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經

(東漢道教太平道典籍)

鎖定
《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是相傳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東漢道教太平道典籍,成書於東漢中晚期,170卷。
《太平經》內容博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太平經》重新構築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陰陽五行學説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圖景,提出了一套“無為而無不為”統治術;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養性術;提出了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惡報應觀念,指出只有人們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義和平等理想的樸素民本思想。 [1] 
在東漢至唐代,《太平經》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對道教思想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是漢末太平道的主要經典,被視為傳達天命的讖書,構成道經“三洞四輔”中的太平部,輯入歷代道藏,宋代以後逐漸為人淡忘。
作品名稱
太平經
作品別名
太平清領書
作    者
于吉
創作年代
東漢中晚期
字    數
約23萬字

太平經內容簡介

《太平經》主要採用的是問答體,即真人(弟子)問,神人(天師)答。《太平經》的基本內容,《後漢書·襄楷傳》中説是:“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不、有興國文嗣災害術。“范曄説是:“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雜語。”《神仙傳》説是:“專論陰陽、否泰、災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雲治國者用之,可以長生,此其旨也。”
《太平經》的經義,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構築了早期道教的神學思想及體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最高神名太平金闕帝晨後聖帝君號太平真正太一妙氣皇天上清金闕後聖九玄帝君,亦稱大太平君(實即老子),又有一師四輔,即太師彭君,上相方諸宮青童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和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其餘公卿有司仙真聖品大夫官等361人;從屬3萬6千人,部領36萬,人民則十百千萬億倍等等。二是為帝王治太平提出的一套統治術,佔全書的主要部分,以陰陽五行學説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黃老學説為治國方針。認為天人一體,人的一切能夠影響天道,人治不得,天必降以災禍,小則損傷疾病,大則滅國亡家,均與治道有關。並且提倡儒家的倫理道德,表示對明君清官的擁護和嚮往。還以神的權威,勸誡和警告昏君和貪官污吏,譴責他們的貪婪,不勞而獲和殘暴。要求平等,反對過度剝削,提出一種以建立人人勞動、賙濟貧窮的平等社會為目標的太平思想。在一些篇章晨,還提出保護山林和土地等利於農業生產的主張。三是關於教徒的修養方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認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為神。並提出了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諸般方術。書中還有豐富的中醫中藥知識,可補《黃帝內經》之不足。同時,還重視符咒,宣説服符誦咒能夠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進行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育經等活動。四是書中包括有濃重的勸善思想,提出了“承負”的善惡觀,認為先人犯有過失,積累日多,由後輩子孫負其過,前人為“承”,後人為“負”。如果為善,則前人積福,後人受蔭。這是對“一家三代”的禍福根源而言,與佛教的“三世因果”並不相同。而且推而廣之,認為天地人三統共生,如果人類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後人。正是因為有這種天道所決定的承負,因此勸人為後鉅子孫着想而行善積德,並方信修正道,可以斷除承負而度成仙。總的來説,《太平經》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黃老道思想,是這些學術思想向宗教信仰轉化的產物,也是道教教團最初醖釀和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宣言書。 [2] 

太平經成書過程

《太平經》面世的背景,與東漢時期道教發展有關。因有疫病流行,當時社會上出現了一批以“符作造書”、“符水咒説以療病”、“教病人叩頭思過”等方法感召民眾的巫覡方士,他們組成教團,並開始制定經典文獻,以作為信仰者的規矩。這類經典文獻包括《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千二百官儀》及《太平經》等。《太平經》撰於2世紀前期,相傳神人帛和傳授經書二卷給北海于吉,于吉擴寫成《太平經》,共170卷。但據內容看,《太平經》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書中“真人”和“天師”互相問答,彙集《太平經》的人,應是真人或其傳人,把天師所授的道書連同問答記錄編集成書。白話文有《太平經全譯》《太平經註譯》。 [1]  [3] 

太平經作品思想

太平經醫世思想

病症觀
《太平經》一書以“太平”為題,追求天、地、人的時空動態和諧之美,具體言之就是“太平之氣”。在醫學的思維方式之下,《太平經》將天下不得太平之氣的狀態稱之為“病”,這種天地人之“病”又具體表現人之病與天地之病兩種,如人的臟腑受損、精神不調、言行失當、病蟲害、風不調、雨不順等。依“醫世”思想病理觀來看,天地病與人病的關係其實是一種病。
天下的人生病,其症候表現為:“疾病連年,不離枕蓆,醫所不愈,結氣不解。計念之,日夜羸劣,飯食復少,不能消盡谷,五藏不安,脾為不磨。是正在不全之部短氣,飯食不下。家室視之,名為難活。”
不守道德、違背忠孝仁義也會病:“得善應善,善自相稱舉,得惡應惡,惡自相從。皆有根本,上下週遍。”天下無病的狀態就是天地、陰陽、日月、星辰、萬物、人民都能夠“各居其所”、交互而不互擾。在《太平經》中把這種天下能夠安平無病、陰陽相得、天地人和諧交互的中和“無病”的狀態稱為“天地中和之心”“天心地意”“天地意”“天地人和悦”。
病理觀
探究人為何會生病,根本原因仍在於精神外散不能內守,導致陰陽失調,缺失中和。人病和天地病均是天地之氣的不調所致,人的病氣會影響天地,天地不調和的病氣也會影響人;人病得治則天地病就會得治,天地無病則人亦不會生病。
《太平經》中認為:“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天地人是同根而一氣貫通的。在一氣貫通的天地間,陰陽二氣交和而成中和之氣,乃生人,人為萬物之長,最為貴。“人生乃受天地正氣,四時五行,來合為人,此先人之統體也。此身體或居天地四時五行。”人受天地正氣而生,身體居天地之間順應四時五行。人是天地之子,是萬物之長。如果人能夠處天地間而自正,天下萬物都能夠隨之而正;人如果失職,不光自己被傷且不能長壽,萬物乃至天地也會隨着人的不正而遭殃,“邪氣大作”。
醫療觀
醫世的對象是整個天下,不能隨隨便便地治標,醫治天下需要治本,治本就在於要合天心、理和氣、安民意。若要做到不失天心,就要做到對天地日月天下蒼生事事洞察、處處隨順。人法天象地,遵循道德仁義而行事,天下就會太平;反之,就會承負災禍,遠離安泰。天下失治的責任,不可歸咎為一人,甚至先人的善惡之行對後世之人都有影響;同樣,天下得治的功勞也不是君王一人的,而是人人有責。
天下人的心意,也是醫世的根本。《太平經》中非常重視“民”之意。“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民是天下的根本,是社會政治的根本。治國之道,要以民為本,民是國家之大急,君、臣、民的關係也是要“三合相通”的,好比天地陰陽交感之和氣,君象天,象父;臣象地,象母;民象子,象和,三者“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缺一不可。
《太平經》醫世的醫療路徑從根本上説是以身為本,通過理身而達到治世的目的。得天心安民意,就要求在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能夠各安其分,各司其職,正心誠意。如果君、臣、民、父、子、弟子,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扮好自己的角色,能夠治身調心,以身為本,以內正外,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會煥然一新,善氣愈發濃厚,惡氣自然消除,天下之氣得以調治,太平盛世自然會實現。忽視了吾身的修養,就等於放棄了天下的治理。 [4] 

太平經治身治國

治身之道,根據修練者的資質和稟賦,可以發揮治病、長壽及成仙三個不層次的功效。治身為治國之本,精研治身之道,能除盡天地萬物的災厄,其次再修治國之道,除去災禍而致太平。這種“身國並治”的觀念,符合漢代的典型思維。治國之道,《太平經》強調了帝王的主體作用。經中指出, 帝王當行道德, 棄刑禍, 理政應法天地、順自然, 而不可失道而失天心。但僅僅只對帝王要求是遠不夠的, 它還提出要有“賢臣” 的輔助。在有了明君和賢臣之後, 還應以民為本。要想國家得到良好的治理, 君、臣、民三者都必須做好自身分內之事, 亦即君要行道, 成為明君;臣要賢良, 成為賢臣;而民則要視天下為己任, 服從治理, 對君臣和國家負責。當這三者達成和諧一致時, 則國家昌明、社會穩定、天下太平。 [5] 

太平經仙鬼之説

《太平經》構想的天界,其實是當時漢朝政府的翻版,仙界有官府組織,神仙之間有品級之分,臣屬於天君,按天君旨意行事,各司其職,有考課制度,犯錯要受處分,凡人昇仙前,要受“保人”仙人的教導,昇仙後若犯錯,或無才無德,保人也會連帶受罰。這種保人制度,相當於漢代政制中察舉制度。《太平經》認為人的終極目標應是追求成仙,但又有精英主義色彩,指出只有極少數有“天命”的才能成仙。《太平經》亦有命定論色彩,能否成為神仙,主要視乎天命以及個人資質,有天命又有資質的才可以成仙;人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天命的,只有努力學道和行善,這種觀念與基督新教喀爾文派的上帝預選説相似。有天命的人,未出生前姓名就已着錄於仙府的“錄籍”中;昇天時日來臨時,會有天神和一位“保人”下降,教導他變形法術,授與仙藥,傳授天界的知識與戒條,年月已滿後才帶往天上。沒有天命的人,如果行善積德,也有一絲機會成為神仙,得到上天的同情和恩賜;他可以先成為長壽之人,名字從“死籍”轉移到“壽曹”,天界仙府中若有官職空缺,就能“補缺”成仙,因此個人自由意志和自我抉擇也是重要的。 [6] 
《太平經》指出世間鬼神會作祟,降禍於人,使人生病。不過,鬼神不會無緣無故害人,只是因為人有罪惡過失,上天才會派遣他們來懲罰世人。天地隨時隨地都有鬼神監視人的一舉一動,人的體內也有鬼神常駐。其中最重要的是五臟神,如果人有邪念,行為失當,五臟神會向天廷稟告,上天使會派鬼物入侵人體。每個人都有多個“身神”,主要部位和器官如頭腹、四肢、五臟,都有神駐守,如果神離開身體,人就會生病,例如肝神離去會使人“目不明”。人有惡念,胡言亂語,喜怒無常,就會“神遊於外”,導致外邪入侵,使人中邪。

太平經政治社會

《太平經》主張任用賢才,減輕刑罰,聽取民意,反對剝削,多行救濟。政治立場上,維護五行中屬火德的漢朝,強調忠孝之道與尊卑貴賤的秩序,人民必須服從帝王,奴婢則要服從主人,天災人禍主要是臣民而非帝王的罪責。《太平經》所謂“太平”,是指陰陽和順,國富民安,社會公平無私。書中多次提及“太平氣”將來臨,大德之君將出現,神人因而下降。經中反映了衣食不繼、常有饑荒的民生困難,但沒有實際的經濟政策,只是主張遵從天師教令,上天就會降福,有大豐收。富人要救濟窮人,若聚斂財富,會使天地憤怒,五穀失收;另一方面,又斥責窮人懶惰,平民百姓愚昩無知,要接受教晦。有學者認為《太平經》秉承道家思想,社會思想與《老子》相似,有學者認為《太平經》期望救世主與烏托邦;也有學者認為《太平經》不求救世主,只追求太平時代,對現存政權無所威脅,經中的“太平”並非革命性的平均主義,而是社會等級分明的制度,人人都有適當的出身和職業。馬列主義史家曾認為《太平經》“揭露社會政治黑暗”,是“農民革命的理論著作”,也有學者認為其實代表了地主階層的利益。 [7] 

太平經道德倫理

《太平經》在傳統的報應思想之上,提出“承負”之説,解釋為什麼為惡不須受惡報,為善反而會遭惡報。它可分為兩個層次,即個人的善惡承負和社會的治亂承負。個人的善惡承負取決於先人的功過。先人有功, 人行惡還可得善,但人的行惡會流及子孫;而先人有過, 人行善反得惡, 是躲不掉的, 但子孫會得善報。同時, 人即使承負先人之過,但只要努力行善,“能行大功萬萬倍之, 先人雖有餘殃, 不能及此人也” 。 把個人的善惡承負擴大到社會運行的治亂承負,就可將衰亂之世的造成分析成兩個原因:“一是中古以來政綱之失的餘殃;二是當世`君臣民失計' , 不能併力同心,來斷滅承負而致太平,從而使衰亂愈演愈烈。” 這即是説東漢王朝若只認識到是前期政綱之失導致了衰亂, 而不採取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來改變現狀的話, 就只會更加的衰亂。 [5] 
《太平經》譴責的惡行,包括不孝順、侵害好人、誣告他人、劫掠財物、不敬老人、不敬鬼神、厚葬、隨意動土建築。有學者認為承負説受佛教因果觀念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承負説建立在民間信仰之上,並非外來觀念。《太平經》或受佛教影響,認為天道仁慈好生,但反對佛教的行乞,批評僧人捨棄父母,不娶妻而絕後。男女交合意義重大,可以使天地傳承不絕,使宇宙永恆,是聖人治理國家的要事。

太平經後世影響

《太平經》是中國第一部道教經典,東漢時地位崇高,是漢末太平道信奉的經書,官府起初批評《太平經》“妖妄不經”,後來漢靈帝卻贊同此經。在六朝和唐代,《太平經》成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南朝道士編集道書,以《太平經》構成道經七部“三洞四輔”中的太平部,以後歷代道藏都收錄此經。《太平經》一度被視作讖書,太平道用以發動革命推翻王朝,陳宣帝則奉為聖書,藉以擁護王朝;一般士大夫則不太重視此書,范曄指《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太平經》思想其實並無新意,無創新之處,都是固有觀念,卻能整合各種道教思想與神仙方術,開創一套更有系統的神仙理論,為太平道奉為主要典籍,太平道治病,教人跪拜認罪“首過”,以符水和咒語治病,都本於《太平經》。經中許多觀念,包括上章、首過、身神、承負等,亦為後世道教所承繼;經文發展了“存思”與“守一”的冥想法,使道教的冥想法更有系統;經中指出犯錯神仙會被貶下凡,則成為後世謫仙傳説的源頭。 [8-9] 

太平經版本信息

太平經卷數

《太平經》的卷數,傳説不一。此書最早見於著錄,是東晉葛洪《抱朴子·遐覽篇》所載道教書目,其中有《太平經》50卷,又有《甲乙經》170卷。《太平經》是其本名,《甲乙經》則因此書分為甲乙丙丁等10部而得名。至於50卷和170卷的卷數所以不同,料想當時就有兩種傳本。現在《道藏》中的殘本《太平經》共為67卷宗,其中還包括《太平經鈔》10卷。《太平經》的實際卷數,較多的説法為170卷。近人王明先生根據《太平經鈔》及其他27種引書加以校補,編為《太平經合校》,基本上恢復了170卷的輪廓。此書於1960年2月中華書局出版,成為通行本。

太平經流傳

《太平經》的流傳,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在張角領導黃巾起義的太平道興起之前,這部書一向秘密流傳。在歷史上可考的傳經人有甘忠可夏賀良帛和于吉宮崇等人,其中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于吉,他是受經和演經的重要人物。自從黃巾起義失敗之後,此書應當在民間還有流傳,因為《抱朴子·覽篇》中曾有著錄,後一階段,即《太平經》的再度出現,是在南北朝時期,《道學傳達室》鄭十五説:梁初,崑崙山渚平沙中有三士漆笥,內有黃素寫幹君(即于吉)所出《太平經》三部。……(桓)因就村人求分一部,還都供養先呈陶(弘景)君。陶君雲:“此真於君古本。”又《太平經覆文序》中也説:“南朝喪亂,《太平》不復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 ……於溪谷間得《太平》本文。”從此《太平經》再傳於世,而且在道教中保存下來。
此後道士還在講習此書,比如南北朝陳宣帝時的名道周智響。《太平經覆文序》中説:“周智響善於《太平經》義,常自講習,時號太平法師。”
這部書一直流傳到宋元時代,還是完整不缺的,《宋史·藝文志》和元馬端臨《文南通考》中都曾有著錄,而且還都是完整的170卷。《太平經》開始殘缺,大概是在“至元毀藏之後,明代已然不全,雖然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著錄仍為170卷,但是《正1到第10卷已非太平經》原文,而為《太平經鈔》。清代賀龍驤刊印《欽定道藏全書總目》時,《太平經》仍存119卷宗,他在《國朝坊道書目錄》之中還著錄了《道藏》以外的坊刻本《太平經》百餘卷宗,可異今已不見。 [2] 

太平經作者簡介

于吉(?-公元200年,有的史書作“幹吉”),東漢道士琅琊(今山東臨沂 [11]  )人,傳説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領書》的作者。相傳曾在曲陽泉水上得神書,衍成一百七十卷,名《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又傳曾往來江東吳(今江蘇吳縣)、會(今浙江紹興)一帶作符水為人治病,當地人多信而事之,為孫策所忌殺。 [10] 
參考資料
  • 1.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108-121
  • 2.    張遠航. 論《太平經》的倫理思想[D].黑龍江大學,2008.
  • 3.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347
  • 4.    楊洋. 現代生態關懷視域下的《太平經》醫世思想[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4)
  • 5.    魏榮. 淺析《太平經》中的“治國”思想[J]. 宗教學研究. 2005(04)
  • 6.    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
  • 7.    劉琳.論《太平經》的政治傾向. 《中古泥鴻:劉琳史學論文自選集》:巴蜀書社,1999:36-46
  • 8.    陳國符. 《道藏源流考》. 北京: 中華書局. 1963.
  • 9.    吉元昭治. 〈道教與中國醫學〉. (編) 福井康順等. 《道教》卷二. 徐遠和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00–252
  • 10.    于吉  .華夏經緯網[引用日期2017-02-02]
  • 11.    李宇林編.《醫道通仙》: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第192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