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鋼柳林副中心

鎖定
天鋼柳林地區城市副中心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東南部, 是海河上游開發改造的重要節點,規劃四至範圍:東至外環東路、外環南路,西至崑崙路,南至大沽南路,北至津塘路,規劃區總用地14.5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設用地約為9.56平方公里。 [1] 
中文名
天鋼柳林副中心
地    點
天津市中心城區東南部
全    稱
天鋼柳林地區城市副中心
規    劃
一主兩副

天鋼柳林副中心一主兩副規劃

為進一步深化實施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2008年8月開始,規劃部門在開展《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的同時,進行了《天津市中心城區“一主兩副”規劃》
“一主兩副”是指小白樓地區城市主中心和西站地區、天鋼柳林地區兩個綜合性城市副中心。小白樓地區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樓、解放北路、南站商務區以及和平路、濱江道商業區組成。西站地區城市副中心由西站綜合交通樞紐、西站中心商務區等組成。天鋼柳林地區城市副中心由綜合會展區、商業商務區、柳林風景區等組成。 [1] 

天鋼柳林副中心中心現狀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地區城市副中心具有良好的內、外部交通環境,作為東部地區的中心,其緊鄰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與航空城的良好區位,使其具有強勁的產業支撐和外向型服務潛力,未來可有力帶動東部地區發展。

天鋼柳林副中心規劃定位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地區城市副中心將規劃建設成面向國際,以商務會展、商業娛樂、創智產業及休閒居住(國際社區)於一體的,集中展現天津大氣、洋氣城市形象的生態型城市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佈局規模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在規劃佈局方面,規劃沿海河橫向佈局,形成“一帶、七區”的城市結構,其中,一帶為:海河風情帶;七區為:都市商務區、創業產業片區、地區行政及國際社區、海河北部生活片區、海河南部生活片區、柳林風景區、地區綜合服務區。
海河風情帶
位於崑崙路、海河東路、外環東路、台兒莊南路和復興河圍合的區域內。區內擁有優美的海河岸線,以海河的租界文化為特徵是這一地區開發的靈魂所在。定位以會議、展覽、商業為主體功能,集中展現海河歐式風情的濱水開敞空間。
北岸都市商務區
位於月牙河東路、環宇路、利津路和海河東路圍合的核心區段,緊鄰海河風情帶,有三條地鐵線路穿境而過,具有良好的環境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規劃將以商務、辦公、商業、公寓為主體功能,集約發展中高密度的商務辦公、金融、商業等現代服務產業;環境以公共綠地、綠軸、林蔭大道為特徵。
創智產業片區
位於月牙河東路、婁山道、沙柳路和環宇路圍合的區域內。規劃將以創智產業、居住、企業辦公為主體功能,打造擁有一流的生活和優越生態環境的居住區域和展現天津文化的創意產業區,促進和帶動北部地區發展,提升建設水準。
地區行政與國際社區
位於海河東路、外環東路、津塘路和利津路圍合的區域內。規劃將以行政辦公、生態型居住和配套服務為主體功能,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環境品質。
海河北部生活片區
位於月牙河南路、崑崙路、津塘路、利津路和環宇道圍合的區域內。規劃將以城市型居住、配套服務為主體功能,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環境品質。
地區綜合服務區
位於長湖路、柳盛道、林兆路和大沽南路圍合的區域內。區塊緊鄰海河風情帶,地處城市快速路與主幹道的交匯處,交通便捷,周邊服務配套缺乏,規劃將以地區商業、醫療、專科教育為主體功能。依託核心區優越的發展基礎,將遊憩與商業有機結合,響應海河風情帶建設帶來旺盛的休閒購物需求。
海河南部生活片區
位於崑崙路、海河風情帶以南、外環南路、大沽南路和除地區綜合服務區以外的區域內。規劃將以生態型居住、配套服務為主體功能,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環境品質。
柳林風景區
位於台兒莊南路、外環南路、國盛道和華兆路圍合的區域內。作為天津市綠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將以生態、休閒、康體為主體功能,優化用地結構,提高環境品質。 [1] 
海河風情帶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該區塊位於崑崙路、海河東路、外環東路、台兒莊南路和復興河圍合的區域內,總佔地面積約200公頃。以傳承海河特有的歷史文脈為特徵是這一地區開發的靈魂所在。作為整個海河上游文化帶景觀帶的尾端,地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要以獨特、亮麗和大氣輝煌的城市空間與特色建築為這一區段畫上閃亮的一筆。規劃以會展、商業、商務、高端居住(國際社區)和濱水休閒為該區主體功能,重點突出緊鄰海河的親水特點,按照“一核、兩翼”佈局,合理組織各功能,一核以綜合性會展中心為核心,兩側配以酒店、特色商業、餐飲、娛樂等功能,兩翼則以濱水生活為主題,沿河佈置濱水住區、國際社區、歐式園林等功能區塊。整體打造具有天津近代建築特色的歐式建築羣與園林景觀。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北岸都市商務區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該區塊位於月牙河東路、環宇道、規劃路十一和海河東路圍合的核心區段,總佔地面積約129公頃。緊鄰海河風情帶,並有三條地鐵線路穿境而過,具有最優勢的環境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以商務、金融、商業、公寓為主體功能,以公共綠地、綠軸、林蔭大道為環境特徵。規劃充分考慮區塊與海河風情帶的互動關係同時兼顧產業細分與功能互補,形成天津市東南部核心商務金融區。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南岸文化辦公區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該區塊位於台兒莊南路以南,柳盛道以北的區段,總佔地面積約39公頃。以文化、辦公、商業為主體功能,以親水堤岸、公共綠地為環境特徵。在建築形式上,充分考慮區塊與北岸海河風情帶沿海河兩岸的互動關係,沿河以多層為主的歐式風情建築與現代簡約的高層建築相結合,形成海河南岸錯落有致的濱水建築特色。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天鋼柳林副中心道路規劃

天鋼柳林副中心道路交通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在道路交通方面,天鋼柳林城市副中心道路網絡由城市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四個等級道路構成。依託副中心東西兩側東南半環和外環線兩條城市快速環線,既實現了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各重點地區的快速聯繫,同時也實現了內外客貨運交通的分離。另外,副中心通過大沽南路、津塘路、婁山道等道路保證了多通道與濱海新區網絡化連接。結合地區密集的道路網絡,滿足了天鋼-柳林副中心未來內外部交通需求。

天鋼柳林副中心軌道交通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軌道交通方面,為支撐和帶動天鋼-柳林城市副中心的發展,規劃依據區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將中心城區5條軌道交通線路M1、M7、M9、M10、Z1線服務於天鋼-柳林副中心,並在會展中心北側設置M7、M10和Z1三線換乘樞紐車站,既為副中心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同時保證會展中心客流的快速集散。

天鋼柳林副中心形態風格

在空間形態方面,規劃從突出城市新區的秩序感出發,以海河為軸線從近岸24米的歐式風情建築到海河東西路沿線百米的高層建築再到會展中心兩側260米的超高層建築,嚴格按照:近(24米)、中(60-150米)、遠(150-260)三個層次進行整體控制,在形成以會展中心及其兩側超高層建築為中心向東西兩翼依次遞減的空間秩序與優美的韻律感的同時,為此區段親水、開敞的海河堤岸景觀勾勒出完美的天際線。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綠化景觀

在綠化景觀方面,規劃充分整合地區現有綠地景觀,以構建面向海河的多層級開放空間體系為目標,通過綠楔、公園、廣場、風景區等城市開敞空間與道路綠化的系統組織,將海河優美的水岸景觀引入到城市中去,整體打造面向海河的多層級開放空間體系,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綠地景觀佈局,城市級景區、綠地及河流總面積佔總用地的33%。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天鋼柳林副中心 天鋼柳林副中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