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宮

(中醫術語)

鎖定
運氣學術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角、徵、宮、商、羽五音代表木、火、土、金、水五運,根據五音的太、少推定五運的太過或不及,太宮為太過的土運。
中文名
太宮
出    處
《素問》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太宮解讀

運氣學説是以陰陽五行學説為支架,用來説明氣象、氣候動態平衡運動的理論。五運六氣為其核心內容。五音則為五運的表現形式之一,包含宮、商、角、徵、羽。五音亦隨着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不同的氣運而生髮消長,所以它們亦各屬於五行。
宮者,中也,為中和之義。惟土居中央,化生萬物,所以宮為土之音。
土運的測定:根據《內經》所論,在特定的氣位(時空)內,應該具備的氣象:陰天,雨雲層、積雨雲等濃厚的雲層佈滿天空,降雨量多,濕度高。氣温:空氣温度隨四時而變化,如在長夏時段則氣温較高,達所謂“溽蒸”的程度。物候:生物(主要指植物)生長豐滿。
土運太過時,應具備的氣象:長期大量的降雨,多暴風驟雨,濕度很高,出現水災。氣物候:鱗(指魚類)見於陸。

太宮中醫應用

1、太宮與證治的一般規律
病位:脾臟系統自病。
主證:身痛體重,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2、太宮與證治的各氣位特點
(1)長夏(長夏二十三日,公曆7月15、16日-8月6、7日)
正常脈象: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平脾脈來柔和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
土運太過主證:其脾脈耒如水之流者,此為太過,病在外。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
土運太過治則:針刺取足太陰陽明少陽血者,盛則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禁温食飽食濕地濡衣。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鹹。
(2)甲年太過
時段:甲辰、甲戌、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等年,氣位全年。
測定時間:小暑節,公曆7月6、7日,或先於四季末各約18日(公曆4月17、18日至5月4、5日、7月18、19日至8月6、7日)
氣象:雨濕流行,泉湧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土崩潰。震驚飄驟崩潰,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降雨量大延續時間長,暴風雨,出現水災。)
物候:鱗見於陸。
病位:腎水受邪,脾盛自病。
主證: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食中滿,食減,四肢不舉。
復氣:不時。
氣象:大風迅至。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大風指東南季風,暖濕氣流)
病位:邪傷脾。
主證:病腹滿,溏泄腸鳴,反下甚而太谿絕者,死不治。
[1-3] 
參考資料
  • 1.    李經緯等.《中醫大辭典(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2004年
  • 2.    徐振林.《內經五運六氣學——中醫時間氣象醫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年
  • 3.    任廷革.《任應秋運氣學説六講》: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