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和土家族鄉

鎖定
太和土家族鄉,隸屬於重慶市奉節縣,地處奉節縣南端的渝鄂邊界,東與興隆鎮毗鄰,南與湖北省恩施市板橋鎮相連,西與雲霧土家族鄉接壤,北靠吐祥鎮,距奉節縣政府駐地46.1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41.17平方千米。 [2] 
明末清初,太和土家族鄉一帶屬南岸都裏;2009年3月,撤太和鄉,設立太和土家族鄉。 [1]  截至2018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户籍人口為13417人。 [2]  截至2020年6月,太和土家族鄉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太和社區三組。 [1] 
太和土家族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油料作物、中藥材、魔芋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 [1]  2018年,太和土家族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2] 
中文名
太和土家族鄉
行政區類別
民族鄉
所屬地區
重慶市奉節縣
地理位置
奉節縣南端
面    積
141.1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太和社區三組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46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F
人    口
1341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太和土家族鄉建置沿革

明末清初,屬南岸都裏。清朝時期,屬太和平鄉。
民國八年(1919年),屬包字總團太和分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四區(治山腳壩)包字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第六區包一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包一聯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三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包一鄉;同年8月,屬朝陽鄉。
1949年後,屬朝陽區朝陽鄉,區署駐朝陽鄉。
1950年,改屬第七區。
1958年11月,屬朝陽公社。
1961年6月,朝陽公社分為朝陽、太和2公社。
1981年,太和公社改為太和鄉。
2004年7月,金子鄉併入太和鄉。
2009年3月,撤太和鄉,設立太和土家族鄉。 [1] 

太和土家族鄉行政區劃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下轄太和、太平、高橋、尖山、良家、石盤、石板、金子8個行政村;下設3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太和土家族鄉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太和社區、太平村、高橋村、尖山村、良家村、石板村、石盤村、金子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太和社區三組。 [1] 

太和土家族鄉地理環境

太和土家族鄉位置境域

太和土家族鄉地處奉節縣南端的渝鄂邊界,東與興隆鎮毗鄰,南與湖北省恩施市板橋鎮相連,西與雲霧土家族鄉接壤,北靠吐祥鎮,距奉節縣政府駐地46.1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41.17平方千米。 [2] 

太和土家族鄉地形地貌

太和土家族鄉地處七曜山尾,地勢南高北低;地形為山地,屬高山地區;主要山峯有冒火山、寨子包、牯牛背等,境內最高峯朝陽坪位於尖山村4組,海拔2058米;最低點劉家河位於石盤村2組,海拔920米。 [1] 

太和土家族鄉氣候

太和土家族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2.2℃,無霜期年平均180天;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降雨集中在3—5月。 [1] 

太和土家族鄉水文

太和土家族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長灘河右岸支流石筍河(境內稱劉家河),由南向北流經尖山、高橋、石盤村,在抱雞母灣進入吐祥鎮,長15千米,流域面積72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1.5立方米/秒,河網密度為0.3千米/平方千米。 [1] 

太和土家族鄉自然災害

太和土家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春季寒潮、夏季冰雹和秋季低温陰雨;雹災年均發生1次。 [1] 

太和土家族鄉自然資源

太和土家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硫鐵、鐵、黏土、坡縷石等;其它自然資源有水杉、銀杏、珙桐等名木名樹,有黨蔘、杜仲天麻等名貴藥材。 [1] 

太和土家族鄉人口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總人口1545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6人,城鎮化率2.3%;另有流動人口1957人。總人口中,男性8082人,佔52.3%;女性7377人,佔47.7%;14歲以下2053人,佔13.3%;15—64歲11071人,佔71.6%;65歲以上2335人,佔15.1%;以漢族為主,達14801人,佔95.9%;有土家、蒙古、苗、侗、布依、滿、回7個少數民族,共658人,佔4.1%。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人口出生率5.0‰,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4.9人。 [1] 
截至2018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户籍人口為13417人。 [2] 

太和土家族鄉經濟

太和土家族鄉綜述

2007年,太和土家族鄉國民生產總產值4020萬元,人均純收入2812元。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財政總收入152萬元,比2010年增長16.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96.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1%。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056元。 [1] 
2018年,太和土家族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2] 

太和土家族鄉農業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118.9萬元。太和土家族鄉糧食作物以玉米、紅苕、大豆為主。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生產糧食6442.1噸,人均416.7千克,其中玉米3953.2噸,洋芋2118噸,紅苕189.2噸,大豆181.8噸。太和土家族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油料作物、中藥材、魔芋等。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烤煙種植面積1.0萬畝,產量1453.1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10畝,產量29.8噸,其中油菜籽3.2噸,向日葵26.6噸;中藥材種植面積2690面,產量4336.8噸,其中黨蔘27.3噸,雲母香4290噸,貝母20.0噸;魔芋種植面積1285畝,產量3054噸;蔬菜種植面積2267畝,產量3324.1噸,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等。太和土家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生豬飼養量3.6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羊飼養量1251只,年末存欄820只;牛飼養量2050頭,年末存欄2050頭;家禽飼養量4.2萬羽,上市家禽1.7萬羽;蜜蜂飼養量437桶。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生產肉類1206.5噸,其中豬肉1200噸,羊肉4.5噸,禽蛋94.1噸,蜂蜜12.1噸;畜牧業總產值3029萬元。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水果種植面積100畝,產量49.5噸,主要品種有獼猴桃、蘋果、梨,其中獼猴桃15噸,蘋果12噸,梨9噸。 [1] 

太和土家族鄉工業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1%,工業增加值52.1萬元。 [1] 

太和土家族鄉商貿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商業網點49個,職工86人。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90萬元,比2010年增長4.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7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1] 

太和土家族鄉金融業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各類存款餘額為43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4%;人均儲蓄2781.6元;各項貸款餘額3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 [1] 

太和土家族鄉社會事業

太和土家族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32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4所,在校生665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52人,專任教師2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太和土家族鄉主要學校有太和初級中學。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教育經費達569.3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69.1萬元。 [1] 

太和土家族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2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3150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農家書屋8處,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藏書3.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1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體育場地4處;3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廣播喇叭120只,入户率90%,通響率50%,廣播綜合覆蓋率90%。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線電視用户數為5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0.0%。 [1] 

太和土家族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7個,其中有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6個;病牀1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84張,固定資產總值3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2.6人,註冊護士0.7人。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完成診療0.6萬人次,出院病人900人次。太和土家族鄉重點醫院有太和土家族鄉衞生院。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50.0/10萬,參合率97.3%。 [1] 

太和土家族鄉社會保障

2011年,太和土家族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户,人數67人,支出13.9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16户,人數707人,支出56.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6.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0人,支出1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6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71人次,共支出7.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5人次,支出23.0萬元。 [1] 

太和土家族鄉交通

2011年末,太和土家族鄉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21千米,其中縣道13千米,鄉道8千米。 [1] 

太和土家族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太和土家族鄉因場鎮曾發生火災,進行重建時,居民嚮往太平樣和而改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劉濤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重慶市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03月:1581-158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51
  • 3.    太和土家族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