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寨

(陝西石泉縣太平寨)

鎖定
位於黃崖關東南1.0公里小平安村。海拔高度400~500米,東起半拉缸山,西至寡婦樓。西北接鳳凰樓,西南接水關。全長873米。控扼黃崖關城東側崇山溝谷的寨堡,以山勢險峻,長城雄偉著稱。在太平寨長城東側,新建門洞式登城便道,門上嵌“太平寨”石額,故得名。太平寨有多井字形拱券結構城樓六座、墩台一座、登城便門一座。登城入口處為甕城,甕城前廣場有8.5米高的戚繼光花崗岩塑像。甕城西面為三岔牆,牆向外伸向有哨樓,牆內有水洞,長城隨險峻山勢而變化,山巔築有圓形石樓,連接100多米陡降石牆,為北齊年間所建,距今1400多年。長城內側有一牆圍子,名“養馬閣”,為古代養馬處。小平安村有一殘碑,名《建空心敵台碑》。半拉缸山下城牆有一座平台,是戚繼光點將台。
中文名
太平寨 [1] 
長    度
873 m
起    點
半拉缸山
終    點
寡婦樓

太平寨主要景點

從石泉縣城乘車出發,沿池河溯流而上,大約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行程,便到了雲霧山鬼谷嶺下的三官廟了。在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縱橫家鬼谷子隱居於此。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海不在深、有龍則靈。雲霧山因鬼谷子而聞名於世。又因為鬼谷子是道教的祖師,雲霧山也便成了道教名山。據道教史家考證,陝南許多寺廟的道士、主持都是從雲霧山天台寺廟修煉出來的。從明代到民國長達500多年的時間裏,雲霧山及其周邊地區,寺廟雲集,香火旺盛,朝山進香的人絡繹不絕,道教活動十分頻繁。三官廟便是雲霧山眾多寺廟中的一座。新中國成立後,雲霧山地區劃為雲川鄉,三官廟成了鄉政府機關的所在地。
在三官廟的西側,有一座小山,海拔830米,它與雲霧山相連,其主峯又獨立於世。明萬曆年間,雲霧山地區富豪賀氏家族,開山放炮,削平山頭,在此築牆修寨,山寨修成之後,取名為太平寨。此寨佔地5畝,寨牆用巨石砌成,牆上修建了炮樓,架設了土炮。牆內修建了房屋、倉庫、水池、練兵場,常年有寨丁把守,成為賀氏家族躲避戰亂的一座城堡。賀氏家族是雲霧山地區惡貫滿盈的土豪,他依仗自己的錢財和勢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當地羣眾既怕又恨。

太平寨歷史經過

雲霧山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富饒的物產,成為歷代兵家相爭之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土地革命戰爭的硝煙瀰漫中華大地。雲霧山成了紅軍鬧革命的地區。
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以雲霧山三官廟為活動中心,開展打土豪,分糧食鬥爭。紅軍沒收了大地主蔡德堅、劉民漢的稻穀、財物,在迎鳳街召開羣眾大會,把沒收的糧食、財物分給了貧苦農民,狠狠打擊了地主土豪的反動氣焰,增長了貧苦農民起來革命的志氣。
1935年12月,紅七十四師在雲霧山西麓的銀橋鄉,開展打土豪、分田地,沒收銀橋鄉大地主邱典白近百畝土地,分給了窮苦農民。
1936年4月,紅七十四師由商洛西進到寧陝、佛坪開展武裝鬥爭,遭到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四面圍剿。為便於開展鬥爭,中共陝南特委將紅七十四師化整為零,分編一、五、六團分散活動。紅五團內師政委李隆貴帶領,活動於石泉、漢陰、旬陽毗鄰地區。同年五月中旬,紅五團在雲霧山下的三官廟開展活動,試圖消滅盤踞在太平寨中的反動地主武裝,終因寨高牆厚,防守嚴密,攻寨未果,主動撤出戰鬥。
1936年9月1日,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由漢陰到石泉的雲霧山開展活動。軍長何振亞試圖通過和平途徑,向地主賀元山借些糧食和錢款,以解紅軍糧錢之困。於是,便寫了一封借糧借款的便函,派一名戰士送往寨中的賀元山。反動地主賀元山自恃實力雄厚,不但不肯借糧借款,反而在寨牆上狂呼:“要糧要款到槍尖上來取”。並命寨丁打死了送信的戰士。反動地主的狂妄之舉,激怒了軍長何振亞,他立即在三官廟召開軍事會議,研究部署攻打太平寨,除掉這座頑固堡壘。
當日下午三點,攻寨開始。五支隊擔任主攻。紅軍戰士在支隊長荀樹林的帶領下,如猛虎出山,直撲太平寨。紅軍戰士們搭上自制的雲梯,頂着寨上土槍土炮噴射的硝煙,強行攻寨,在紅軍戰士英勇頑強的攻擊下,終於將寨子拿下。怒不可遏的紅軍戰士殺死瘋狂反抗的寨主賀元山及30幾名寨丁,沒收了寨中的糧食和錢財,放火焚燒了山寨。當時已近傍晚,山寨燃燒的大火映紅了半邊天。這座橫行了幾百年的封建頑固堡壘,終於在熊熊的革命烈火中化為灰燼。在這次攻寨中,班長郭厚亭英勇犧牲,被戰士埋葬在太平寨旁的松林裏。當晚,軍長何振亞在三官廟召開羣眾大會,慶祝攻寨勝利。當地羣眾興高采烈地為紅軍送來了開水和煮熟的玉米漿粑,紅軍便把沒收的財物、糧食分給了羣眾。太平寨戰鬥是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秦嶺山區三年的游擊戰爭中,開展的規模較大的一次戰鬥,已被載入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史冊。七十年風雨過去了,太平寨遺址仍歷歷在目,當年紅軍攻寨的壯烈場面,仍深深地刻印在人民羣眾的記憶中。
2002年,雲霧山已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成為陝南地區又一座生態旅遊風景區。參觀遊覽雲霧山風景區,分東西兩條路線。西線遊是從石泉縣城乘車至紅衞鄉,並步行三個多小時,直達雲霧山鬼谷嶺。西線遊景點雖多,但交通不便,道路崎嶇,沿途尚無客棧、飯館、商店,吃、住、行有一定困難。東線遊是從石泉縣城出發,行程不到三個小時,即可直達雲霧山下的三官廟、太平寨景點。東線遊,可在沿途參觀瀏覽馬嶺壩李家村文化遺址,古鎮馬池,飽覽秦嶺河谷旖旎的自然風光。東線遊交通條件較好,不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隨時可以出遊,不受風雪影響。三官廟是雲霧山下初具規模的小鎮,旅店、飯館、商店一應俱全。從三官廟景點或從太平寨景點出發,直達雲霧山探訪鬼谷嶺,時間只需2小時,下山只需一小時,遊人們可將三官廟作為大本營,白天上山遊覽,晚上下山歇息,品嚐秦嶺山區獨特的農家飯菜,體味欣賞靜謐温馨的山區夜色,別有一番情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