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田道灌

鎖定
太田道灌(1432年-1486年8月25日)是室町時代後期的武將。幼名鶴千代,永享四年〈1432年〉生於相模國境內,父親為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備中守資清,母親則為長尾景仲的女兒。九歲時到鎌倉建長寺習文,十一歲時已精通詩書。十五歲元服,拜領上杉持朝的名諱,改名源六郎持資。太田氏是攝津源氏的後代。武藏守護代扇谷上杉家家宰。本名資長。扇谷上杉家家宰太田資清(道真)的兒子,繼任家宰之職後在平定享德之亂長尾景春之亂中活躍。作為江户城的築城武將十分有名。 [1] 
中文名
太田道灌
外文名
おおた どうかん
別    名
源六郎持資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432年
逝世日期
1486年8月25日
職    業
武將
主要成就
平定享德之亂長尾景春之亂
修築江户城
戒    名
香月院殿春苑靜勝道灌大居士
官    位
正五位下備中守

太田道灌人物生平

太田道灌家族起源

室町幕府草創時期,足利尊氏任命其子足利五郎基氏為關東管領,上杉憲顯為執事,統治關東十州,此舉為後來關東的動亂埋下了禍根。基氏後人呆在天高皇帝遠的關東,久而萌生異志,自稱公方,稱執事上杉家為關東管領,到曾孫足利持氏時,更與新任將軍足利義教爭位而舉兵反抗,是為“永享之亂”。然而,當時的關東管領上杉憲實實力已經隱隱然凌駕主家之上,他投靠幕府一方,致使持氏於永享十年(1438)敗死。
未幾,憲實因病出家隱居,持氏餘黨不肯死心,永享十二年,這些人得結城氏朝之助,擁持氏遺兒安王丸、春王丸再起。但在第二年的四月,上杉憲實之弟清方就攻破了結城城,持氏兩子被送往京都,行至美濃而遭殺戮,命令出於足利義教。
上杉家沒有對持氏一族斬草除根,反而迎回持氏幼子萬壽王丸,再建鎌倉公方。這個萬壽王丸,也就是成年後的足利成氏,意圖恢復永享之亂以來沒落的舊武士階層權力,故而重攀父親一代的交情,蓄意接近結城、宇都宮、小山等北關東豪族。於是,成氏與關東管領上杉憲忠日趨疏遠。
太田氏源於清和源氏,世居丹波國太田鄉,故以太田為苗字。太田鄉附近有一上杉莊,為上杉氏領地,上杉賴重之女嫁與足利貞氏,兩人之子即為室町幕府開創者的足利尊氏,在南北朝的戰亂中,上杉氏輔助足利家累立功勳,因而飛黃騰達,被任為上野、武藏、上總、伊豆、越後之守護,世襲關東執事一職。太田資國跟隨上杉氏移住關東相模國愛甲郡,之後上杉家分支成山內、犬懸、宅間、扇谷四家,太田氏則為扇谷上杉的家臣。宅間上杉很早就斷嗣,山內跟犬懸兩系交替擔任關東執事,稱為“兩上杉”,而扇谷則為勢力弱小的末流。應永二十三年(1416)發生了上杉禪秀之亂,犬懸上杉勢力大衰,扇谷則由於資清、道灌父子的努力,勢力大振,此後即由山內、扇谷並稱兩上杉。

太田道灌早年經歷

《信長之野望13》太田道灌 《信長之野望13》太田道灌
太田道灌生於永享四年(西元1432),其父資清為先述資國算起的第四代,為扇谷家家宰,道灌幼名鶴千代,元服後名資長(又名持資),道灌則是出家後的法號。幼時被送入建長寺接受教育,廣閲各種典籍,此時就已顯出才氣煥,為日後的武略奠定基礎。

太田道灌江户築城

康正元年(1455),太田資清引退出家,法號道真,有材料説是因為道灌與父親有所爭執所致,總之,由二十四歲的道灌繼任家督及扇谷上杉家宰的位置。享德之亂後扇谷上杉家與山內上杉家對立之際,太田道灌開始築河越城巖槻城。1457年,山內跟扇谷聯手對抗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的勢力時,扇谷家當主上杉定正(1443—93.10.5)命令道灌於河越、巖槻兩城外另建一新城(也有資料説三座城是同時修建的)。他選擇的就是江户這個地方,此地在十二世紀曾是江户氏的居館,扼守交通要衝,有荒川的天然防禦,並享江户灣及荒川的水運,攻守俱宜。江户城為一平城,由子城、中城、外城三個獨立的曲輪所構成,外設三重深堀及土壘,城中設有二十個櫓、五個石門,城內有一棟建築物名為“靜勝軒”,取自兵書《尉繚子》中“兵以靜勝”之句。
太田道灌修築的江户城 太田道灌修築的江户城
除了築城外,道灌也是傑出的軍事家,他設立弓場,每朝召集幕下的武士數百人施行乘馬射、立射、坐射之訓練,若有怠忽未出席,則處以三百文的罰金,用來當練習完後大家的茶錢,每月並有三、四回舉行所有士卒的練兵及校閲。道灌還有計劃地訓練僱用來的農民成為有組織的弓足輕、槍足輕,配合具有機動力跟打擊力的騎馬隊,這種足輕訓練法及戰法,讓他的軍隊成為威震關東的強大軍團。當然,由於勢力使然,道灌不可能象後世的大諸侯那樣實行農兵分離,但這種新式的專業化足輕戰術,思想上確實是和後來的軍隊職業化一脈相承,打破舊式一騎討的傳統,開啓新時代的組織戰方法。稍後京都發生了應仁、文明之亂,足輕也相當的活躍,其餘的武將是在這時才逐漸認識到這種轉變是全國性的新潮流,道灌的戰術思想毫無疑問是走在時代的尖端的。
道灌除了是一名領導時代潮流的武將外,還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素養,喜好禪、學問,居城江户常有各地來的連歌師、禪僧、流浪公卿駐足往來,即可吸收各地的文化、加強自身修養,也可趁機收集情報、刺探諸國動靜。另外道灌還很擅長和歌的寫作,是集外三十六歌仙之一,曾在攻打小機城及隨主君上杉定正出兵房總時製作和歌 ,並用和歌來鼓舞士氣。在太田道灌的活躍下,扇谷上杉家開始擴大勢力。
文明八年(1476)此年駿河守護今川氏發生內紛,今川義忠死於國人一揆手中,今川一門的小鹿範滿欲排除義忠幼子龍王丸(氏親)自立為國主,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派家臣上杉政憲、扇谷上杉定正則遣太田道灌領兵,支持小鹿範滿,而龍丸王一方則委派其母之弟伊勢新九郎長氏(後來的北條早雲)出面議和。

太田道灌景春之亂

長尾景春之父景信為山內上杉之家宰,當主上杉顯定在景信死後指定景春之弟忠景繼任家宰,這大概是因為害怕景春勢力太大會影響到主家的緣故吧。不過景春的行為與道灌不同,他欣然接受下克上的潮流,聯合古河公方成氏並糾集上野、武藏、相模等地豪族掀起叛變,兩上杉的當主一齊逃往上野那波莊避難。
文明八年十月,道灌趕回江户,馬上派遣使者前往主君上杉定正處,請他率兵回到武藏,以安定相模、武藏地方豪族的心,但定正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因懼怕始終不敢走出上野。道灌只好開始獨力攻打景春派的各個據點。文明九年五月的“用土原之戰”,景春跟道灌直接對決,道灌的足輕戰法雖然大勝,但景春方有有力豪族及古河公方的支持,無法完全根除他的勢力,相反道灌的味方是膽小怕事的主君定正和不斷扯後腿的山內家。文明十一年,道灌寫了一份書狀,就是所謂的太田道灌狀,內述道灌自己跟協助他平亂的武將,如吉良成高、大森氏賴等,所立下的戰功,送往山內上杉顯定處,盼望給予獎賞,以拉攏有力豪族,但卻被無情的拒絕,這事為開端,兩人逐漸交惡。在文明九年到十二年之間,道灌辛苦地逐一掃平相模、武藏、下總各地的敵對豪族,一直到十二年六月景春方的日野城陷落,這場動亂才算告一段落。足利成氏代表景春向幕府提出和議,經上杉顯定之父房定(越後守護)及細川政元的斡旋,於文明十四年達成確認割據現狀的和議。

太田道灌道灌之死

在平定景春之亂後,本人享受了五年多難得的悠閒平靜,在江户城中參禪及勤勉於學問。
太田道灌 太田道灌
文明十八年(1486)七月,道灌被主君上杉定正召至相模的糟谷館,於入浴中遭到暗殺,享年五十五歲。
據道灌玄孫太田資武的書狀,他被殺死時曾大叫一句“當方滅亡”,這句話不久成真了。道灌死後,道灌之子太田資康跟受道灌恩顧的豪族轉投顯定麾下。有一種説法,認為道灌之死是出於山內上杉顯定的陰謀,自景春之亂平息後,道灌在家中的聲望及跟實力已無人能及,定正一直有些不放心,顯定放出道灌謀反的謠言,定正因害怕道灌真的有下克上的意圖而殺他。對於山內顯定來説,有力豪族跟道灌關係良好,間接地加強了扇谷上杉的勢力,對山內家不利,更何況顯定和道灌私交一直甚惡,故有此計。

太田道灌漢詩作品

(一)
村女應門未發辭,獵歸逢雨乞蓑時。
有華無實君看取,捧出棣棠黃一枝。
(二)
才兼文武有斯公,一激終能學國風。
斥候他年便潮落,水禽聲在遠洋中。

太田道灌後代

道灌死後,養子資家在武藏國比企郡三保谷建起養竹院憑弔道灌,由同族的叔悦禪懌主持。
長享元年(1487),山內、扇谷兩上杉氏終於翻臉,稱為長享大亂。道灌的兒子資康痛於父親遇害,背離扇谷,投向顯定陣營。
延德三年(1491),伊勢新九郎(即後來北條早雲)乘堀越公方家內亂,殺死足利政知的兒子茶茶丸,開始了小田原北條氏的崛起。
延德四年(1492)二月二日,太田資清入道道真病死於相模。
明應三年(1494),定正在武藏國高見原陣中病死,養子上杉朝良繼承家督。
永正二年(1505),兩上杉氏又達成和睦,資康復歸扇谷上杉家。
永正十年(1513),太田資康助姻親家三浦道寸與北條早雲交戰,不幸在相模國三浦郡戰死。以後,朝良授扇谷上杉氏家督之位於侄子朝興,資康的兒子資高繼續臣事上杉朝興。
大永四年(1522),北條氏綱進攻上杉朝興的江户城,彼時太田資高守江户巖淵砦,做了氏綱的內應,朝興逃往河越城。此後扇谷上杉家與北條交戰,資高又被朝興趕出了江户。後投靠小田原北條氏,直到永祿二年(1559),《小田原眾所領役帳》記錄的北條家臣中仍有資高的兒子太田康資、太田大膳亮等人。
永祿六年(1563),康資之弟資行謀反的計劃為北條家所知,遂逃向巖槻城。
永祿七年(1564),太田康資也被懷疑暗中與太田資正勾結,同樣逃往巖槻,又投奔了安房國裏見義弘。未幾,北條氏康在國府台之戰中擊破裏見義弘、太田資正資正的祖父資家,是道灌的侄子,作為養子繼承了道灌養子太田資忠一系,當時是巖槻城主軍。
戰敗後,資正與次子梶原政景前往安房,資正嫡子氏資與岳父北條氏康相勾結,拒絕父親歸城。資正和政景後來轉投常陸。
永祿十年(1567),太田氏資在上總國三船台戰死,死後領地為玉繩城主北條氏系所奪。
永祿十三年左右,北條氏政給兒子氏房取名太田十郎,聘定氏資的女兒為妻,名正言順地將太田領地納為己有。——氏房是北條氏政第三子,而氏政長子氏直生於永祿五年(1562),所以氏房是年最多六七歲。太田氏房真正開始治理巖槻領地,是在天正八年(1580)左右,十年後,豐臣秀吉征伐小田原,巖槻城被攻落。小田原城破後,氏房請以己身代兄長氏直一死,但結局是北條氏政兄弟切腹,他和氏直前往高野山。末後,秀吉發動侵朝戰爭,太田氏房隨從出征九州,死在陣中。
太田道灌的直系後代太田康資,天正九年(1581)死於上總國小田喜,兒子重正棲居安房,後來去常陸投奔了太田資正

太田道灌人物軼事

道灌年輕時有一次外出遊獵,半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於是便來到了一户農家請求借一件蓑衣。那時出來了一個少女,但是沒有給他蓑衣,而是遞給了他一朵山吹花。道灌覺得這個少女很莫名其妙,很不愉快地離開了。
接着,太田把這個事情講給了家臣們聽。其中有一人很博學,他道出了其中的隱義:在《後拾遺和歌集》中有一首和歌寫道:七層八重的花繁盛地開放了,可悲的是山吹的籽實一顆也沒有(原文:七重八重花は咲けども山吹の実の(みの)一つだになきぞ悲しき)。其中,籽實(実の、mino)的讀音與蓑衣(mino)的相同。那位少女其實是在委婉地表示:家裏貧窮得連一件蓑衣也沒有。
道灌感到非常驚訝,也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恥,此後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提高了自己在歌道上的造詣。後來的道灌文武雙全,死後留下了五大卷的《太田道灌文選》。

太田道灌家族系譜

賴政━仲綱━廣綱━隆綱━國綱━資國━資治━資兼━資房━資清┳資長·道灌━┓
┣資忠━┓ ┃
┣資俊 ┃ ┃
┗秀巖 ┃ ┃
┃ ┃
┏━━━━━━━━━━━━━━━━━━━━━━━━━━━━━━━━┛ ┃
┃ ┃
┗資家━資賴━┳資源━━ 女  ┃
┣資正━┳氏資━━氏房 ┃
┗ 女  ┣政景 ┃
┣ 女  ┃
┣ 女  ┃
┣資忠━┳資勝 ┃
┣資武 ┗資政 ┃
┗景資 ┃
┏━━━━━━━━━━━━━━━━━━━━━━━━━━━━━━━━━━━┛
┗資康━┳資時
┣資高━┳景資
┣資貞 ┣ 女
┗ 女  ┣康資━┳駒千代
┗資行 ┣重正
┣ 女
┗ 女

太田道灌後世

太田道灌資康系

太田資康
1471-1513
資康年方十歲,就在父親道灌所建的江户平河天滿宮前元服了。道灌死後隔年,資康為他做了一週年忌法事(《梅花無盡藏》),然後離開江户城,入甲斐國,長享二年(1488)在武藏國須賀谷原投靠了上杉顯定軍。繼承了上代文武並長的傳統,曾與薩摩國人萬里集九在平澤寺鎮守白山社舉行連歌會。永正二年(1505),上杉顯定、定正和解,資康移居江户城,娶三浦義同(道寸)的女兒為妻。永正十年,北條早雲與道寸交戰,資康出援道寸,在相模國三浦郡戰死。
墓地在橫須賀市金谷的大明寺。
太田資時
?-1546
河越夜戰後,上杉家沒落。資康的長子資時,此時才投向北條氏康
永祿二年(1559)的《小田原眾所領役帳》中,江户眾上原、細谷兩氏記有“太田美濃入道御味方參候”。這位美濃入道就是資時。
太田資高
?-1547
資高同樣是資康的兒子,早年從屬江户城的上杉朝興,負責守備武藏國巖淵砦,卻在大永四年(1524)做了北條氏綱的內應,使朝興城破逃往河越。而後,資高父子與北條一方的遠山、富永兩氏入鎮江户城,住香月亭。同年,氏綱命資高給予江户本住坊寺領安堵(不變)及寺內不入權。資高葬在江户平河地方的法恩寺,此寺是他紀念父親資康所建。曾取號萬好齋。
太田資貞
生年、沒年不詳
天文八年(1539),氏綱給太田源次三郎定下知行分與同心眾所領的陣夫錢(《法恩寺文書》)。源次三郎就是資高的弟弟資貞。
太田康資
1516-1566
太田道灌的曾孫。初為武藏江户城主上杉朝興家臣,與父親資高一同做了北條氏綱的內應,使之佔領江户城。永祿六年(1563)時,《小田原眾所領役帳》記錄康資為江户眾筆頭(首領)。康資後來結連太田資正裏見義弘,謀事不遂,叛逃裏見家,又與北條氏康戰於下總國國府台,敗北。
太田駒千代
?-1564
康資的長子駒千代,於永祿七年(1564)在伊豆國熱海的醫王寺門前自殺,葬在此寺(《海市史》)。這一年,他的父親康資背叛北條氏康,逃依安房國裏見義弘,並在下總國國府台與氏康軍交戰。駒千代可能是作為人質被迫自殺的。
太田重正
1561-1610
重正是駒千代的弟弟,父親康資帶他逃往安房國時,他僅有兩歲多。早年用名資綱,父親康資死後,他投奔常陸佐竹義重麾下的太田資正,後來拜領義重一字,改名重正。小田原征伐結束後,重正因名門子弟的身份而蒙家康召,其妹阿勝(梶姬)嫁給家康做了側室。
重正次子資宗得封下總山川一萬五千石,累進三河西尾三萬五千石、遠江濱松三萬五千石、大坂城代(領地在攝津、和泉、河內)五萬石、駿河田中五萬石,到資宗曾孫資晴時被貶陸奧棚倉,然後歷上野館林,在資俊一代最終成為遠江掛川五萬石的大名。

太田道灌資忠系

太田資忠
?-1478
太田資忠,一説為道灌之弟,又一説為道灌的侄子。史料上初見他的名字,是在文明三年(1471),攻上野國館林、舞木城而舉戰功,得到了將軍足利義政所授的御內書。與下總國千葉孝胤交戰,戰死。
太田資家
?-1522
《太田資武書狀》記載,道灌收侄子資忠為養子,資忠戰死後,又收另一個侄子資家做了養子。為此,資家繼承的是資忠的家名。資家在武藏國比企郡三保谷鄉道灌陣跡處創立了養竹院,招同族的叔悦禪懌為養竹院開山之祖。他的供養塔(寶篋印塔)也設在此處。龍派禪珠《寒松稿》有記,資家夫人號“天章如佑大姊”。
太田資賴
?-1541
上杉家文書中收有資賴的書狀,自稱為知樂齋道可。資賴在巖槻城下築知樂庵,以叔悦的弟子奇文禪才(圓覺寺一百五十四世)為開山之祖。資賴逝世的年份有各種説法,據永祿二年(1559)四月二十日奇文為資賴做了十七週年佛事來算,則當在天文十年(1541)。
太田資正
1522-1591
歷官美濃守、民部大輔,晩號三樂齋道譽。扇谷上杉家重臣太田資賴的兒子,武藏國巖槻城主。交通上杉謙信,先後與北條氏康武田信玄交戰。永祿七年(1564)國府台之戰戰敗後,長子氏資內通北條家,背叛了父親。資正失城後,先與次子梶原政景寄身成田氏長處,後來到下野投托宇都宮國綱,最後,為佐竹義重召往常陸國新治郡片野,成為義重的客將,梶原政景做了柿岡城主。天正十九年九月,資正死去。據説他是第一個在戰爭中使用軍用犬的武士。
太田氏資
1543-1567
武藏國巖槻城主太田資正長子。本名資高,娶北條氏康女,後來得賜“氏”字。永祿七年(1564)二十一歲時,與北條家共謀,把父親資正、弟弟政景追放,自任城主。永祿十年(1567)北條氏政裏見義弘交戰,他任北條一方的殿後,奮戰而死。年紀甚輕,沒有留下子嗣。
1544~1623
太田資正次子,官稱美濃守。父親資正在國府台大敗於北條氏康後,政景隨他被兄長資高(氏資)追放。此後投奔佐竹義重,擔任常陸國柿岡城主。天正十八年正月,小田氏治試圖奪回小田城時,政景在近城的桶口表處激戰,頗見勇毅。關原戰後,佐竹氏轉封出羽秋田,政景因而離開,做了越前結城秀康的家臣,以七十高齡堅持參加了大阪之陣。
太田資武
生年、沒年不詳
太田資正入住常陸國片野城後,娶前城主八代將監的女兒(這位夫人先前曾嫁上曾源三郎),育有資武、景資兩個兒子。因此,太田家督之位,不是交給梶原政景,而是傳給了太田安房守資武。天正十九年九月資正死去時,時為家督的資武正在奧州參與討伐九户一揆。此後,家康次子豐臣秀康繼承下總國結城晴朝家業,資武做了他的家臣。
太田氏房
生年、沒年不詳
武藏國巖槻城主。北條氏政的第三子。娶太田氏資的女兒“小少將”(奇怪的名字),在氏資死後數年成為他的養子。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征伐之際,他在北條家本城小田原城參與籠城,巖槻城由家臣守備,不久陷落。小田原城破後,氏房為兄長氏直乞命,隱居高野山。文祿二年(1593)秀吉第二次侵朝,太田氏房同到肥前唐津,在當地死去。
太田道灌塑像 太田道灌塑像
太田道灌,幼名鶴千代,永享四年(1432)生於相模,元服後名為 源六郎持資,道灌則是出家後的法號。他幼時在鎌倉建長寺學習,博覽羣書,此後又勤修築城術和兵法,熟讀“武經七書”。年輕的道灌不僅智慧過人,而且多才多藝,二十四歲便繼任太田氏家督及扇谷上杉氏家宰。河越(位於今東京市附近,因當地產山芋而出名)、巖槻裏兩城便是精通築城術的道灌所修,是當時關東地區著名的堅城。他還在江户地方修築了江户城(今東京市),此城由子城、中城、外城三部分構成,城中佈置二十座櫓(櫓:用以偵察、防禦的高台)和五座石門,外圍還有三道土壘及深塹。根據《尉繚子》中“兵以靜勝”一句將城內的一座建築命名為“靜勝軒”。江户城扼守交通要衝,江户灣和荒川既可作為水運通道,又是天然屏障,攻守兼備。道灌大力開發城下町,為江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此,道灌便成為舉世聞名的築城專家。他不但熟諳兵法,更是“足輕戰法”的創始者。“足輕”是應仁之亂後興起的步兵兵種,戰亂中,百姓生活艱難,有的參加一揆,有的則淪為草寇。道灌將他們收編,稍加訓練,使之成為可用之兵。他們平時耕種,遇有戰事則隨領主出征,雖缺乏足夠的訓練和軍事知識,只是一班烏合之眾,但在人口缺乏的戰亂年代,這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因此這種戰法得到戰國大名地紛紛效仿。
這次,道灌從駿河撤軍的真正目的是回去平定長尾景春的叛亂。山內上杉氏家宰、景春之父長尾景信死後,當主上杉顯定指定景春之弟長尾忠景出任家宰。勢力強大的景春極為不滿,聯合古河公方 足利成氏 及上野、武藏、相模等國豪強發動叛亂。翌年(1477)正月,支持景春的聯軍大破顯定於武藏的五十子,不但顯定遭到驅逐,就連扇谷上杉氏當主上杉定正也未能倖免,兩個家督一起被趕到上野的那波莊。
同年十月,道灌領兵趕回江户,並致書請 定正 回武藏,以安撫相模、武藏的豪族,但定正心存恐懼,始終龜縮在上野不敢出頭。道灌無奈,只得獨自率軍展開反擊。翌年五月,他採用足輕戰法大破景春。得到古河公方及各地豪強支持的景春仍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而道灌的境遇卻大相徑庭。文明十一年(1479),在給主公的奏摺中,道灌請求定正賞賜有功將士,卻遭到斷然拒絕。雖然主公無道,道灌卻忠心不二。他力挽狂瀾,在將相模、武藏等地的敵對勢力逐一消滅後,於翌年六月攻陷日野城。文明十四年(1482),在顯定之父、越後守護上杉房定和細川政元的斡旋下,足利成氏 代表景春提出議和,雙方最終達成和睦。
平定景春之亂後,道灌在家中的威信迅速攀升,勢力也更加強大。此後五年,他都在江户城參禪拜佛,研習學問。當時正值“下克上”風行,各地豪強都想趁機取代主家,以道灌之勢完全可以代替懦弱無能的定正而獨霸一方,但他恪守君臣之道,始終以臣子之心對待主公。文明十六年(1486),道灌被定正召至相模的糟谷,在拜見主公時被埋伏在一旁的扇谷上杉氏家臣 曾我兵庫 等人刺殺,享年五十五歲。有人説由於道灌權勢過大,定正對其一直心存芥蒂,顯定趁機散佈謠言,稱道灌有謀反之意,致使定正將他暗殺。總之,功以懋賞,震主則危,缺少野心的道灌最終也不會逃過被殺的命運。由於家督的無能,失去道灌的扇谷上杉氏迅速衰落。相反的,沒有扇谷方面的扯肘,山內上杉氏的實力從叛亂中恢復過來,勢力從上野擴展到武藏。定正不得已與夙敵景春和古河公方聯盟,與顯定對峙。不久,顯定便與古河公方達成和議,將定正完全孤立起來。道灌在臨死時曾大喊一句:“當方滅亡”,意指主家將會滅亡,不料竟一語成偈,在此後的河越夜襲中,當主上杉朝定戰死而使扇谷上杉氏滅亡,
參考資料
  • 1.    河合秀郎.『太田道灌合戦録』.日本:學習研究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