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體撞擊

鎖定
天體撞擊(Impact event)是天體在空間沿某一軌道運行時,與另一運行軌道的天體發生碰撞的現象。 [1]  如在近地空間中大約在100顆Atens小行星,700±300顆Apollos小行星和約500顆Amors小行星,就可能發生相撞。在地球上,可根據撞擊坑數目來估計近地空間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 [2] 
中文名
天體撞擊
外文名
Impact event

天體撞擊地球

天體撞擊地球 天體撞擊地球
重大撞擊事件顯著塑造了地球的歷史,涉及地月系的形 [4]  、生命的進化史 [6]  、地球上水的起源和幾次大規模滅絕。天體撞擊地球形成的撞擊坑,為史前事件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值得注意的撞擊事件包括假設的、發生在地月系早期的歷史的後期重轟炸,以及確認的6600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據信這是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原因。

天體撞擊太陽系

撞擊坑提供了過去撞擊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證據,包括可能的行星間的撞擊。火星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行星際碰撞的重要證據。一些人推測,火星上的北極盆地是38億至39億年前火星表面行星撞擊的證據,而烏托邦平原是已確認的最大撞擊,希臘平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可見隕石坑。月球提供了大規模撞擊的類似證據,南極-艾特肯盆地是其中最大的。水星的熱量盆地是大規模撞擊事件形成的隕石坑的另一個例子。土星衞星上的撞擊坑,如Iapetus上的Englier和Gerin、Rhea上的Mamaldi和Tethys上的Odysseus以及Mimas上的Herschel,形成了顯著的表面特徵。2018年為解釋天王星不尋常的旋轉而開發的模型支持了一種長期持有的理論,即這是由與地球兩倍大小的巨大物體的斜碰撞引起的。 [5] 

天體撞擊太陽系以外

哈勃和斯皮策等太空望遠鏡能夠直接觀察到星系之間的碰撞或星系合併。長期以來,包括恆星碰撞在內的行星系統的碰撞一直只是推測,直到最近才開始被直接觀察到。
2013年,斯皮策在NGC 2547 ID 8周圍檢測到小行星之間的撞擊,並通過地面觀測得到證實。計算機建模表明,撞擊涉及類似於據信的導致地球等類地行星形成的事件的大型小行星或原行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