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鱗毛蕨

鎖定
太平鱗毛蕨(Dryopteris pacifica (Nakai) Tagawa)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的一種植物,植株高約60-80釐米。根狀莖橫卧或斜升,頂端密被黑色披針形鱗片。葉柄禾稈色,密被與根狀莖頂端相同的黑色披針形鱗片;葉片五角狀卵形。孢子囊羣着生小羽片或末回裂片的中脈與邊緣之間,略靠近邊緣着生;中羣蓋圓腎形,棕色,邊緣齧蝕狀。染色體n=123。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中文名
太平鱗毛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pacifica (Nakai) Tagawa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3]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太平鱗毛蕨
命名來源
Col. Illustr. Jap. Pterid.1959

太平鱗毛蕨形態特徵

太平鱗毛蕨線稿圖 太平鱗毛蕨線稿圖
植株高約60-80釐米。根狀莖橫卧或斜升,粗約3-4釐米,頂端密被黑色披針形鱗片,鱗片長約2-3釐米,頂端毛狀。 [4] 
葉簇生;葉柄長約35-45釐米,禾稈色,基部粗約4毫米,密被與根狀莖頂端相同的黑色披針形鱗片,向上鱗片變小,毛狀,除較長的黑色毛狀鱗片外,還有較短小的棕色鱗緊貼於葉柄;葉片五角狀卵形,長約40-60釐米,基部寬經約25-35釐米,三回羽狀,基部下側小羽片向後伸長;羽片約10-15對,互生,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約20釐米,寬約10釐米;小羽片約10-15對,披針形,基部下側最長的小羽片長約10釐米,寬約2釐米,羽狀全裂或羽狀深裂,葉片中上部的小羽片羽狀半裂或邊緣具鋸齒;基部小羽片的末回小羽片或裂片約10-12對,披針形,長約1-1.5釐米,寬約5-7毫米,頂端短漸尖並有尖齒,邊緣斜向頂端的尖鋸齒。葉脈下面明顯,末回小羽片或裂片的葉脈羽狀,小脈二叉或單一,或在基部的小脈也為羽狀,向達葉邊。葉厚紙質,幹後綠色,葉軸和羽軸密被上部黑色、基部棕色的小鱗片,小羽片中脈具有較多的棕色泡狀鱗片。
太平鱗毛蕨
太平鱗毛蕨(5張)
孢子囊羣着生小羽片或末回裂片的中脈與邊緣之間,略靠近邊緣着生;中羣蓋圓腎形,棕色,邊緣齧蝕狀。染色體n=123。

太平鱗毛蕨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m以下的林下。 [5] 

太平鱗毛蕨生長分佈

太平鱗毛蕨的生境
太平鱗毛蕨的生境(9張)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日本朝鮮也有。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