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惠民和劑局

鎖定
太平惠民和劑局為宋代官辦藥事機構,由國家實行對醫藥購銷的專賣,對當時的醫藥發展及人民醫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整理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對後世影響頗大。
中文名
太平惠民和劑局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概念

宋代藥事機構,後世或稱之為官藥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解讀

太平惠民和劑局包括兩個部分:惠民局、和劑局。惠民局相當於藥店,和劑局即製藥工場。他們的前身是成立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隸屬於太醫局的熟藥所,崇寧二年(1103)開封在熟藥所基礎上擴建為七個藥局,由和劑局負責製藥,供給惠民局出售。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由國家經營的工商聯合企業,同時又兼具藥政管理的職能,在官藥局建立之初,它曾在平抑藥價,方便羣眾,以及撲滅疫疾方面發揮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封建官僚機構內部的腐敗,官藥局管理混亂,貪官污吏從中謀取私利,而把虧損轉嫁給人民。故宋代民間就有稱“惠民局”為“惠官局”,“和劑局”為“和吏局”者。官藥局在金、元、明代均有設置,但作用日益微弱。

太平惠民和劑局中醫應用

1、對當代醫療的貢獻
1076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宋朝政府在京都汴梁開辦了一個官辦藥局,叫做“太醫局熟藥所”,又稱“賣藥所”,這是在王安石變法的環境下,針對當時有些人制造、販賣假藥的情況,由國家實行對醫藥購銷的專賣,不允許個人或其他部門私自制作藥品出售的一種舉措。當時賣藥的價格也區別對待,對於生活窮困的“特困”人家,無償送藥;對一般窮人,低價售藥;而對有錢人,則按照藥品的正常價格出售,體現了政府對窮人救助的政策,而且保證了藥品的質量。王安石變法失敗後,賣藥所卻堅持下來,並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了1103年已經發展到7所。1130年,南宋政府在臨安重建藥局,後來改名為“太平惠民局”。
2、促進《局方》成書
1078年,這些官辦的藥局為了統一製藥質量標準,將所屬藥局的成藥處方編輯成書,後來幾經增刪補充,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本書將成藥方劑分為諸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痼冷,積熱,瀉痢,眼目疾,咽喉口齒,雜病、瘡腫、傷折、婦人諸疾及小兒諸疾共14門,七百多首方劑,多是一些民間常用的而且效果比較明顯的處方,像現在仍在經常使用的至寶丹、牛黃清心丸、蘇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湯、逍遙散、藿香正氣散等都是出自這部書。
3、對中藥炮製的影響
太平惠民局在製藥過程中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使炮製和製劑方法趨於定型。在其配方手冊《局方》中炮炙方法比雷教的《雷公炮炙論》要豐富優越。從《局方》起,將中藥飲片的炮炙方法列為法定製藥規範。從宋代起已使過去為了減少毒性而進行的“炮炙”,一變而成為製成藥品的“炮製”。它體現了炮製目的轉變、炮製範圍的擴大和炮製技術的迅速進步。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記載了187種中藥的炮製方法,形成了炮製通則,相當於現代的藥典,具有很強權威性。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附錄“論炮炙三品藥石類列”中對半夏和天南星的炮製方法做了規定。規定“半夏,凡使:先以沸湯浸,候温,洗去滑,如此七遍方用。如入湯劑切片完用。或尚戟人咽喉,可杵為末,以生薑等分搗,研和為劑,淹一宿,捏做餅子,焙乾使。如更杵為末,再以姜和劑淹之,焙乾尤佳,此用合湯妙。”對天南星的炮製規定“凡使:於熱灰中炮裂,方入藥用。或別有制度,各依本方”涉及11種炮製方法。
4、對後世醫家思想的影響
《局方》的成書,推動了方劑學的發展,醫生根據病人病情選用相應的成藥。成藥易於存儲,攜帶,適應面較廣,加之為官方頒佈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在當時受到醫生和患者的歡迎。如對此朱丹溪《局方發揮》記載:《和劑局方》之為書也,可以據證檢方,即方用藥,不必求醫,不必修制,尋贖見成丸散,疾病便可安痊。”但朱丹溪又曾指出:“自宋迄今,官府守之以為法,醫門傳之以為業,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習之以成俗。”“今乃集前人己效之方,應今人無限之病,何異刻舟求劍,按圖索驥,冀其偶然中難矣!”由此看也折射出一些問題,當時醫生依照惠民局頒發的《局方》治病,照搬成法,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泥於《局方》,造成不求病源、温補香竄流弊成風的狀況,也促成了不求辨證施治的風氣。元代朱丹溪認為其方中有辛燥之品,劫傷陰血,非陰虛所宜,這也成為其提出“陽有餘陰不足論”這一學術思想的因素之一。從這方面看雖然成藥製劑手冊《局方》存在弊端,但也對金元時期“滋陰派”的發展產生了一定推動作用。
[1-3] 
參考資料
  • 1.    何本方等主編.《中國古代生活辭典》:瀋陽出版社,2003年
  • 2.    於鐵成主編.《中醫藥文化選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年
  • 3.    陳江莉,陳瑤(指導).略論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對宋代醫藥發展的影響:中醫臨牀研究,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