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室之盟

鎖定
西周末期,為抵禦戎狄東漸,拱衞京畿,周幽王召集諸侯在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結盟,稱太室之盟,為周王與諸侯盟誓之例。可能是“烽火戲諸侯”的原型。
中文名
太室之盟
發生地點
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

太室之盟基本信息

西周末期,周幽王召集諸侯在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結盟,稱太室之盟,為周王與諸侯盟誓之例。

太室之盟歷史原因

因為地球氣候變化,在關中西部的甘肅地區,每次因為大旱災,各族遊牧部落被逼向東移動。為抵禦戎狄東漸,有歷史記載的最早一次,是周穆王西狩,將勢力推進到了甘肅的河西走廊。
在周厲王時代(公元前841年)發生了一件著名的事情,就是“國人暴動”,起因是因為與西戎常年征伐,周厲王推行“官山海”,即把山林湖澤這些自然資源,收歸國有,由朝廷控制。由於京畿(周王朝自己所控制的範圍)裏,貴族勢力已經開始坐大,反而被貴族鼓動國人將厲王驅逐出境,進行了持續十四年的貴族共和制度(類似於希臘的貴族民主制度),史稱“共和行政”。
周宣王時期,和西戎的戰爭並不順利。在宣王五年,擊退西戎而守住了太原(現甘肅鎮原)這個要地。但在之後的幾次和西戎的征戰中,宣王36年(公元前792年),遠征條戎和奔戎失敗;宣王39年(公元前789年),征伐申戎得勝,但失敗於姜戎。這一系列戰事,估計對周王朝的軍隊和財政打擊都比較大,等待他的下任者上台時候,基本沒有多少嫡系部隊可以用了。

太室之盟自然、經濟原因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陝西和甘肅再次發生了空前的大旱災,導致了各遊牧民族趕着漫山遍野的牛羊羣,擁於關中平原。而周朝方面,關中平原遭到了一個重大挫折,就是岐山發生的大地震。詩經小雅的《十月之交》裏提到過這次地震,還有乾旱以及其他的一些天災異兆。因為同地震發生時候,出現了幾年乾旱,已經給周朝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害,而地震的震央又是周朝龍興之地的岐山,因此關於周朝氣數已盡的謠言自然大為廣泛傳播,自然造成人心惶惶。

太室之盟政治原因

在周厲王以後,西周王朝對諸侯們的影響力,其實已經非常弱了。要搞救王圖存,只能靠自己的關中平原之力,靠教化秦族這樣的戎族部落,為己所用。因此周幽王的改立太子之爭,不排除帶有籠絡西戎中的一些族羣為己所用,而這又影響了原有的政治格局,而導致現有利益集團的反彈,為周幽王帶來了殺身之禍。

太室之盟軍事原因

周幽王之所以要在嵩山下召集諸侯,很簡單,就是自己的嫡系部隊,西六師戰鬥力已經不行了,要靠貴族們的私家軍隊,和各諸侯國的軍隊勤王才行。

太室之盟結果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主動進攻原王后申後的外家申國,原太子姬宜臼的舅舅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迎擊周幽王,於是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幽王死後,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