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守髡陳仲弓

鎖定
《太守髡陳仲弓》是一篇古文,出自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説集《世説新語》。
中文名
太守髡陳仲弓
出    處
《世説新語》 [1] 

目錄

太守髡陳仲弓原文

穎川太守髡陳仲弓①。客有問元方:“府君何如②?”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③。’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謬也④!故⑤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傴為恭,而不能答⑥。”元方曰:“昔⑦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⑧。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慚而退。

太守髡陳仲弓註釋

①髡(kūn):古代一種剃去男子頭髮的刑罰。陳仲弓:參《世説新語·德行》第6則注①。陳仲弓被捕兩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長後,因逮捕黨人,牽連到他,後遇赦放出。
②何如:怎麼樣。
③整句:這兩句用來説明高明之君和忠臣之孝是同心的、一致的。金:金屬。臭 (xiù):氣味。
④何其:怎麼這麼;表示程度很深。
⑤故:所以。
⑥整句:這句話是説元方回答不了,就説不值得回答,正好比一個駝背的人直不起腰來,卻假裝是對人表示恭敬才彎下腰一樣。
⑦昔:從前
⑧孝己:殷代君主高宗武丁的兒子,他侍奉父母最孝順,後來高宗受後妻的迷惑,把孝己放逐致死。伯奇:周代的卿士(王朝執政官)、尹吉甫的兒子,侍奉後母孝順,卻受到後母誣陷,被父親放逐。符起:其事不詳。

太守髡陳仲弓譯文

潁川太守把陳仲弓判了髡刑。有位客人問陳仲弓的兒子元方説:“太守這個人怎麼樣?”元方説:“是個高尚、明智的人。”又問:“您父親怎麼樣?”元方説:“是個忠臣孝子。”客人説:“《易經》上説:‘兩個人同一條心,就像一把鋼刀,鋒利的刀刃能斬斷金屬;同一個心思的話,它的氣味像蘭花一樣芳香。’那麼,怎麼會有高尚明智的人懲罰忠臣孝子的事呢?”元方説:“您的話怎麼這樣荒謬啊!所以我不回答你。”客人説:“您不過是因為駝背裝做恭敬,其實是不能回答。”元方説:“從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做父親的,恰恰都是高尚明智的人;這三個做兒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啊。”客人很羞愧,就退走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