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子橋

(明代王守仁七言律詩)

鎖定
《太子橋》是明代詩人王守仁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品名稱
太子橋
創作年代
明代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    者
王守仁
出    處
《王陽明全集》

太子橋作品原文

太子橋
乍寒乍暖早春天,隨意尋芳到水邊。
樹裏茅亭藏小景,竹間石溜引清泉。
汀花照日猶含雨,岸柳垂蔭漸滿川。
欲把橋名尋野老,淒涼空説建文年②。

太子橋作品註釋

①太子橋:據民國《修文縣志》:“在城內龍井巷道左,甚低小,下跨龍井溢出之水及飛鳳山麓流來之水。”此橋已不存。一又説為貴陽的太慈橋
②建文年:野老説太子橋的名稱是因為建文帝的緣故,王守仁認為建文帝逃來龍場沒有根據,故爾用“空説”來記敍此事。

太子橋作品譯文

正是有時冷有時熱的早春天氣,尋找美景不經意的來到河邊。
樹林掩映的茅亭也是很美的景緻,竹林間有清泉從石塊上淌過。
水邊的花兒在陽光下愈更嬌豔,岸旁的垂柳漸漸遮掩了河川。
向當地的年長者尋問橋名的來歷,也只推測説是因建文皇帝當年逃難的緣故。

太子橋作品簡析

一二句寫時間、地點,三四五六句寫太子橋周圍的景緻,七八句寫橋名的來歷。全詩重在寫景,以竹樹泉石花柳襯托當地風景的雅緻,濃淡相宜,宛如一幅水墨畫。

太子橋作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年),又名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今屬浙江)人。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和軍事家。弘治進士,卒諡文成。早年因得罪宦官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後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後任總督兩廠。創“心學”對抗程朱理學,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學説。倡導“君子之交,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著有《王陽明全集》、 《傳習錄》、《大學問》等。 [1] 
參考資料
  • 1.    原野編,家書譜傳承 中國古代勵志家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5.11,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