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龍屯堡古鎮

鎖定
天龍屯堡古鎮位於貴州省西部安順市平壩區,喀斯特地貌大山深處,有天台山、龍眼山兩山脈,距貴陽市72公里。這裏地處西進雲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元古驛道上的重要驛站,名“飯籠驛”。明初時,朱元璋調北鎮南,在這裏大量屯兵,兵來自江浙漢族,本世紀初被當地儒士改名為“天龍屯堡”。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1] 
中文名
天龍屯堡古鎮
建    立
1368年
門    票
60元/人(含天台山)
位    置
貴州省西部平壩區

天龍屯堡古鎮古鎮歷史

天龍屯堡古鎮 天龍屯堡古鎮
朱元璋經過數年征戰,於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面對西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把匝刺瓦爾密和土司,朱元璋採取了派使者勸降的策略,起初西南各勢力迫於明軍的強大都紛紛歸附大明王朝。

天龍屯堡古鎮平叛西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把匝刺瓦爾密不奉正朔,在謀巨的脅迫下,數度殺害朱元璋的使臣,舉兵反叛。朱元璋大怒,終於下定了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決心,同年九月初在南京點齊大軍,派潁川侯傅友德為徵南大將軍, 蘭玉、沐英為副將,戰船遮天蔽日,溯長江水道至武昌與湖廣、河南、江西、浙江四兵馬司軍隊匯合,三十萬大軍聲威震天,立誓平定西南。 傅友德精心策劃,把大軍分為兩路, 一路為偏師, 由“都督郭英、胡海、陳桓等率兵五萬,由四川永寧(今敍永)趨烏撒(今威寧),友德自率大軍由辰、沅越貴州”。 傅友德親率的二十五萬大軍到達洞庭湖後,棄船走湘黔古驛道,浩浩蕩蕩直撲老巢。 明軍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辛征程到達普定(今安順),於臘月11日攻下普定,後又克普安(今盤縣)。把匝刺瓦爾聞聽攻克了“滇之喉”的普定, 大懼, 急命司徒平章達裏麻為將,聚集十萬大軍屯紮於雲南曲靖白石江南岸, 企圖靠天塹阻擋明軍。

天龍屯堡古鎮白石江大戰

臘月十六日,明軍翻山越嶺終於到達曲靖壩子。忽遇大霧,伸手不見五指,主將傅友德欲停待霧散後再進軍,副將沐英對傅友德説道: “彼不意我軍深入,若倍道急趨,掩其不意,上所謂出奇制勝者此也。”傅友德聽從沐英的建議,兵行至白石江北岸阻水而止。傅友德一面派人尋船渡江,從正面擊敵;一面派數千人馬繞道上游渡江,從敵後發動奇襲。沒有多久,大霧散開,數十萬大軍兩岸對壘,繞道上游的數千明軍隱於山林中搖旗吶喊,達裏麻以為神軍天降,大驚而陣亂,明軍趨勢渡江猛攻,一舉全殲十萬元軍。這就是徵南戰爭中決定性的戰役白石江大戰。元軍失敗之後,看大勢已去,“棄昆明城而走晉寧忽納寨,焚龍衣,驅妻子赴滇池死,遂與右丞託迪,魯爾俱自殺”《明通鑑》,徵南戰事基本平息。

天龍屯堡古鎮屯田駐防

為防止元朝殘餘勢力和土司勢力再次反叛,傅友德上奏朝廷屯田駐防,於是就有了明朝政府屯田西南的壯舉,也使西南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開發。中國的屯田歷史最早可上追溯到漢代的漢文帝時,那時漢文帝為了充實邊防力量,招募了大量的移民到邊疆屯田, 漢武帝和漢宣帝使用軍隊屯田駐墾, 文帝的“募民實邊”為民屯之始, 武帝、宣帝的軍隊屯田為軍屯之祖。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摺,下令徵南大軍就地屯田駐防。今天我們來追尋明代屯田西南的歷史足跡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有不少“屯堡文化”研究專家指出: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視為是貴州、雲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開發, 由於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貴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礎,貴州才能於永樂十一年(1413)建省,從此“獨立”,不再隸屬於雲南、四川等省管轄。

天龍屯堡古鎮屯田戍邊

朱元璋在征服西南之後,為了“永固江山”,採取“屯田戍邊”的政策,建立“衞所制度”,在滇黔古驛道兩側產糧區和關隘廣設“屯堡”,派軍士屯墾駐防,“三分操備七分種”,明軍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臘月十一日攻下普定之後,命安陸侯吳復修建城池,次年(1382年)二月建成了普定衞城,由顧成擔任最高軍事長官“指揮使”。普定衞下設前後左中右5個千户所,每個幹户所統兵1120名,長官稱千户:每個千户所下設10個百户所,每個百户所統兵112名,長官稱百户;百户所下設兩個總旗,每個總旗下設5個小旗,小旗領兵10兵,每個衞所總領兵額5600名。
按照明軍規定屯田將士帶家眷,5600名軍士就是5600個家庭,這些徵南將士的家眷們自願和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象這種以軍士和軍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稱為軍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種形式。
軍屯建立之後和雲貴眾多的土司勢力相比較,仍處於弱勢地位,不能“永固江山”。
於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帶無土可耕的平民、無業遊民、犯罪的富户盡數遷移入滇黔屯田, 由政府按規定分發給土地、種子和農具,種出的穀物除上繳政府的税糧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這種屯田形式稱為民屯
為了再擴大軍隊給養的來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別是食鹽貿易,朝廷又鼓勵商人蔘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開荒種植,用所收穀物向政府換取“官鹽”用於經營,這種屯田形式稱為商屯
朱元璋命令所有屯田軍民加強團結,控制當地土司勢力,保證政令暢通,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屯田·移民户閒時為民,戰時為兵”,居住在軍事防禦功能很強的寨子“屯堡”裏。明代在西南大規模的屯田徹底的的改變了這片“蠻荒之地”,從洪武年間開始至明代中葉通過各種形式,上百萬的漢族移民進入西南,形成龐大的漢族移民羣體,改變了西南“夷多漢少”的局面。明代中後期山於戰亂和苛賦日益加重,屯田制度才逐漸步入了衰退。

天龍屯堡古鎮戰略地位

今日的貴州仍然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漢家住街頭,苗家住山頭,仲家住水頭”,這句話中的“漢家住街頭”,反映出明代屯田多半是在交通要道兩側, 以普定—衞(安J幀)的屯田為例: 安順位於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地勢較為平坦,貴州的大壩子多半於此,真可謂地肥水美,再則安順是滇黔古驛道的必經之地,素有“滇之喉、黔之腹、 粵蜀之唇齒”的稱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這就保證了屯田的成功, 郵務和經濟動脈的暢通。沿驛道兩側的屯田把土司勢力一分為二,使其不能聯絡,有效的分割了土司勢力。現今在安順市周邊的屯堡仍能找到很多用於燃放烽火的烽火台遺址,在那時哨兵如發現土司有 不軌動象,便燃放烽火發送信號,其它屯堡中的防備力量便快速聚集進行有效的防禦和攻擊。

天龍屯堡古鎮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是相對封閉的明代文化遺存。屯堡人在語言、服飾、建設、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夢。
屯堡人的語言多帶捲舌音,發音快,透着軍人的陽剛之氣,它是明代的官話(相當於今天的普通話),專家把它稱為“安順屯堡方言”。
在服飾方面,屯堡婦女保持祖制,依舊是寶藍色的長衣大袖,精緻的花邊體現了江南刺繡的神韻;一雙尖頭的繡花鞋,透着屯堡婦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貴。屯堡婦女的服飾已成為研究明代服飾的活資料。仍有很多婦女在街上繡繡花鞋,邊繡邊買,即有收益也算是表演。
沒有人能夠對石頭有如此深的瞭解,屯堡真是一個石頭的世界。腳下踩着的是石頭,伸手摸到的是石頭,眼睛看到的是石頭,大到圍繞屯堡的城牆和碉堡,小到磕鹽的鹽罐,就連房蓋都是石頭,這一切,無不令人感嘆屯堡人在建築上確實對石頭有一種深沉的理解,屯堡建築真把石頭工藝發揮到了極至。石頭的堅固對於構築屯堡人軍事性質的村落“屯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天龍屯堡古鎮文化交流

明代西南屯田有着偉大意義,它加強了中央集權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少數民族從中學到了漢族移民先進的農耕文明和儒學文化。最初少數民族對“屯堡人”處於敵視狀態,但隨着交融與磨合,仇恨逐漸淡化,少數民族同胞向屯堡人學會種植各種穀物的先進方法, 改變了當代刀耕火種的習慣。苗族至今仍把玉米叫做“那丟”,意思就是漢人的糧。朱元璋為了各少數民族向化儒學,強迫西南少數民族土司貴族子弟進入國子監學習儒學文化,使他們“永奉正朔”,從儒學中步入文明。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文明的傳播確實帶有壓迫性,但是明朝的徵南屯田決不是一個簡單意義的征伐佔領,它是當時統一國家的必需手段。
門票:60元/人(含天台山)

天龍屯堡古鎮人文風俗

天龍屯堡 天龍屯堡
在黔中腹地的大山深處,距省會50餘公里,以安順為中心,方圓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六百餘年來,屯堡人固執地堅守着大明朝的祖制。
屯堡人是明屯軍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響應朝廷號召,“屯田戍邊”。
今天的屯堡人仍舊身穿大明朝的長衣大袖;仍舊跳着大明朝的軍儺(地戲);仍舊沉眠於老祖宗“插標為界,跑馬圈地”的榮耀之中。
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個迷,六百年織就的一個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