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铁(Taiyuan Metro),是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太原市及太原都市圈各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2号线)于2020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使太原成为中国大陆第39座开通地铁的城市,也是华北地区第5座开通地铁的城市,山西省第1座开通地铁的城市。
根据2015年8月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太原地铁规划线网由5条市区线和3条市域线组成,远期规划线网总长约266.2千米。
2022年,太原地铁全年累计客运量2886.6万人次,年客运周转量达19395.9万人次公里 [33]。
- 中文名
- 太原地铁
- 外文名
- Taiyuan Metro
- 开通日期
- 2020年12月26日
- 轨道类型
- 地铁系统
- 运营线路
- 2条(截至2025年5月)
- 线路长度
- 52.4 km(截至2025年5月)
- 车站数量
- 47座(截至2025年5月)
- 日最高客运量
- 42.7 万人次 [38](2025年2月22日)
- 年客运量
- 2886.6 万人次 [33](2022年)
- 报站语言
- 普通话、英语
- 车票价格
- 2 至 6 元 [1]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2010年12达脚跨月27日,太原市人民政府批复《太原地铁凳乃线网规划》并对外公示。
2012年5月,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碑您榆2012~2018年)》 [2];12月29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首段初勘工作开始 [3]。
2013年8月,山西省发改委批复《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月3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腊少工建设。
2015年9月,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进行未开工段工程的测量、施工图审查、以及工程类招标及中标公示;10月,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始进行沿胶茅姜线地质勘察。
2017年4月,太原地铁2号线开始盾构施工;7月25日,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勘察设计工程同时启动;12月,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确定太原地铁“1231”发展战略。
2018年3月12日,太原地铁“太”字标志发布启用。
2019年6月7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洞通;8月,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23个车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车站附属工程全面展开;10月,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地面建筑及导向标识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同年底,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电通”;12月30日,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并举办开工仪式 [5]。
2020年3月10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车站名称公示;3月30日,《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获山西省发改委批复;10月15日,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太原地铁2号线票价听证会 [6];12月10日,太原市发改委主任何爱萍公布太原地铁计价规则 [7];12月10日,太原市轨道交通公司向社会公布了四种售取票方式;12月11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展运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 [8];12月20日,太原地铁官方出行APP“听景Liscenes”暨首张地铁联名卡在省城南中环地铁站正式发布上线;12月22日,《垫局少愉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发布 [9];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并在大南门站举行开通仪式。
2022年6月29日,随着从密闭钢套筒内传出的轰鸣声,“奋晋1号”盾构机缓缓进入预设钢套筒中,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地铁1号线大南门站——桃园路站盾构区间的右线顺利贯通 [23];9月,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东太堡站至长风东街站盾构区间日前双线贯通 [24];12月,由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的《太原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获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2035年远期线网由11条线路组成,总长462.4公里,换乘站42座;线网呈“十横八纵”形态布置;分为市区和市域两个功能层次,其中1~6号线为市区线,7、8、R1~R3线为市域线 [26]。
2023年2月21日,太原地铁1号线省农科站至太原南站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27];8月13日消息,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太原中铁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以“优化营商环境、共建清廉太原”为主题的太原地铁“廉心”系列卡 [28];12月1日起,太原地铁正式支持支付宝小程序刷码进站乘坐地铁 [29]。
2024年4月8日,太原地铁云闪付乘车码正式上线,乘客可在云闪付APP内直接使用“太原地铁乘车码”刷码进站乘车 [32]。
2025年2月20日,太原地铁正式上线“听景”APP电子地铁卡和微信小程序地铁乘车码功能 [36];2月22日,太原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 [35];5月25日,太原地铁2号线化章西街站开通运营 [39]。
运营情况
播报编辑
运营线路
运营时间
客运流量
2024年12月31日,在“地铁跨年延时运营+跨年活动+节假日”等因素叠加效应的带动下,太原地铁2号线至当个运营日结束后客流总量达到25.25万人次,这打破了由2021年1月1日实现的21.61万人次的历史纪录。其中临近钟楼街、万达、长风等商圈的地铁大北门站、府西街站、开化寺街站、大南门站、长风街站等出站客流量接近或超过2万人次。出站客流前三的车站分别为长风街站26053人次,开化寺街站20624人次,府西街站19100人次 [34]。
2025年2月22日,太原地铁单日总客运量突破42.7万人次,其中1号线客运量达23.56万人次,多个枢纽站点如大南门站、太原南站、武宿1号2号航站楼站,以及特色站下元站等地客流密集、人潮汹涌,充分体现出市民对这条“城市动脉”的强烈关注与热烈支持 [38]。
管理规章
2018年5月10日,《太原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12]。
2020年12月22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发布 [9]。
根据太原市正式发布的《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凡进入太原市轨道交通区域(含各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台、站厅、列车车厢等)的乘客,应购买和使用车票,不得无车票(卡)、持无效、涂改、伪造车票(卡)、冒用他人乘车证件或者持伪造证件乘车。
地铁安检是进入地铁人员必须履行的检查手续,所有进入地铁的旅客都必须无一例外地经过检查后,才能允许进入。主要检查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中是否携带枪支、弹药、易爆、腐蚀、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禁止携带活禽、猫、狗等动物,以确保地铁及乘客的安全。地铁安检必须在旅客进入地铁前进行,拒绝检查者不准进入地铁,情节严重者可转交至警方处理。
乘客应有序排队买票进站乘车;乘车时应当先下后上,从车门两侧依次登车,留意列车与站台间的空隙及高度差,当车门或者站台门警示灯闪、铃响时,应停止上下车;候车时应自觉排队,禁止越过安全线,禁止倚靠站台门;列车到达终点站,乘客应当全部下车。
另外,禁止乘客在自动扶梯上逆行、推挤、嬉戏打闹、奔跑,在垂直电梯内打闹和蹦跳;禁止在车站范围、列车车厢内吸烟(含电子烟)及点燃明火等 [11]。
设备设施
播报编辑
车辆设施
太原地铁2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鼓型列车,车体为不锈钢材质,具有低碳环保、安全可靠、乘坐舒适等特点;太原地铁2号线列车全部采用架空接触网,由列车受电弓在接触网上滑行接触受电,钢轮钢轨制式,轨距1.435米,由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 [25]。
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后,将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截至2021年1月,太原地铁1号线运营列车尚未出厂。
运行系统
- 行车系统
太原地铁1号线建成后也将采用无人驾驶系统运营列车。
- 检修基地
截至2021年1月,太原地铁全网共有1座车辆检修基地,为贾家寨车辆段。
贾家寨车辆段是太原地铁2号线所使用的检修基地,位于小店南部十号路以南、人民南路以东的地块内,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由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调机车库及材料棚、综合楼、维修车间、物资总库及备品库、司机公寓及食堂、工程车库、洗车库、公安办公楼等17个单体及室外工程组成。其中,联合检修库面积有1万余平方米,主要用于车辆的停放,日检、周检、月检以及车辆的静态、动态调试等 [15]。
截至2021年1月,太原地铁全网共有2座车辆检修基地在建,为马练营车辆基地、西山停车场。
马练营车辆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太原地铁1号线列车所使用的检修基地,位于1号线龙城大街街东站与武宿机场站之间。
西山停车场建成后将成为太原地铁1号线列车停放用的停车场,位于1号线西端起点西山矿务局站附近 [16]。
- 控制中心
- 供电设施
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设有主变电站2座。
服务设施
太原地铁建立城轨融合云平台;集成二维码扫码进站、刷脸进站、无闸机进站、地铁Wi-Fi全覆盖等互联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无感乘车”,提高乘车舒适度和服务质量 [14]。
- 客服中心
太原地铁各站设有敞开式的客服中心,是个多功能服务窗口,既可购买地铁票,也可解决乘客在乘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丢失物品、找人等。
- 自动售票机
- 刷脸闸机
太原地铁的检票闸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并支持乘客戴口罩刷脸乘车 [11]。
- 除颤仪
乘坐导引
播报编辑
导引标识
- 进站
乘坐太原地铁,乘客需要首先找准地铁站口。太原地铁的站口以“太”字为基本造型,府城外采用标准设计,府城内结合城市风貌实现“一站一景”。距离地铁站附近的地方会有指示牌(夜晚也会亮着灯),沿着指示牌的方向走,就会很快找到地铁站 [11]。
- 导示系统
太原地铁站台上方的指示牌上,会清晰标注列车方向(如“开往西桥站”“开往尖草坪站”),包括方向的字样和指示箭头。
太原地铁列车坐椅下均匀分布着灭火器材,车门上印有“先下后上禁止拥挤、灯闪铃响禁止上下”的警示语,提醒旅客注意乘车安全 [11]。
太原地铁站内有详细的导示图、资讯栏,还将逐步把BIM技术应用到车站内外环境的立体化模型演示中。BIM技术通过在车站布设显示屏,播放三维画面,旅客就像看短片一样,就能在很短时间内搞清楚周边状况,在进出站时不易迷路 [17]。
票务指南
- 车票价格 [7]
太原地铁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票制,起步价2元可乘坐5千米;5千米以上部分,票价每增加1元的晋级里程为5、5、6、6、7千米,不设置封顶票价。即3元可乘坐10千米、4元可乘坐15千米、5元可乘坐21千米、6元可乘坐27千米,6元以上每增加1元可乘坐7千米。
- 优惠政策 [7]
太原地铁的优惠政策为:
1.持地铁卡刷卡(含实体卡和电子卡),实行9折优惠。
2.65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残疾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3.每名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0厘米(含130厘米)或年龄6周岁(含6周岁)以下的儿童(凭有效身份证明)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实行5折优惠。
4.太原市学生(包括本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除技师学院的技工学校)凭有效证件办理学生卡,实行5折优惠。
5.乘客同站进出,限时免费。进闸后10分钟内取消乘车并在进闸站客服中心办理退票业务的,实行免费。
6.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 车票种类及基本使用规则 [7]
(一)乘客需凭有效车票(含电子车票、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虚拟车票)进入地铁付费区,车票实行一人一票制。
(二)乘客持优惠车票乘车时,须持优惠证件以备查验。
(三)车票种类
1.单程票:限发售当日在购票车站单人、单次进站乘车使用,出站时回收车票。
2.纸质二维码单程票:每次乘车前须在售票机上或客服中心购买后,通过闸机扫描设备识别成功后进、出站,限发售当日在购票车站单人、单次进站乘车使用。
3.人脸单程票:每次乘车前须在售票机上或客服中心购买后,在闸机上方通过人脸识别成功后进、出站,限发售当日在购票车站单人、单次进站乘车使用。
4.五折单程票:成年人乘客携带身高不足130厘米(含130厘米)或年龄6周岁(含6 周岁)以下的儿童超过1名时,按超出人数购票,由车站客服中心进行发售,在发售当日当站有效,限本人单次使用,出站时回收车票。
5.福利票:限免费乘车人群使用,凭本人有效证件至客服中心换领。在发售当日有效,限本人单次使用,出站时回收车票。
6.储值卡:具有储值功能,可反复充值的车票,进、出车站均需刷闸使用,出站时车票不回收。票卡余额上限500元。
(1)地铁卡:任意人员均可购买,限一人一卡进、出站刷闸使用,使用时享有9折优惠。
(2)学生卡:仅限符合优惠政策人群凭有效证件购买,限本人持卡进、出站刷闸使用,使用时享有5折优惠。
7.计次纪念票:票卡内赋予固定的乘次,在有效期内可乘坐轨道交通线路,刷卡出站,票卡不回收,过期不再具备乘车功能,票卡不可充值重复使用。
8.二维码电子票:二维码电子票需在太原市轨道交通官方APP、支付宝、云闪付及微信小程序电子乘车码中,由乘客完成注册和绑定支付方式后生成,通过闸机扫描设备识别成功后进、出站,出站后扣费。 [36]
9.人脸电子票:人脸电子票需在太原市轨道交通官方APP中开通人脸功能后使用,在闸机上方通过人脸识别成功后进、出站,出站后扣费。
10.满足轨道交通相应技术标准的外部卡,可在太原市轨道交通范围内使用,使用时需满足太原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要求,其他使用规则请参见发行方有关要求。
11.后期开发新票种,使用规则以发行公告及车票使用须知为准。
- 车票事务处理规则 [7]
(一)退票事务处理
购买的单程票(含纸质二维码单程票、人脸单程票、五折单程票)如未使用、票面完整,且票卡内、票面信息能够读取,在售出当日运营结束前可至购买车票所属线路任意车站客服中心退票。
(二)进出站异常处理
1.乘客使用车票无法正常进/出站时,须至客服中心处理。
2.因客观因素无法满足智能支付技术应用条件(如网络故障等),或乘客自身原因、智能设备不支持智能支付载体车票时,乘客应换用其他有效车票进站乘车。
3.使用单程票、纸质二维码单程票、五折单程票、福利票以外的车票出站时,如无出闸记录,将影响下次乘车或出现扣费异常问题。
(三)超时超程事务处理
1.车票超时
乘客凭有效车票通过车站闸机验票进站后,须在120分钟内验票出站,未在规定时限内通过闸机验票出站的(非乘客自身原因,因轨道交通运营突发状况而超时的除外),应当按线网最高单程票价补足票款。
2.车票超程
乘客所用的车票不足以支付所到达车站的实际乘车费用时,应当补交超程部分的票款。
3.车票超时且超程
乘客进闸后超过乘车时限,且车票费用不足以支付所到达车站的实际车费时,应当按线网最高单程票价补足票款。
(四)乘客使用车票已在进站闸机进行验票,20分钟内未进闸的,须至本站客服中心免费处理;在进站闸机验票后超过20分钟未进闸的,单程类车票作废,回收类车票予以人工回收;非单程类车票扣除所使用车票的最小车程费或扣除一次乘车次数。
(五)乘客凭有效车票从本站进出时,进闸后超过10分钟,单程类车票购票费用不予退返,回收类车票由出站闸机直接回收,非单程类车票扣除所使用车票的最小车程费或扣除一次乘车次数。
(六)乘客受轨道交通突发故障或其他运营因素影响造成票款损失时,凭车票在特殊情况发生起七个工作日内(含故障日)到故障发生线路客服中心办理退票或免费更新手续。
- 发票领取 [7]
(一)对于需要报销凭证的乘客,凭当日购买车票的有效凭证至任意车站客服中心领取等额发票。
(二)对于太原市轨道交通官方APP、支付宝、云闪付上购买的车票,乘客可凭行程记录,于30日(不含)内至任意车站客服中心索取等额发票 [29] [32]。
- 无票、冒用票处理 [7]
无票或者持无效车票乘车,冒用他人乘车凭证乘车或者持伪造车票、凭证乘车的,按照《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有关规定接受相应处罚。
换乘站点
站点 | 线路A | 线路B |
---|---|---|
太原地铁1号线 | 太原地铁2号线 |
文化特色
播报编辑
标志文化
太原地铁的标志以汉字“太”为创意原点,在方块字基本间架结构的前提下,采用极具现代意念的等线形式,以传统的文化元素做时尚的设计构成。整体图形方圆皆具的芯片外轮廓构成logo的基本形,表达一种科技与未来,一种文化的象征与传承,而又似一枚中国印。同时,等线结构的“太”字形,相对具象地呈现出“地铁车头”形象,视觉感受整体、稳定。古老的中国印和现代化芯片的有机组合表达了古老文化、现代科技和美好未来的传承。
太原地铁标志采用黄色作为主色调,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象征华夏文明的文化意义,亦寓意黄土高原,表达了山西特别是太原全疆域位于中国黄土高原中心地带的地域特征。太原又是一个历史古都,黄色标志亦隐含炎黄子孙文化概念。
线路文化
车票文化
太原地铁开通之际发行了联名纪念卡,联名卡有三种风格,主题分别为山西美食、科技、山西名胜。这种卡可以兑换电子票,但不能用它进出站,也不能充值。
太原地铁联名卡由太原地铁与太原万科联合制作。该联名卡以太原地铁2号线的列车为主角,带领市民穿梭太原的锦绣山河,跨越文脉时空,来到充满智慧的绿色未来城市,让历史与自然、科技与现实完美交融 [18]。
主题列车
主题车站
运营理念
- 绿色地铁
太原地铁将奉行绿色地铁理念。在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内,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将绿色理念和方法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中,用“绿色设计”牵引轨道交通,“绿色管理”贯穿轨道交通,“绿色节能”打造轨道交通,“绿色出行”方便市民出行 [14]。
- 人文地铁
太原地铁将奉行人文地铁理念。在规划、建设、运营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历史文化古迹,整合文化资源,做好公共文化规划设计,利用轨道交通作为载体,展示太原悠久历史和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宣传推广平台 [14]。
- 智慧地铁
太原地铁将奉行智慧地铁理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轨道交通新趋势。包括开发太原地铁APP,实现手机购票、手机购物,整合地铁沿线高铁、民航、公路客运站、公交、网约车、共享单车、商业、办公、酒店、宾馆、饭店、娱乐等出行、购物资源,提供便民服务;实现以运维为导向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运营管理,结合PHM(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修理向“状态修”的过渡,提高运营安全性,降低运营成本 [14]。
建设规划
播报编辑
在建线路
截至2025年2月,太原地铁暂无在建线路。
拟建线路
截至2025年2月,太原地铁拟建线路共有8条,共214.08千米。
太原地铁6号线是太原轨道交通远景加密线路,南起化章街东,终至富力城,沿化章街、新晋祠路、文兴路、府西街、府东街、敦化南路、胜利东街布设,长度36.3千米。
价值意义
播报编辑
太原地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山西省会城市从此进入“地铁时代”,对于太原都市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对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牵引作用,不仅是省城太原的一件大事,也是全省人民的一件大事,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以地铁2号线的建成开通为新的起点,全力推进太原地铁1号线建设、3号线开工和后续线路的规划,加快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格局,全面构建铁路、公路、机场、轨道交通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地铁交通运营管理,提升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便捷、智慧、安全的出行体验 [21]。(时任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