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

鎖定
清末國力漸衰,帝國主義趁機侵入,社會生產嚴重停滯。清朝政府閉關自守,腐朽沒落,激起人民反抗。1851年,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即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鄙視清朝衣冠,剪去辮子,留滿額髮。他們寧願穿着戲班的服裝出外行軍打仗,而將清朝官服“隨處拋棄”、“往來踐踏”,表明與清廷劃清界限。他們對服裝的選擇非常慎重,並嚴明紀律,如紗帽雉翎一概不用“,”不準用馬蹄袖“等等。
中文名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
政    權
太平天國
原    則
紗帽雉翎一概不用,不準用馬蹄袖
屬    性
衣冠服飾制度
主要服飾
長袍馬褂角帽、帽額等
使用時間
清末咸豐至同治年間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服飾制度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9張)
太平天國是中國具備服飾制度的農民政權。在服飾上,既繼承了傳統遺制,又有所創新,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衣冠服飾制度。太平天國將領的冠帽有角帽、風帽、涼帽及帽額等制。角帽即為朝帽上飾龍鳳圖紋。朝服分長袍和馬褂兩種袍為圓領寬袖,上繡有紋樣,並以紋樣來區分職位。馬褂有紅、黃兩種顏色,並以顏色來區分職位。
太平天國號帽、號衣 清代太平天國的士兵平時只准扎巾而不能戴冠,臨陣打仗時才許戴盔。這種盔帽大多用竹、篾、柳、藤編成,具有一定的防禦性能,名為“號帽”,或叫“得勝盔”。一般在上面繪有各種花朵及彩雲,並在正中寫“太平天國”四字。士兵的平常服裝,不甚嚴格,一般多穿雜色短衫。遇有行軍打仗之時,則穿號衣。老年士兵可以不穿號衣,雖無官職,也允許穿着短襖。另有“腰牌”制度,凡天國兵士,都在腰帶上佩掛一塊長方形木牌,上寫部隊番號及官長姓名,並蓋有火印,以此作為出入軍營的憑證。

太平天國衣冠服飾婦女服飾

團龍馬褂 團龍馬褂
太平天國婦女服飾雖然有所規定,但並不嚴格。婦女一般不戴角帽及涼帽,大多用綢緞扎額,冬日也戴風帽。起義初期,大多數婦女都穿男服,也有穿着苗裝的。定都天京以後,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婦女多不穿男裝,依身份地位的不同所用圖案紋樣繁簡不一。普通婦女則穿由各色綢緞製成的長袍。樣式以圓領為主,領口開得很小,腰身也比較合體,下襬部分較為寬鬆,衣長過膝,左衽。為了活動方便,常在下襬開衩,或開在兩側,或開在中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