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原動物園

鎖定
太原動物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1957年12月, [28]  位於太原東北隅的卧虎山上,北澗河以南、享堂新村以北、北同蒲鐵路以東、東中環北路以西區域,總佔地2032.2畝,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總綠化景觀70.2萬平方米。是華北地區第二大城市動物園。 [27] 
太原動物園是山西省唯一集動物科普知識教育、飼養展覽、疫情防控、疾病預防治療和野生動物異地保護功能為一體,兼具綜合性服務接待職能的專類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基地,也是打造華夏文明看山西的一流旅遊景區和建設一流省會城市的重要載體。 [12]  [22] 
截至2021年,全園分為鳥類動物展示區、靈長類動物展示區、大型動物展示區等11個動物觀賞區,有大猩猩、長頸鹿、大象、褐馬雞等珍稀野生動物以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250多種,共計3600多頭。 [25] 
中文名
太原動物園
外文名
Taiyuan Zoo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東山馬路2號 [6] 
佔地面積
2032.2 畝 [22] 
景點級別
AAAA [14] 
開放時間
夏季:08:00-18:00;冬季:08:30-17:00 [7] 
門票價格
10元/人,學生半價 (週一至週五首道門免票) [26]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性氣候
景區規模
大型半放養式
所屬城市
山西省太原市
適宜遊玩季節
5-10月
電    話
0351-3074953 [1] 
建園時間
1957年12月 [28] 

太原動物園歷史沿革

太原動物園民國前身

太原動物園前身創辦於民國初年,當時在省博物館飼養並展覽的動物有1只狼,1只豹,1只瞎眼孔雀,1頭五條腿的牛和2只猴子。後由於戰亂,僅有的幾隻殘缺不全的動物,有的被宰殺,有的被餓死。 [12] 

太原動物園太原動物園成立

1956年,太原市政府在老太原的西城,建設了黑龍潭公園。
1957年,人民公園的動物全部遷入了黑龍潭公園,正式命名為太原動物園,並在同年12月5日正式開放。當時,動物館舍大多設在湖水東岸,展出的有亞、非、美、澳等洲的動物一百三十多種。
現太原動物園的前身是太原市卧虎山公園。卧虎山公園坐落在卧虎山上,佔地面積71.47公頃(2013年太原動物園總佔地面積達79.36公頃1190.41畝),分前山與後山兩部分,其中前山約40公頃,後山約31.47公頃。
2003年,太原市為加快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決定將特點鮮明,有利於發展的卧虎山公園,改建成太原動物園。並於同年5月1日開工建設,經過一年的建設和搬遷後,2004年4月29日,新的太原動物園正式向遊人開放。 [28] 

太原動物園卧虎山公園簡介

卧虎山一直被視為古城太原的北門户,地形地貌複雜多變,東北高、西南低,海拔816〜889米,相對高差73米,呈丘陵土山狀。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冬季(1~2月)降水偏少;春季(3~5月)前期降水偏少,易出現乾旱;夏季(6~8月)前期降水少、中期多,極易發生洪澇;秋季(9~11月)降水略少,氣温總趨勢呈逐年上升態勢。山上大部分土地是荒山禿嶺,只有少量耕地。
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着周邊一座座工廠建設起來,居民區也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工業區和職工宿舍區。
1952年,省總工會在卧虎山建立太原市工人牛奶場,有奶牛32頭,簡陋工棚30間,職工11名,使太原市民第一次喝上了本地奶場生產的牛奶。1956年,在卧虎山下擴建牛奶場,全場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奶牛97頭,職工54名,牛奶的生產量能滿足兩萬多名市民的需求。與此同時,牛奶場職工們在荒山上栽植了上萬株樹木和各種花草,修建了許多具有民族風格和特色的亭、台、樓、閣,其環境優美,如入仙境。
1959年,陳毅元帥參觀牛奶場後,建議“變太原的卧虎山為綠化山,使百萬居民有遊閒之地”,謝覺哉題詞“變卧虎山為花果山”,徐特立題寫“卧虎山公園”5個大字。同年,市政府決定在花園式的牛奶廠基礎上,擴建成卧虎山公園,邀請附近廠礦單位集資69.5萬元、徵購土地3000畝,前山栽植各種果樹4000多株,綠化面積約400畝,同時繪製出卧虎山公園逐年建設規劃藍圖。但建設未及展開,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來臨,公園建設下馬,部分土地按國家有關政策返還農民復耕,其餘土地及餘存的27萬元資金交由工人牛奶場代管。幾年之後,種植的果樹果實累累,已獲收益。郭沫若先後在1959年和1965年兩次參觀卧虎山,參觀後即興題詩:“赤手翻天,雷鋒八十,雄心伏虎,花果萬千,牛郎回到鄉國,銀河落自九天。”對卧虎山的綠化美化進行了稱讚。“文化大革命”中,餘存的資金被挪作他用,公園建設處於停滯狀態。
1980年初期,卧虎山一度是太原市義務植樹的基地,特別是1983年,種植了大量的側柏、油松等小苗木,現有的側柏林、油松多為當年所種植。1982年,市總工會報請省總工會批准,將卧虎山地區的土地、人員、奶牛和全部設施移交市園林局管理,由市園林局進行綠化,逐步建成為城北的公園。1984年5月1日,卧虎山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太原動物園改建更名

太原動物園 太原動物園
2003年3月,經太原市第十一屆人大第一次會議決定將卧虎山公園改建為太原動物園。改建工程於2003年5月1日開工建設,克服了“非典”及資金不到位等諸多困難,科學規劃、精心組織、晝夜施工,最終實現當年選址、當年規劃、當年建設、當年搬遷的目標。
2004年,根據市編辦《關於太原動物園機構編制的批覆》,太原市卧虎山公園被撤銷,組建新的太原動物園,4月29日,新的太原動物園正式開園接待遊人。原太原動物園所在地更名為龍潭公園。 [12] 

太原動物園改造發展

2018年,太原動物園為配合二期(動物散放區)擴建和提質改造項目的建設,將進行封園改造。此次建設主要有五大亮點,其中即將建設的海洋館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填補了山西省沒有大型海洋館的空白。 [2] 
太原動物園新熊貓館封頂 太原動物園新熊貓館封頂
2019年5月,太原動物園新熊貓館封頂。 [24]  11月28日,太原動物園網絡購票正式上線運行。 [18] 
2020年9月16日上午,太原動物園大象館正式投入使用, [19]  9月28日,太原動物園提質擴容升級改造完成重新開園。 [13] 
太原動物園新建成的東門 太原動物園新建成的東門
2021年7月1日,太原動物園新建成的東門正式向遊客開放。 [21] 
2022年1月25日,太原動物園分別在園區東門、北門廣場處打造的“精神堡壘”雕塑,正式面向遊客開放。 [23] 
2024年2月,山西太原動物園有新規劃,總投資約700萬。 [29] 

太原動物園景區文化

太原動物園位於省城東北隅的卧虎山上,距市中心6公里,佔地面積79.36公頃(1190.41畝),地形地貌為東南高、西北低,東西直線長約5華里,南北平均寬約2華里,全園有供遊客參觀的各種動物品種170餘種,3300餘頭(只);各種植物70餘種,30餘萬株,草坪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動物表演場四座,生態餐廳兩座,遊樂設施30餘項,年接待遊客量130餘萬人次。園內林木茂盛、景區相連、曲徑通幽、鳥語花香,呈現出多色彩的園林景觀特色,整個景區處處體現着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棲息環境氛圍,豐富和滿足了省城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太原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豐富旅遊內容、開拓旅遊市場、發展特色旅遊產業、帶動旅遊和區域經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太原動物園已成為山西省無可替代的綜合性主題旅遊景區。
動物園以“自然、野趣相融合,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為主題,建造出一個最適合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全園遵循自然、依地形合理分佈建設,根據功能區劃分為七個遊覽景區,分別是專為兒童設計的“小小天地”景區;以觀賞各種花卉為主的“百花苑”景區;以展覽黑猩猩、黃狒狒、松鼠猴、節尾狐猴、青猴、赤猴、獼猴等靈長類動物為主的“花果山”景區;由火烈鳥館、百鳥苑、水禽湖、孔雀苑、鳴禽館、猛禽館組成的“鳥語藍天”景區;以展覽大熊貓、非洲犀牛、長頸鹿、大象、斑馬、鴕鳥、駱駝、梅花鹿、角馬等食草類動物的“草原風情”景區;由熊山、獅館、豹館、狼舍、虎園等組成的“自然森林”猛獸區;由生態餐廳、遊樂場組成的“中心休閒娛樂”區。另有海獅表演、大象表演、馬戲表演,場場表演新奇有趣,引人入勝。
太原動物園在規劃、建設中,加強自然、生態建設;經營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視動物為生命,以遊客為源泉”的建園之策和立園之本,以“樹立形象、打造品牌、提檔升值”為發展方向;管理中加強服務質量建設,加大動物保護、品種引進、繁殖、科普教育和宣傳力度,堅持安全與服務並重,不斷挖掘動物文化、歷史文化和民情民俗文化,每年定期舉辦“動物運動會”、“動物文化節”、“廟會”等大型遊園活動,豐富活動內容,打造特色,逐步將太原動物園建設成為集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動物特色為一體的人、動物、自然和諧旅遊景區,成為山西省娛樂休閒、科普宣傳和科研教育的最佳場所。 [3] 

太原動物園動物館舍

太原動物園共分7個展區:鳥語藍天(鳥禽區)、熱帶亞熱帶動物區、花果山(靈長類區)、自然山林區、草原風情(食草動物區)、服務休閒區、科普教育區。
鳥語藍天(鳥禽區)以水禽湖、百花苑、孔雀苑為主。花果山(靈長類區)以飼養獼猴為主。自然山林區由熊山、獅館、虎園、豹館組成。草原風情(食草動物區)以飼養野驢和鴕鳥等食草動物為主。服務休閒區種植各種花卉的。 [3] 
太原動物園現佔地面積為42公頃,飼養展出動物150餘種,近2000只,場館建築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 200多萬人次。 在展覽內容上,有進口動物長頸鹿、白犀、斑馬、長角羚、美洲獅、狒狒等,國產動物大熊貓、亞洲象、扭角羚、東北虎、金錢豹、蒙古野驢、白唇鹿、麋鹿、褐馬雞、綠孔雀等。 太原動物園,北部為猛獸室;中部為鳥館、水禽;南部為猴舍、熊貓、海豹館,褐馬雞,珍珠雞、羚羊、梅花鹿也雜居其間。
太原動物園導遊圖 太原動物園導遊圖

太原動物園小小天地景區

小小天地景區,入住十幾種50多隻動物,有鴯鶓八哥變色龍鱷魚珍珠雞等,親水廣場裏面有假山瀑布和小橋流水。 [3] 

太原動物園百花苑景區

主要種植草坪和牡丹、芍藥、丁香、碧桃、連翹等各種植物花卉。

太原動物園鳥語藍山景區

水禽湖
水禽湖,湖面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涉禽、遊禽館舍面積150平方米,入位50種500多隻,湖中主要展出白天鵝、黑天鵝、豆雁、灰雁、鴛鴦、鴻雁等各種水禽,它們都屬於雁形鴨科。 [4] 
百鳥苑
太原動物園百鳥苑 太原動物園百鳥苑
百鳥苑,外面的網圍是用防火尼龍網編織而成的。全苑佔地面積地9000平方米,鳥類20種400餘隻,其中以綠孔雀、丹頂鶴、戴冕鶴、和海鷗為主。百鳥苑與水禽湖緊緊相連給涉禽和鳥禽建造出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
雉雞館
褐馬雞 褐馬雞
雉雞館,裏面展出大鴇、白鷳、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等,它的飼養方式與百鳥苑中鳥類的飼養方式大致相同。
鳴禽館
太原動物園鳥語藍天
太原動物園鳥語藍天(2張)
鳴禽館,共有鳥類17種400多隻,主要以相思鳥、畫眉、八哥、鸚鵡為主。光鸚鵡就有10多種,分別是金剛鸚鵡、白葵花鸚鵡、折中鸚鵡等。
孔雀苑
孔雀 孔雀
孔雀苑,飼養的全為白孔雀,它們產於雲南,為了使孔雀能更好的生長,太原動物園專門從雲南請來工匠用毛竹建造了孔雀苑。 [3] 
小花園
小花園,太原動物園又一處園林景觀,以種植桃樹為主,並有假山、瀑布、小橋、流水和涼亭、方凳等。

太原動物園草原風景區

食草區
太原動物園草原風景區
太原動物園草原風景區(3張)
整個區域佔地140多畝,內有6分區19種160餘隻動物,可以分為走禽區、鹿區、羊區、駝區、驢區和馬區,全部是散放飼養,以樹皮板相隔。
馬區,展出果下馬。野犛牛區,展出野犛牛。野驢區,有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駱駝區,展出雙峯駝。鹿區,有白唇鹿梅花鹿馬鹿麋鹿等8種動物。羊區,有岩羊和大耳羊兩種動物。鴕鳥區,是食草區的最後一區,共展出17只。 [3] 
長頸鹿館
長頸鹿館 長頸鹿館
長頸鹿館,太原動物園內建築規模最大最高的館舍,佔地1496平方米,高11米。館內現有3只長頸鹿,它們是父子關係。
斑馬館
斑馬館,館內一共有三匹斑馬。太原動物園的斑馬夏天一般喂苜蓿,冬天主要為東北草。 [3] 

太原動物園花果山景區

猴山 猴山
以飼養獼猴為主。

太原動物園自然景區

熊貓館
改建後的熊貓館,坐落於太原動物園園區的正中心,佔地面積約6400平方米,是原館舍的4倍多。 [22]  [32]  分為遊客觀賞區、飼養員工作區、熊貓室內活動場所、熊貓室外活動場所等多個場所,將為熊貓提供更優良的飼餵設備設施和更合理的成長空間。熊貓館最大的特點是其獨特的造型結構——由德國設計師設計的殼體結構。熊貓館的外形就像一個海龜殼,四個“黑眼圈”都是開放式的,周圍是玻璃幕牆,沒有頂棚,是熊貓的室外活動場所,與室內活動室相連。“海龜殼”內有一條南北方向的走廊是遊客觀賞區,遊客還可以從館外走到“海龜殼”上面,站在頂棚上觀看“黑眼圈”裏面的熊貓。 [24] 
太原動物園養過的大熊貓:
大熊貓“莎莎” 大熊貓“莎莎”
1980年,從湖南省長沙市引進國寶大熊貓“莎莎”。
1998年,33歲的大熊貓“莎莎”成為當時全國最長壽的大熊貓。 [36] 
熊貓“莎莎”,是1980年遷居到太原,當時它剛滿16歲。“提起‘莎莎’,很多老太原人都不陌生,它可是陪伴了不少太原人長大呢。”工作人員説,上世紀90年代末,34歲的“莎莎”壽終正寢,據説也是全國壽命第二長的大熊貓。為了紀念它,“莎莎”遺體被製作成了標本,一直保存在龍潭公園內,從來沒有展出過。科普館建成後,相關人員專門把“莎莎”接回了動物園。 [35] 
動物園整體搬遷後,為讓市民重睹 “國寶”風采,太原動物園與全國各大熊貓保護區聯繫,商量“國寶”租借事宜。2006年9月,太原從西安樓觀台自然保護區租借大熊貓 “留留”。因“留留”好吃懶做、瘦弱好靜,觀賞效果不佳,2008年4月,“留留”被送回休養,健壯活潑的“毛毛”來到太原。2009年4月,太原又從樓觀台自然保護區租借來“青青”。2012年9月,租借期滿後,大熊貓被送回,大熊貓館也就空了。 [34] 
剛來太原的大熊貓“湖春”和“彩陶” 剛來太原的大熊貓“湖春”和“彩陶”
2013年5月30日,兩隻來自四川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基地的“湖春”和“彩陶”乘飛機抵達省城,正式入住太原動物園,並與遊客見面。2015年,“彩陶”和“湖春”因到了“婚配”年齡,返回了成都老家。 [33] 
在太原動物園時的大熊貓“舜舜”和“貢貢” 在太原動物園時的大熊貓“舜舜”和“貢貢”
同年10月,來自成都大熊貓基地的兩隻雄性大熊貓“舜舜”和“貢貢”成為太原動物園熊貓館的新主人,與遊客見面。2018年5月10日,太原動物園閉園改造第二天,由於改造期間大熊貓館要重新擴建,園內兩隻來自都江堰的大熊貓“舜舜”和“貢貢”被迫告別待了3年的太原動物園,乘機“回鄉”。 [30-31] 
獅館
獅館,設計是根據獅的形態設計的。這裏的獅子全部是非洲獅,一共有四隻獅子,其中一對為夫妻,還有兩隻小獅子。
虎園
老虎 老虎
虎園,太原動物園新開闢的一個大型猛獸散養區。虎園佔地7.6公頃(118畝),佔整個動物園面積的十分之一,總投資500多萬元。太原動物園林木主要以側柏為主,這些柏樹至少有20年的樹齡,檜柏與華北綠毛球種植於整個太原動物園的四周。太原動物園都用電網環繞,網高6米左右,電網的瞬間電壓為850伏,太原動物園內的東北虎系從黑龍江東北虎的繁殖基地租借而來,野性十足。 [3] 
豹館
河馬 河馬
豹館,設計是模仿豹子跳躍的形態。太原動物園在金錢豹的繁育上一直保持了國內的先進水平,豹館內主要飼養的是華北豹,共有11只,他們的年齡在5—6歲,屬於成年豹,以籠養為主。狼舍,裏面一共有9只狼,主要以吃牛肉為主。
熊山
熊山,佔地2000多平方米,分為散養區和館舍兩部分。飼養的有天山棕熊、東北棕熊,黑熊等20多隻。
兩棲館
兩棲館,2016年10月26日正式向遊客免費開放,建築面積2544.25平方米,位於動物園的西北處,建築呈東西向佈置,東西各設計一個出入口,建築內共分6個區域,並採用了生態、自然、藝術的手段,因地制宜,創造了各種不同的籠舍景觀,建築南邊,設計一個室外鱷魚池和海豹池。 [20] 

太原動物園大型動物展示區

大象館
大象 大象
大象館位於大型動物展示區,佔地面積7247㎡,與長頸鹿館、熊貓館等館舍毗鄰,是動物園單體最大的建築。大象館除建築面積大以外,造型也很獨特。俯瞰整個大象館,館體似兩隻大小不一的眼睛被綠樹、青草、碧水包圍,形成了大象的外運動場。一條無障礙通道貫穿整個大象館中部的東西方向,為遊客提供多條選擇路線。館舍通過玻璃穹頂的設置把自然光線引入室內,從而模擬出自然的生活環境。活動場面對遊客的一面設置通體玻璃幕牆方便遊客遊覽參觀。 [19] 
小獸館
小獸館,裏面有野豬、銀狐、蘭狐、獾等十餘種動物,還有白化熊。
犀牛館
犀牛館,館舍的外型是根據犀牛的頭部設計,館內飼養的全部是白犀,一共有兩隻,於1982年進入太原。 [3] 
動物疾病防疫救治中心
動物疾病防疫救治中心也叫獸醫院,太原動物園設有動物的診斷、化驗、藥房等場所,獸醫院為動物的健康生長提供了醫療保障。

太原動物園服務設施

2005年,太原動物園共安裝服務設施座凳600個、垃圾筒250個、果皮箱700個、警示牌、導遊圖、動物説明牌183塊(個),建成動物表演場1座、亭(長)廊7座、公廁13個、售貨亭11個,購置觀光遊覽車23輛、小火車1輛,中心休閒區也正在建設當中。 [5] 
10月19日,太原動物園共安裝電子售票機17個,其中西門9個、南門8個;入園檢票通道22個,其中西門10個、南門10個、偏西門2個。 [5] 

太原動物園文化活動

太原動物園動物文化節啓動 太原動物園動物文化節啓動
2022年7月13日,太原動物園動物文化節啓動。文化節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向遊客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倡導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理念。 [11] 
2022年7月13日,太原動物園第十一屆動物文化節系列活動“萌動漫酷夏”動物漫畫展開啓。 [10] 

太原動物園所獲榮譽

年份
月份
所獲榮譽
2008年
12月
四星級公園 [15] 
2009年
5月
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4] 
7月
太原市城鄉清潔工程十佳景區 [3]  [16] 
2021年
4月
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17] 
2022年
3月
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8-9] 

太原動物園旅遊信息

太原動物園門票信息

成人10元,學生半價,週一至週五工作日實行首道門免票預約制度。
免票期間入園需出示身份證、健康碼、晉遊碼。週六日及法定節假日正常售票,入園需出示身份證、健康碼、預約購票碼(免票人羣需出示相關證件)。首道門票價格為10元/人/次。 [26] 

太原動物園公共交通

830路、25路、845路、855路、864路、878路(動物園站)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