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都二號

鎖定
天都二號是由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研製的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衞星 [1] 
截至2024年4月12日,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順利開展了月地高可靠傳輸與路由、月球軌道導航空間基準異源標定等新技術試驗,經遙測數據計算結果表明,試驗項目能夠有效提高航天器環月軌道定軌精度,試驗設計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10] 
中文名
天都二號
研製單位
深空探測實驗室

天都二號簡介

天都二號由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研製,重量分別為15千克,擬於2024年與鵲橋二號中繼星任務發射,擇機分離後,採用星地激光測距、星間微波測距方式開展環月軌道高精度定軌等技術驗證,為未來鵲橋通導遙星座系統論證實施提供設計參考 [1] 

天都二號發展歷史

2023年4月24日,2023“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啓動儀式上,計劃搭載鵲橋二號中繼星任務發射的兩顆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衞星,分別正式命名為“天都一號”“天都二號” [1] 
2024年2月4日,據新華社援引深空探測實驗室消息,中國將發射“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衞星,雙星將在月球軌道編隊飛行,實施月球軌道通信導航新技術驗證 [3] 
2024年3月20日8時31分,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由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衞星作為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首發星,將為月球通導技術提供先期驗證。 [6] 
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飛行24分鐘後,鵲橋二號與運載火箭分離,天都星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分離後120秒與運載火箭分離,進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42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衞星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4-5] 
2024年3月25日1時32分,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組合體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約11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判斷,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後續將通過調整環月軌道高度和傾角,進入環月大橢圓凍結軌道,按計劃實施雙星分離,開展一系列月球通導新技術驗證。 [7]  2024年4月3日,成功實施雙星分離。 [9] 
2024年4月3日,探月工程用鵲橋通導技術試驗衞星——天都二號衞星推進分系統工作正常,為衞星繞月提供了高精度軌道姿態控制,標誌着液氨冷氣微推進系統在深空探測領域實現首次成功應用,同時標誌着中國3D打印貯箱首次實現在軌應用。 [8] 
2024年4月8日,天都一號按計劃完成飛行軌道調整控制,與天都二號在環月大橢圓凍結軌道編隊飛行,雙星距離維持在200公里附近,兩星通信正常、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為開展系列通導技術試驗任務奠定重要基礎。4月11日,天都一號在軌實現對天都二號高精度指向跟蹤控制,成功完成雙星微波測距試驗。 [11] 
截至2024年4月12日,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順利開展了月地高可靠傳輸與路由、月球軌道導航空間基準異源標定等新技術試驗,經遙測數據計算結果表明,試驗項目能夠有效提高航天器環月軌道定軌精度,試驗設計具有重要實用價值。 [10] 
天都二號拍攝雙星組合體成功實施雙星分離視頻截圖 天都二號拍攝雙星組合體成功實施雙星分離視頻截圖

天都二號名稱由來

天都二號命名源自安徽黃山主峯“天都峯”,寓意中國深空探測事業紮根江淮大地,不斷向更高更遠的深空邁進。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