峯如珠,士人呼為二龍吸珠。
寶冠峯:於盛家寨後,一峯聳峙,宛似毗盧佛冠,愈看愈肖。
定慧峯:位老王寨南麓,細草雜花,遍地彌布,昔有月霞高僧習定於此。
挺翠峯:水簾寺之後嶺也,左榜松云溪,右連瀑布,青松葱葱,鳴泉歷歷,野林雜花,瀟湘滿目。每至秋高氣爽之日,登臨其上,清朗之氣撲人眉。印恭詩:召召真堪奇,聳聳依天碧,下兼松雲繞,上帶瀑布飛。

太白頂洞巖

般若洞:東塔園財嶺,高爽明潔,可供隱居,古人於此修般若因名。
道人洞:真如嶺東谷,口狹隘,洞內冥暗險森,乃精魅之穴也。
仙人洞:摩雲垛下,清水寺右,乃真空直性禪師藏修處。
鬼谷子洞:馬鞍橋南崖,偉説戰國王禪,棲此修真,洞長半里,可容千人。昔日軍陷隨州,炮聲震耳,印恭法師曾隨其先父來此洞避亂,正值隆冬酷雪,野居巒民,多飢凍而死,而印恭法師全家無恙。洞有大蝙蝠如傘,每至夜闌人靜,飛出覓食,此亦奇觀也。
風洞:與鬼谷隔嶺對峙,洞口西向,內乾燥,可以養道。一九五八年秋,印恭法師曾棲此學。
朝陰洞:位鬼谷洞西崖,上下絕壁,人莫能至,洞口常現獸跡,虎豹居焉。
秘虎洞:蓮花峯南畔,洞有崩崖疊成,高闊如舍,有泉自石罅緩緩流出,形成小溪。洞頂土石間雜,生以奇花異草,門前平坦,可以墾植,幽居養道,生計無乏。
娘娘洞:留雲峯下,洞口藤蔓掩蔽,其內陰濕不平。
雲霧洞:位於田王寨,險岫峯峭壁間,常有煙霧山嵐封掩洞口,內黑暗,且寒氣逼人,實妖魅之宅,不可居人。
隱真洞:位於鸚鵡峯崖畔,怪石壘集,古木叢生,有巨石屏障洞口,極為秘密,所惜無水,不能幽居藏修。
華嚴洞:位於在盛家寨西北隅,危崖層疊,羊腸可通,甚為幽秘,是了清禪師修華嚴法界觀處,因尊人而名焉。
觀音洞:即破石窿,位於小太陽池,是近代傳虛上人修淨業處。
水簾洞:廣二丈,深丈餘,高朗明潔,形如屋舍,有溪流自洞頂而下,雨則洪濤奔吼,大似銀河倒瀉,響震山谷;晴則飛瀑萬縷,狀如霏玉噴珠,簾幕低垂。澗中古木怪石,含煙帶翠,遊者登之,頓覺塵氛盡滌,俗慮冰消,易生修道之思。
牌房洞:小太白頂北半麓,立石數丈中空,如牌房形,有苦行道者隱修此巖,飢餐木葉,渴飲澗水,然後化去。
大佛洞:即大洞,在凌雲峯後谷,淮源溪上,野柳成蔭,山桃似錦,與毛遂洞險溪對峙,極為清幽,自古高僧與慕道之士,多藏修於此,溪旁有土地可種,不乏生活。
毛遂洞:與大佛洞隔流相望,亦道者藏修之所。
朝陽洞:位於馬家嶺南巔,洞口東向,明爽朝陽,可以居人。
魏仙洞:茶葉園西峯,其洞依峯西澗,花木掩映,藤蔓繚繞,十分幽靜,遊者至之,頓感別有佳趣,動隱居之想。骨有龕灶舊址,看來曾居人焉。
桃花洞:乃普化寺諸洞之總名也。東西巖窿對峙,羣洞森列,深邃虛闊,出自天然,自古皆有僧伽憩此修行聖道。實乃養靜者之福地。其勝蹟搜為十六:
羅漢洞:寺東崖,內分三層,長數丈,高亦倍之,門面溪水,野樹長林,掩映巖前,滴水煙嵐,出自岫頂,盛夏無署,涼爽宜人。遊之者,令人厭塵勞之苦,慕清虛之樂,易生道念。
法華洞:位羅漢洞中層,乃傳應和尚禮妙法蓮華經處。
古佛洞:位羅漢洞上層,慧靜真祖在日曾設然燈古佛像於此。
鑼鼓洞:由羅漢洞左崖,拾級而登,小洞排列,如蜂房然,懸巖百尺。
文殊洞:位於寺後西崖,面對碧澗殿宇,瀟湘滿目,炎夏至此,暑氣全消,其景至為青勝。
桃源庵:即桃園,在寺上首東嶺之畔,野林四布,清泉一泓,至為閒寂,乃昔傳貴禪師於此斂跡修禪處。
滴水巖:亦名玉冰岩,在寺下桃花溪右,有水自巒頂下注,經峭壁分散為滴,清而且洌,冬則變為冰花,白如琉璃,至為美觀。
擁翠巖:與玉冰岩相接,野林蔽天,秀草鋪地,遊客到此,悠然怡懷,令人自生隱居之想。
黃龍潭:桃花溪中,澗水漣漪,清瀾碧秀,澄如皎鏡,悦人心目。
黑龍潭:由黃龍潭下走百步許,深澗峭絕,飛流懸瀑,石崖壁聳,水色青黑,內有洞穴,深難窮底,龍所居也,炎旱時農民至此祈雨輒應。
仙人擺佈:沿桃花溪而下,溪谷盤折,漳石崎嶇,水激成花,白如素布,彎曲奔瀉,似擺佈然。
青龍潭:由仙人擺佈再下,山勢如削,水急似箭,漳底有潭,深不可測,其水碧綠,中藏靈物。山海經雲:“深山大澤,必產龍蛟。”
狼洞:位於青龍潭右嶺崖畔,洞由亂石堆成,彎曲口小,人難入焉。
和尚洞:桃花洞西嶺,榛莽塞道,人跡鮮至,古有高僧於此匿跡習定,後得道證,時人因紀念而名焉。
穿山洞:由石佛寺溯流北上,茂林密佈,一岑如壁,有洞曲折,東西皆口,穀風從洞穿過,涼氣逼人。
西朝陽洞:與穿山洞隔澗相望,碧樹清流,極為幽寂,自古多有修士藏修於此。
此上十六古蹟皆屬桃花洞周圍之名勝也。
龍鳳巖:摩雲垛西畔。乃昔真空禪師與其胞姊藏修之處。其姊結茅巖下,師棲洞中。
月兒巖:位於田王寨東南隅,碧岸萬仞,從谷底直與嶺齊,俯自視之,令人不寒而慄。
鳳尾巖:蓮花峯北崖,層崖千尺,直入雲影,乃昔外道於此捨身處。(亦名捨身巖)
鵓鴿巖:蓮花峯西崖,巖下窩坦,有林有泉,氣温避風,可供清修。
飛花巖:位於玉皇峯北崖,每至春殘,風飄落花飛舞巖前。
晏坐巖:位於鎖云溪上、臘柱峯下,乃昔蘭若行者結茅峯下。

太白頂溪潭

野獸澗龍潭:由雲寶寺順流而下,谷壑險陡,水勢漸大,野獸、古洞諸澗之水,爭匯於此,兩山聳峭,巨石崚嶒,洶湧崩注,碧波盪漾,有龍潛焉。
柳林澗龍潭:由龍潭寺逆流而上,兩岸懸巖聳峭,溪谷盤折,石磴險危,望之令人毛骨悚然。澗底巨石亙谷,綠波瀰漫,石有洞穴,龍所居也,旱天禱而輒應。
雪花澗響水潭:玉皇峯下,水自高崖奔注,懸如白鏈,下有深潭,底有洞穴,潛藏靈物。(據佛經雲,凡瀑布之下,皆有洞穴,或現龍窟,或通海眼,或現洞天,住諸應真。)
四道河龍潭:劉灣下流,兩岸大石盤礴,激流清泉,淙淙流注,內有石穴,龍魚潛焉。
田王寨龍池:險岫峯頂,池底有石罅,深通海眼,每於陰晴,池罅必吐納雲霧,籠罩峯顛。
淮源溪:即老闆溝。源出主峯之北,滃然一泉滾滾向東,與諸澗合會成淮河流域。
湘子溪:源出蓮花峯北。
東、西刺溝:源出主峯凌雲峯北。
梅花溪:源出東旭峯東,悠悠如青龍趣壑,至挺翠峯化為簾珠飛瀑。
松云溪:源出東旭峯北,至水簾寺與梅花溪交匯。
八道河:源出田王寨,飛雲、險岫二峯之間,此皆山北溪流,屬淮河流域。
桃花溪:源出撐天、凌雲二峯之間,然流出谷口,折而西逝,屬長江流域。
訪賢澗:亦名八訪溝,源出凌雲峯南,是漢高祖劉邦訪張良處,水向西南,歸於漢水。(張良歸隱後,漢高祖率文武大臣八人至此造訪)。
佛陀澗:源出凌雲峯西,至新城復與諸澗合流。
柳林澗:即訪訪賢等諸澗之合流,經大龍潭與陀澗交匯。
雪花澗:源出定慧峯, 玉皇峯,形成懸練瀑布。
古洞澗:源出馬鞍橋,歷社廟與野獸等諸澗匯為一流。
鎖雲澗:源出東旭峯南,經雲寶寺與野獸等諸澗匯為一流。
野獸澗:即古洞、鎖雲等諸溪交匯處,入大龍潭,此處古澗碧流,綠樹丹崖,雜花異草,被澗緣壑,遊人至此,可汲泉煮茗,臨流賦詩,清幽之勝,真令人樂而忘歸。此皆長江流域也。

太白頂異石

説法石:在淮源溪,大洞與毛遂洞之間。石縱廣丈餘,高二尺,方平,溪水環,滿生莓苔石鏽,狀如碧玉,奇而且美,乃昔了塵禪師趺坐此石與月霞高僧演法處。
蕎麥石:在山南雪花澗蕎麥石村右,其石三楞,上尖下闊,如蕎麥狀。
馬蹄石:在天心庵下流,盛家寨右谷,馬蹄如碗,深陷石中。
磐陀石:東旭峯頂端,大石圓平,古昔有僧於此趺坐觀心思道因名。
曬穀石:東旭峯左嶺,有石廣博數丈,且平,相傳古有仙人於此曬穀。
猴凳石:懸在田王寨險岫峯北崖之險壁間。
梅蘭石:在蓮華峯北崖,大石方平,梅蘭夾生,登之清香之氣撲之鼻孔。
鷹子石:飛雲峯峭壁上,石自壁崖裂出,似鳥,望之似老鷹爬壁。
戒台石:險岫峯北麓,縱廣二丈,上窄下闊,兩層重疊,宛如比丘台狀。

太白頂山寨

田王寨:橫跨飛雲、險岫二峯之巔,寨牆重疊,雄固峻拔,內有金鑾殿之遺蹟。傳説元、明間,農民義領田王,據此抗暴,寨名安和,建於元,頗有考古價值。其中古蹟甚多,竟為荒榛所沒。土地肥美,若國家於此造林,必能綠化,百世之後,材木不可勝用,僧若於此築庵修道,亦佳所也。實因此山,有樵可採,有泉可汲,有土可耕,有寨防險,可謂世外之桃源矣。
盛家寨:與玉皇峯險澗並峙,厥名仁壽,同治三年為避太平天國戰亂所創,盛氏祖墓在焉。印恭法師孩提時,曾隨家嚴入中掃墓,睹其幽寂,頗感興味,此初與山水相期也。
老王寨:與主峯凌雲臂,其跡更為古老。
天鍋寨:亦名摩雲垛,與撐天峯遙相對峙,是農民為避亂而設。
小寨:凌雲峯之支脈,亦農民為避亂所設。
放馬場:東旭峯南,本從主峯發脈而東,至此山勢環開,水田百畝,乃雲寶寺之寺產,盛氏所施。古傳田王有馬千匹,於此牧馬。

太白頂寶塔

慧照明祖塔:在小太白頂西塔園,其塔雄偉,上刻祖跡詩偈,頗有文學價值。
海雷鐸祖塔:摩雲垛下,清水寺左嶺。
海學參祖塔:虎山朝陽寺門前谷中。
馬喝奈祖塔:虎山朝陽寺西北麓畔。
了明和尚塔:虎山朝陽寺六前谷中,此塔與參祖塔相鄰。
了塵和尚塔:龍潭寺左嶺,柳林澗北塔坡。
了清和尚塔:盛家寨後谷,天心庵左嶺。
崇山寺諸塔:茅庵門前柳林溪畔。
東塔園羣塔:主峯東嶺,眾塔林立,良公塔居中,諸塔圍繞。
通良和尚塔:東塔園中央,極為藝術,乃摹印度塔形而建。
真寶和尚塔:刺溝竹林中。
玉峯寶塔:玉皇峯前嶺畔。
雲寶寺塔:寺右錐子窪。
龍興寺塔:寺左溪畔。
大普同塔:主峯南上半麓,保安寺前鳳凰台頂,是真空禪師所建,另有兩塔,一在台前,一在台左,塔上無文字可察

太白頂太白頂旅遊

太白頂為桐柏山主峯。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
桐柏山山峻谷險,洞多石奇,樹茂林密,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古樹蒼虯,青藤蔓纏,苔蘚遍佈,珍禽異獸為伴,名木奇卉相映,白雲飄逸,山嵐變幻,恍若仙境。特別是百餘公頃的映山紅和白鵑、梅花開時滿眼主動情畫意,極為壯觀。山腰的桃花洞、張良洞、鬼谷子洞更是溶岩薈萃,乳窟絕妙,令人心馳神住。山腳有淮源亭和淮源井,字大如斗的"淮源"碑刻剛勁有力。山右側的水簾洞絕壁數丈,瀑布倒掛,浪花飛濺。緊鄰的水簾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該山以峯、谷、洞、瀑、泉、潭、溪、林、禽、鳥、獸等自然景觀為主,加上雲台寺、水簾寺、桃花寺、淮源等人文景觀,風光旖旎,景色迷人。
太白頂所在的桐柏山,有原始森林1000餘畝,植物2000多種,屬國家珍貴植物有水杉、紅豆杉、鐵杉、香果杉、香棋、連香樹、天竺桂、青檀等;有各種鳥類10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有長尾雉、金雕、天鵝、鴛鴦、鸚鵡等;其它動物40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有金錢豹、大鯢、水獺、青羊等。
太白頂山頂有云台禪寺,終日香煙繚繞,宛如仙境。雲台禪寺建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嘉慶年間享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的盛名,是佛教聖地、禪宗五個流派之一臨濟宗白雲系祖庭。1989年開始重修。雲台禪寺橫跨鄂豫兩省,大雄寶殿在湖北境內,齋堂在河南境內,所謂“湖北上殿,河南吃飯”。山門左右兩側是桐柏山水位最高、水質絕佳、久旱不竭的"大淮井"和"小淮井",石砌六角井台,蹲身垂手可及水面。山南絕壁上有一天然石洞,傳説為漢相張良洞。峯東有千尺崖。寺南為訪賢祠,相傳是漢高祖劉邦訪張良處。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並結合桐柏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等地名為雛形完成了名著《西遊記》。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説史略》中也明確指證"淮河水妖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桐柏山為《西遊記》成書提供了起源,這在國內旅遊文化中也是十分珍貴的。
太白頂為桐柏山主峯,海拔1140米,又名凌雲峯、白雲山、胎簪山,以水分界,湖北省湖北省隨州市隨縣與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各佔一半,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隅,離桐柏縣城約15公里;位於隨縣北部萬和鎮,距隨縣縣城約75公里。以太白頂為中心,在河南和湖北境內,各有一個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桐柏縣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和湖北隨縣太白頂風景名勝區。

太白頂風景名勝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位於太白頂北麓,具體座標是:東經112°47′-113°11′,北緯32°17′-32°29′,景區總面積266平方公里,核心區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縣城3公里,內分淮源、太白頂、桃花洞、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區,各類景觀一百餘處。
南陽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南陽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特色性資源種類繁多,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互相融合,集雄、奇、幽、秀、險、深為一體,融淮源、佛道、盤古、紅色、《西遊記》諸文化為一身,風景名勝資源在全國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和完整性等特徵,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科研考察,保健療養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1982年淮源風景區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河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被批准為河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評為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區,2001年又被批准為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3A級旅遊區,2005年被稱為“盤古”之鄉。2010年國務院發佈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列名其中。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為此成為南陽市唯一一家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字號”風景名勝區,是河南省9家國家級名勝風景區之一。

太白頂淮河源頭

《桐柏縣誌》載:“淮,始於大復,潛流地中,見於陽口”。千里淮河發源於桐柏山脈主峯北麓“小淮井”。淮河又稱淮水,為古“四瀆”之一,是華夏風水河。《爾雅》載:“淮水與澧水同源俱導,東流為淮,西流為澧”,有“江淮同源”之説。主峯北麓山腳下的固廟村西嶺,至桐柏縣大河鎮土門村的新坡嶺一線為江淮分水嶺,東屬淮河流域淮河水系,西為長江流域唐白河水系。
南陽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南陽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淮河源發源於桐柏山北麓,一個大峽谷,大峽谷長8公里,呈“V”狀,谷深80-160米左右。《嶽瀆經》載:“禹治水,三至桐柏山”,禹治水的活動範圍是江、淮、河、濟四條大河,古稱“四瀆”,歷代王朝皇帝祭“瀆”即有淮河。秦漢時即在淮河源頭建淮瀆廟。《禹貢》中記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沂泗,東入東海”。古時的淮河是源於桐柏,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至淮安以東入黃海,淮源在桐柏景別的地方僅靠源河的長度、水量等理由爭不走的,也是無可爭議的。淮河發源於桐柏山主峯太白頂東溝,史記“淮出胎先簪山”。《大明統一志》載:“桐柏山,淮水出其下”。淮河的源頭是由桐柏山58條支流匯成。江河之源的認定,一般要遵循“位高為源,位遠為源”的原則。六盤谷定為淮河正源,其因是有三:一是它在淮河58條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東海最遠的一支;二是秦始皇二十六條便在這裏建立了淮祠。是歷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載:清乾隆皇帝兩次遣官到這裏探源,時布政使江蘭、河南巡撫畢源都是在這裏探得淮水真源的。所以,這裏藴育了悠久面獨特的淮源文化。自固廟溯源而上,河道由寬而窄,沿岸有小橋流水,奇石險壁,茂密竹園,幽深水潭,走過六盤谷,當地把源頭深谷中一處峭壁稱之為“牛槽溝”,直上直下,宛如一矩型牛槽豎立在前方,不可攀越。繞過“牛槽”,河道更加崎嶇,河水左衝右繞從石壁上流過,後又“潛流地中,見於陽口”。我國大江大河源頭都不太好找,交通不便,或耗時過多,唯獨淮源位處中原,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等諸多優越條件,十分有利於人們探覓。

太白頂佛道聖地

雲台禪寺
雲台禪寺座落於桐柏山主峯太白頂之巔,海拔1140米,為豫南名剎。該寺五殿四院,佔地22000平方米,各種殿房39間,大小佛像108尊。清初以前,桐柏山道教興盛,太白頂和桃花洞是桐柏道教的主要道場。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寧遠府西昌縣紫微山宗林寺人和尚臨濟宗教四十一端德朝五台山歸來慕名進山,夜宿桃花洞,以佛法感動道人棄道皈佛。出家修道前曾任陽縣令圓明(公元1737-1819年)在太白頂之巔創建雲台禪寺,時稱“太平寺”,光緒三十二年改名“雲台禪寺”,其餘人創建普化寺,自此形成以雲台禪寺和普化寺為主體的桐柏山佛教禪宗支脈中的臨濟宗白山系。豫鄂兩省諸多縣(市)香客結隊朝頂進香,絡繹不絕,香火頗盛,為全國佛教聖地之一。鼎盛期僧眾多達600餘人,曾有“南普陀,北雲台”之譽。清同治年間,雲台禪寺和尚馬哈奈曾作為主僧奉詔入宮做佛事,佛事後獨受御賜千佛袈裟和金鈎玉環,此物現藏於雲台禪寺做為鎮山之寶。20世紀30年代雲台禪寺法一和法達兩位法師分別在上海安國寺、北京無量寺弘法,兩人分化南北,時有“南法北達”之説。1954年雲台禪寺和尚通性訪問印度,受贈玉佛一尊,1958年印度總理赫魯訪華時,曾提出要專訪雲台禪寺,時為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該寺可謂高僧輩出,影響海內外,而且一寺座跨豫鄂兩省,前殿供道,後殿奉佛,佛道合一,非常獨特。如今殿堂巍峨,聖像莊嚴,門坊軒昂,規模宏大,僧人云集,遊人如織。佛教臨濟宗第四十八代衣缽傳人、白雲山系第十二代高僧印恭大和尚生前曾深有感觸地賦詩讚曰:披霧帶雲登雲台,日暖奇花遍地開。危殿插霄星月近,險峯接天風雨來。雲台禪寺在海拔1140米的山頂上,是佛道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不少人譽之為“中原的布達拉宮”。
水簾禪寺
水簾禪寺位於桐柏縣城西南約6公里山峽中。殿堂後面,緊臨一座百米峭崖,一泓山泉自崖巔傾瀉下來,活像一條水晶掛簾懸在空中,將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後,稱為水簾洞,寺因以為名。水簾寺,佔地面積7300平方米,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歷代碑刻記載,宋元佑三年(1088)、明嘉靖27(1548)、清乾隆八年(1743)均有重修。千百年來,水簾寺時遭兵燹匪患,幾經興衰。1983年,水簾寺先後在傳虛和尚、印恭法師、妙俠法師的主持下,開始大規模的重建修復工作。現已成為南陽市佛教協會、桐柏縣佛教協會會址,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現有玉佛樓、毗廬殿、山門、竹林精舍、華藏圖書館、素餐館和各類房舍共180多間,塔園一處、石拱橋5座、石欄杆300多米、攔河壩一座、護河堤800多立方米,殿內供奉各類佛像128尊,各類法物法器200件,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泰國大小銅佛5尊,大鐘一口重1.2噸,大鼓一面直徑1.3米,寶鼎一幢高3.6米,立各類石碑16通,歷代保存《頻伽藏》一部,香港佛教青年協會贈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乾隆大藏經》一部、《洪武大藏經》一部、經書百餘冊、並捐贈豐田麪包車一部,興建水簾賓館一座。寺內多處寺匾寺名均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中國書協副主席等名家親筆題寫。現任住持妙俠法師是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陽市佛教協會會長、桐柏政協委員。自86年以後,水簾寺對外友好關係日趨發展,往來活動不斷增多,在國內和東南亞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現與美國、伊斯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市有關團體和知名人士建立友好關係。

太白頂英雄桐柏

桐柏山是中共領導開展革命活動較早的地方。桐柏縣是河南省九個革命老根據地(蘇區)縣份之一,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1)1925年到1947年的22年間,在桐柏縣境內先後建立3箇中央級、6個省級、9個地級、12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
(2)劉少奇、李先念、賀龍、王震、彭雪楓、鄭位三、王首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裏工作和戰鬥過。紅三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部隊在此駐防、轉戰,並先後建立20餘支地方革命武裝。
(3)革命活動遺址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行署駐地舊址,豫鄂邊省委舊址,七七工作團舊址,桐柏軍區舊址等。

太白頂桐柏山太白頂

太白頂風景名勝區位於太白頂南麓,以桐柏山主峯太白頂為中心,北至磨雲山寨、南至田王寨,東與河南省淮源風景區相連,總面積75平方公里。景區內溝深崖險、峯巒雄奇,寺特寨古,山壑奇秀聞名遐邇。其中有清水寺、田王寨等二級景點有4個,有塔林、太白紅葉等三四級景區有400餘個.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 南陽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
隨州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湖北省批准為湖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該景區沒有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規劃、建設停滯不前,景區有名無實 ,甚至面臨摘除“省級風景名勝區”稱號的尷尬境地。2007年,湖北省林業局批准同意隨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峯省級森林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3869.7公頃,建設單位為七尖峯林場,是隨州桐柏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12月14日,隨縣成立了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同月28日,湖北省省市領導為風景區揭牌,拉開了風景區建設的序幕。
七尖峯森林公園
2007年,湖北省林業局批准同意隨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峯省級森林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3869.7公頃,建設單位為七尖峯林場。七尖峯,原名七峯山,位於隨州城往北70多公里的萬和鎮境內。長期以來,七尖峯以山俊、林幽、潭清、泉醇、雲奇、瀑秀著稱於鄂豫兩省,是一方未開發的處女地。
七尖峯森林公園集山、水、林、泉、奇、幽、險、特、古於一體,生物多樣性和諧並存。動植物達160多種之多。境內蘭花分佈廣,品種齊全;食用植物珍珠花、蕨菜類,果中精品獼猴桃豐富;藥用四寶金叉、石豆、馬騰草、天麻園內獨有;野生杜鵑、三角楓、五角楓、檀木滿山遍野;珍奇動物獾、雉、豬、兔、狼、蛇、羊等出沒林間。古剎雲禪寺歷史悠久,香火久盛不衰。以雲禪寺為核心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植物繁茂,古樹參天。整個林場景色宜人,人文景觀豐富,開發潛力大。
據《隨州志》記載,七峯聳秀成削如筍,離立雲霄,俗謂之七尖峯。山頂有黑龍潭,山半有云禪寺,西南山下有黃龍潭,歲旱每取水於潭則降雨。上有黃龍寺中銅鐵諸佛天神像,為明僧大林駐錫地。巖景幽秀如祖師頂、靈宮殿、十八盤、卡虎石、猴子石、大仙垛、小仙垛,天然奇異。古松一株高十餘丈,枝幹古拙,低垂半面,俗名為順風旗,數千年物也。
一年之中,七尖峯迷人的色調隨季節而變,春來漫山新綠,欣欣向榮;夏日密佈濃蔭,蒼蒼鬱鬱;金秋楓葉紅遍,盡染層林;寒冬勁松傲雪,素裹玉肌。遇晴天藍天紅日白雲,雨後初霽則雲蒸霞蔚,氣象萬千。
七尖峯與法海
相傳,當年法海法師用雷峯塔鎮了白蛇娘娘以後,如來佛收了法海的禪杖,貶其尋訪寶地建寺化緣,改惡從善。法海帶着小和尚,四處雲遊,來到隨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發現有一片山,直聳雲天。法海法師脱下袈裟一甩,罩住了七座山峯,這就是現在的七尖峯。於是,他們在山腰腹地修了一座廟,取名叫雲禪寺,俗稱雲堂寺。雲堂寺修成後,香火旺盛。
七尖峯與西遊記
據《新野縣誌》記載,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並結合桐柏多處地名為雛形完成了名著《西遊記》。例如,桐柏山太白頂,相傳為太白金星下凡塵之地,與《西遊記》中人物太白金星相對應;隨縣七尖峯雲台禪寺祖師智勤號菩提祖師,與《西遊記》中人物菩提祖師對應。桐柏縣桐柏山淮源風景區內有水簾洞、通天河、跑馬場等地名;隨縣桐柏山七尖峯上有五指峯、和尚石、猴子石、天蓬石、仙人頭、大仙垛、小仙垛、黃龍潭、黑龍潭、牛魔石等地名,均與西遊記中或人物名或地名相關聯。
寶剎古寺
七尖峯雲堂禪寺
七尖峯雲堂禪寺,位於湖北省隨州市一百五十華里,主峯海拔九百九十六點六米,一峯聳立,羣山環抱,分隨北之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登臨峯頂,可北望黃河,南瞰長江;東窮大別、山川田野,交織縱橫,西盡伏牛,羣山岡巒乍起乍伏,蜿蜒盤結逶迤而來,旋斷旋續,勢如游龍。山石千奇百怪,以天然之界,峯下岡巒起伏,山勢巍峨古木參天,濃蔭覆地,山環水抱。雲霧瀰漫峽谷,般橫瑞彩,氤氲氣勢磅礴,風光綺麗實乃藏龍卧虎之地。神奇仙遊之境,僧道辟穀修道之場所。氣候温和,土壤肥沃,水質清潔,實為難得之佛教聖地。唐朝有神僧,號智勤,俗名朱其事,神僧傳尊為菩提祖師。河南省鄧州人,出家在舍利洲大興國寺為僧,貞觀年間弘化佛法,遊化至此,視峯頂懷下,彌勒便便大腹,石窗聚日月之精華,納山川靈秀。宜建伽藍“妙覺寺”,至今一千三百多年,菩提祖師,《神僧傳》有載,唐開元年間維建本寺,厥後遭兵燹擾攘。寺毀於兵火。
明朝宣德年間,真空禪師主持妙覺寺,明成化十八年,有東魯青州府益都縣石佛寺,昭禪師高足大休和尚,徑上伏牛山千峯庵達摩處請疑,猶如蒙遂往四川霧中山過夏打佛七,忽悟心空,方知自性現前。然後,敬禮寶峯石門禪寺,興無盡和尚,雲遊欣覽山水,見隨陽七尖峯白石巖青松異氣,應擴建叢林更名“古剎雲堂禪林”,又名雲堂禪寺。香火漸盛,明朝天啓七年重修。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大規模維建,建築雄偉,氣勢磅礴,有小九華之譽稱,素稱南九華,北七尖峯,傳為美談。僧眾日增,是雲堂寺的鼎盛時期,又以諸多的名勝古蹟,聞名海內,如奇特的白龍池。大雄寶殿檐下自響的木鈴,掃地的銀杏樹,自開的石門,楊樹沖天,須風拽旗,峯巔的彌勒頂。主峯的瞭望台,紅石寨,天保寨,猴子石,耙石巖,黃龍潭,黃龍廟,黑龍潭,天然卧龍佛,石林迎客松,聳入雲霄的佛雲洞,老馬墳,大仙朵,小仙朵,一字排開的七峯拱朝等古蹟,其景物之盛,歷來吸引着墨客騷人,及大量的旅遊雅士絡繹不絕,迷而忘返,被譽為人間福地,洞天佛國之美稱。
民國年間有傑出高僧錫住此山,如:真空、海圓、體光、真廓、海默、大黑法師在此習定三年,民國三十年有印輝主持雲堂寺事務,抗戰時期,中共黨員徐三多、董德豹等人,在此搞地下工作,抗戰時期原隨縣萬和區長周佰勳將區公所設立寺內。解放前夕,因土匪猖獗,強佔本寺,當局派軍剿匪,再次毀於兵火。雲堂禪寺,自貞觀年間菩提祖師朱智勤開山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變演經歷千年滄桑,經每個朝代興頹擴建,屢毀屢建,可惜毀於戰亂,成為現在的原址。適逢文化大革命,寺院文物古蹟被毀壞,是殘牆斷壁。
改革開放以後,在隨州政府支持下,以及僧俗羣眾的共同努力下,一九九七年,主持釋印國,決意重建蘭若,振興釋教。即率僧眾居士辛勤勞作,殿堂巍然面世。蘭若宇廓莊嚴古樸,佛像神態栩栩如生,僧俗墨客騷人,接踵而來,絡繹不絕,寺院越建一新,晨鐘暮鼓,香火旺盛,蒸蒸景象,即成業績。釋印國, 頗深得酬慰,重建工作,用戾浩繁,炎黃子孫,禮越康凱,以啓世人。
雲台禪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嘉慶年間享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的盛名。佛教聖地、禪宗五個流派之一臨濟宗白雲系祖庭。1989年開始重修。橫跨鄂豫兩省,大雄寶殿在湖北境內,齋堂在河南境內,所謂“湖北上殿,河南吃飯”。寺旁古井為淮河發源地第一井。現任住持清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教務部副主任)。
卧龍寺
同治三年(1864年)建,原屬雲台禪寺下院(分院),同屬臨濟宗白雲系。住持妙同法師。
玉皇閣
位於淮河鎮玉皇頂(又名太乙頂),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
清水寺
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有近400年曆史。多年來,由於過度砍伐和火燒,寺院周圍的山林破壞十分嚴重,昔日的青山綠水變成了荒山禿嶺。2007年10月,清水寺與當地村委會達成協議,將清水寺周邊的10000多畝山地承包下來,並開通近七公里的通山公路,為大規模植樹造林作準備。同時,清水寺還做出造林規劃,計劃10年植樹50萬棵,讓周邊荒山重現綠林。寺院已購買樹苗在承包的荒山上種植了松樹2萬多棵,培育樹苗5萬株,覆蓋面積達200畝。清水寺在植樹同時注意護林,利用法會、開展活動等方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當地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號召他們共同護林。
子房廟
據《漢書.張良》載:張良輔佐漢高祖統一天下,積勞成疾,體弱抱病,為求長壽清淨,便隱逸山水。他説:“……(我)今以三寸舌……封萬户侯,位列侯……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道,欲輕舉。於是他雲遊四海,足遍天下。尋至太白頂主峯一天然洞內隱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張良洞。
今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亦有張良廟。
保安禪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傳臨濟宗。
回龍寺
位於韓家灣,建於清朝乾隆初期,損於文革期間,2008年開始重建。
海會寺
位於車店,建於唐朝,文革時期被破壞,1994年重修。住持印奎法師。
朝陽寺
位於新城晁山界口村,1995年重建。住持印凡法師。
雙廟
位於沙河村,損於文革期間,2009年動工重修,定於農曆臘月初八落成。住持斯明法師。
另有鐵佛寺、天橋寺、佛山寺、黃龍寺(七尖峯黃龍潭旁)、龍華寺(2000年重建)、車店十方寺等,有些僅存遺址。
田王寨
田王寨的由來
早在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民族便將南方長江流域與自己文化習俗不同的居民統稱為“蠻”,或稱“荊蠻”。“荊”概述蠻族居住的地域,相當於今湖南湖北地區。春秋戰國時,華夏文明擴展,蠻族越來越侷限於一些固定區域。西漢時期,在洞庭湖西邊的山嶺中,居住着古老的以犬為圖騰的磐瓠蠻,西漢政府在那裏設置武陵郡,故又稱武陵蠻;在今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地區,居住着以白虎為圖騰的廩君蠻,又稱巴蠻或巴郡南郡蠻;在今四川嘉陵江中下游一帶,還有一支被稱為板(木盾)蠻的蠻族。東漢時,各支蠻族都曾發生過反抗東漢政權的鬥爭。
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分裂時期,淮河流域與漢江流域常常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江淮間及漢江流域原有居民常迫於戰爭向南遷移,這些地區出現大量空荒之地,又是南北各政權行政控御較薄弱的地區。於是,原來居住於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江夏郡的各支蠻族藉機向北向東廣為遷徙,佔據上述因戰爭和人口流亡而形成的空荒之地。
在蠻族遷徙過程中,今隨州地區為重要通道,而其西南、西北及北部山地又是蠻族遷居的理想場所,因而也成為蠻族相對集中的地區之一。南朝宋、齊曾在這裏設置過眾多的“左郡”,如北隨安左郡地當今隨州市西北,東新安左郡所轄九縣之一的平林縣在今隨州市東北40公里處,這表明這些地方都是蠻族聚居地。蠻族首領中姓田者較多,清同治《隨州志》卷4稱隨州市東北75公里處有山名蠻薦山,北方85公里處有固城山,“俗稱田王寨”,這也許是蠻族曾居住或活動過的遺蹟。
田王寨的城牆在楚長城的遺址上修建的,城牆高5――7米,寬2尺,有射擊孔、瞭望孔,有城門七個,尤其南門雄偉壯觀,有城樓和甕城組成,南門外有烽火台。寨子不是一次修建成的。
宋末元初,有起義軍在田王寨聚集千人,抗擊元朝的統治者。
清朝道光年間,寨子下面有一大户人家,姓戴名耀棠,戴家世代勤苦持家,經營有方,至清道光年間,田產、商家遍佈鄂、豫兩省,積累了較多財富。戴家為看家護院,組建了武裝力量屯兵訓練。清朝晚期,社會動盪不安,一年微服出巡的道光皇帝,經桐柏山在河南通往湖北的路上遭圍困不得出行,戴家動用強大的家兵護送皇帝過境,深得皇帝感激和信賴。其後,連年大旱,國庫糧食難以賙濟百姓,朝廷向戴家借糧幫災民度荒,戴家一面向朝廷提供大量糧食,一面開倉放糧,無償為饑民提供食物。道光皇帝為獎勵戴家義舉,賜戴家主事戴曜堂頂戴花翎,封千歲都司,準建和“官亭”一座,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碑於道旁;賜高1米,長1.8米“都閫府”匾額一方於立戴家倉屋堂上。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裏特許戴家屯寨養兵用於自衞。此時戴家聲望與日中天。遂在桐柏山海拔1010米的固城山沿險要地圍牆成城,並在主峯建設“銀鑾殿”(現存遺址)。“宮殿”和兵營在明末田王寨原址上增擴加固,取名安合寨,現有石碑記載,當地人仍然沿用了田王寨這個名稱(見《隨州志》)。
1913年4月中旬,白朗率領起義軍佔領田王寨,在隨州、唐縣(唐河縣)打了幾個勝仗,很快發展幾千人,白朗的活動,得到孫中山、黃興重視和支持,先後派革命黨人參加白朗的起義軍,幫助籌劃策略,後轉戰其它地方(見《寶豐縣志》)。
近代有土匪、荒民、和尚居,到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基本無人長期居住,只有放牧的、挖藥的和部分遊客及驢子光顧,寨內現在只留下古寨牆和部分房子的殘垣斷壁。
田王寨地理及周圍景色
田王寨位於河南省、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脈的固城山上。屬大別山脈的支脈,淮陽山脈西段。是桐柏山脈的第三高峯,山勢險峻,奇峯橫出。寨內九個山頭,寨牆起伏,宛若長城。寨內面積約1.5平方公里。
主峯建有“金鑾殿”(現存遺址),有高水位泉池,名曰飲馬池,用之不竭;東邊懸崖千仞,有一孔如月,名曰月兒巖;東北有擂鼓台,巨石斜立,探身寨外;西有鷹子咀,如巨鷹凌空展翅;寨西北的飛雲峯高1018米,是寨內最高峯,峯頂有龍池,一年四季不幹涸,半山腰有洞,無人敢探。寨內有一小溪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溪的下面是深潭,聽老鄉講,潭裏有娃娃魚。
寨子西北20公里是桐柏山主峯太白頂、東北8公里是水簾洞景區,北面4公里是放馬場,是田王過去養馬的地方。
田王寨西谷的無風垛,三面峭壁,崢嶸直聳,僅一鳥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縫不足二尺,遊人必側身而進,險隘奇絕,中日戰爭時,富人戴列山,將其黃白細軟,全藏於此,日以支槍看守,當時山中匪盜蜂起,未敢犯此。可謂一夫把關,萬軍莫前。每適大風鼓山,峯頂燈火不動。古老傳説峯有避風寶珠,孤峯岑寂,實為修道良所(見《白雲山志》)。寨的東面有民間傳説的春秋時期寶物隨侯珠(舊《辭海》“隨和”條目註釋:“隨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寶也,故隨和並稱。”)遺失的山澗。
田王寨的現在及未來
由於歷史原因,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寨子仍然保存完好,只有放牧的村民和採藥人偶爾來光顧。在現在這個市場化經濟的年代,田王寨還沒有被開發。寨子下面村民仍然過比較悠閒的田園生活,農忙種莊稼,農閒打獵和種植木耳和香菇等經濟作物。
義陽大鼓與古戲台
位於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的萬和鎮,隸屬於古“義陽”地區,是“義陽大鼓”的發源地。萬和鎮解河是集市中最熱鬧的中心有建於乾隆年間的古戲樓。戲樓建造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文化大革命中遭損毀,文革後曾經修補過一次。據當地老人回憶,戲樓一直是當地方圓幾十裏地居民趕集看戲的地方,每到重大節日,或臘月正月間,河南、棗陽等地的戲班子都到這裏演出。現已殘破不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