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文运”是四川省内江市两处清代石刻遗迹的总称,由清嘉庆年间内江县知事顾文曜题刻于沱江北岸挂榜山和城南三元塔 [1] [4]。挂榜山题刻位于山体右侧,因风化字迹模糊;三元塔题刻位于第二层窗楣,保存较为清晰,两者均寄托祈愿文运昌盛之意 [5]。内江自唐代至清末共出3名状元、300余名举人,印证了“天开文运”的文化底蕴 [1] [3]。现存遗迹与塔山公园“天开文运牌坊”、状元梯等共同构成内江科举文化地标 [2]。
- 位 置
- 四川省内江市 [1] [4]
- 题刻者
- 顾文曜(清嘉庆) [4-5]
- 相关遗迹
- 挂榜山石刻、三元塔石刻 [1] [4]
- 文化主题
- 科举文运 [1-3]
- 保护现状
- 部分风化 [5]
地理位置
播报编辑
“天开文运”石刻分布于内江市沱江两岸:挂榜山题刻位于东兴区城区沱江北岸,三元塔题刻位于城南3.5公里的三元山巅。两处遗迹隔江相望,形成地理呼应,象征内江文脉传承 [1] [4-5]。
历史背景
播报编辑
清嘉庆年间,顾文曜任内江县知事期间主持重修三元塔,并于嘉庆九年(1804年)至十二年(1807年)镌刻"天开文运"于塔身 [3] [5]。嘉庆十四年(1809年),顾文曜又在腊弃雅挂榜山题刻同名文字定汽叠,旨在振兴地方文灶充运 [1] [4]。此举与内江科举传束悼纹统密切相关:唐犁杠酷代范崇凯成为巴蜀首位状元,清代骆成骧为四川唯一状元 [1] [5]举精犁舟喇民杠舟。
建筑特征
播报编辑
挂榜山石刻:
- 题刻于天然岩壁,岩体平阔如榜 [4-5]
- 现存"天开文运"四字,风化严重 [5]
- 周边现存明清碑林遗迹 [4]
三元塔石刻:
- 镌刻于塔身第二层窗楣,青石材质 [5]
- 塔高十一级,通体白石砌筑 [4]
- 塔基浮雕科举相关图案,塔内石梯螺旋而上
文化影响
播报编辑
"天开文运"题刻后,内江科举人才辈出:
- 唐代至清末:3名状元、300余名举人 [1] [3]
- 明代:进士数量占四川半数 [5]
- 清代:骆成骧中状元(1895年) [1] [5]
当代,内江市依托遗迹开发文化景观:
- 塔山公园设"天开文运牌坊"、状元梯 [2]
- 文蕴天梯步道雕刻梅兰竹菊纹饰
- 三元塔周边建成复合绿道景区
保护与现状
播报编辑
挂榜山题刻因自然风化字迹难辨,未采取封闭保护 [5]。三元塔题刻保存相对完整,但塔内部暂不对外开放 [3]。两处遗迹均列为内江市重要文化遗产,纳入地方文旅规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