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山道院

鎖定
鳳山道院位於山西省離石區北的鳳山腰間,原名“天貞觀”。自山下遠遠望去,“名山仙境”四個石刻大字十分醒目,是一處風景秀麗,古建別緻的千古勝蹟。登山眺望,市區新貌盡收眼底,一覽無餘。主要建築有黃錄寶壇玉皇樓、三清殿、孫真人殿、讀書樓、三官樓、雷公殿、白雲洞(即陳摶殿),附屬建築有關帝廟、土地廟、五道廟等。鳳山道院與中南海、紅山文化遺址羣等一起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鳳山道院
位    置
山西省離石區北的鳳山腰間
原    名
天貞觀
地    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山道院簡介

鳳山全名為“三陽雲”,所謂“三陽”,意取日光自卯至午至酉鹹照之,“
鳳山道院 鳳山道院
鳳”者取山色山形有如丹鳳朝陽之意,“雲”取離石閒雲,故稱“三陽雲”鳳山。相傳,一日忽來一位老道,鶴髮童顏,衣帽不整,冬日酣睡鳳山腳下土洞中,多日不醒,偶然醒來,或持帚清掃,或閉目養神,從不見食人間煙火,一時被傳為神話。一日,一華山道士路經石州,偶過土洞,納頭便拜,隨吟詩一首:“左洞簾前碧水流,白雲繚繞鳳山頭。幾年不見陳祖面,今逢希夷在石州。”一語點破陳希夷姓名,一時轟動全城,人羣紛至,爭相一睹道骨仙風。陳希夷已無疾而終,猶自盤腿打坐。容顏依舊,異香撲鼻,白雲繞洞,冉冉升空。其骨即葬於洞旁。後來華山道士集眾來取骸骨,將遺骨分包背運,行至城南,頓覺骨重如山,難以舉步,只好重返鳳山,復葬洞旁。後人尊陳希夷為世尊老祖,在鳳山專修廟宇,既白雲洞。從此,香火祭祀者不絕,將陳希夷奉若神明。

鳳山道院歷史沿革

鳳山道院 鳳山道院
史料記載,鳳山道觀始建於宋代,元代遭兵火焚燬,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重修希夷廟,後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正統六年(1441年)、景泰七年(1456年)和成化六年(1470年)進行過四次大擴建,使其成為道院規模。明成化十九年又進行了擴建。這座“白雲繚繞”的仙山瓊瑤,是為了祭祀宋代道祖陳希夷和其門徒明代道士孫雲際而建。如真人殿左近的碑碣上所説,孫雲際是明朝人,七歲修道,十七歲來到鳳仙道院陳希夷道場門下立志苦修,煉精淘丹、濟人療病四十餘年。從宣德四年(1429年)至成化六年(1470年)30年間,孫雲際曾四次主持興建、維修天貞觀,使之具有了規模。時人認為這對促進本州道教的發展和名勝的保存都極有裨益,評價説“孫先生道德無量”。

鳳山道院院內

鳳山道院
鳳山道院(5張)
觀內分上下兩院,依山就勢,佈局各異。主要建築有黃錄寶壇玉皇樓、三清殿、孫真人殿、讀書樓、三官樓、雷公殿、白雲洞(即陳摶殿),附屬建築有關帝廟、土地廟、五道廟等。玉皇樓為重檐歇山頂,四鬥三挑、偷心結構。讀書樓在三孔丹室磚窯上奠基。鳳山道院的正式名字為“天貞觀”。

鳳山道院設施介紹

鳳山道院 鳳山道院
上院主體為真人殿,是供奉仙人孫雲際的場所。在真人殿牆壁上,繪着兩幅壁畫,一幅的內 容是孫雲際被陳希夷祖師傳授《五雷經籙》,另一幅表現的是孫雲際羽化登仙後,給弟子姜浩淵留下一雙舊鞋,説想找他時可穿此鞋。但幾年後姜浩淵拿出鞋時,發現鞋已破舊不堪,就扔了出去,剎那間,鞋化為仙鶴飛去,姜浩淵也失去了成仙的機會——姜浩淵就只好居於真人殿右側一個狹仄的神龕裏,那原是他墓址所在。真人殿外貌是殿閣式的模樣,實際上進入殿中可以看出是晉西北地區普通的一間窯洞。孫雲際孫真人就端坐在窯洞正中央,神像熠熠閃着金光,煙霧繚繞之中,確有幾分得道真仙的氣象。神像周圍掛許多錦旗,大都寫着“有求必應”,大部分都來自離石區城鄉。

鳳山道院相關事蹟

鳳山道院現存最早的一塊碑碣,刻於景泰元年(1450年)農曆七月的《贈三陽山(鳳山古稱“三陽雲鳳山”)雲際孫先生禱雨有感記》,由當時州儒學正李巽撰文,是在當年禱雨成功後所立。景泰六年(1456年)七月十五,孫雲際門下弟子又刻碣《三陽雲鳳山雲際孫先生修真功行記》讚頌他,似乎表明此時的孫雲際已經功行圓滿。成化十九年,時年60歲左右的孫雲際羽化,姜浩淵等弟子為紀念恩師,就捐資建樓塑像以供奉。
他經過四十多年的苦修,終於得道,之後斬妖除魔、為民祈福,深受百姓愛戴,羽化之後,就和祖師陳希夷一起被受人崇拜和恭敬,還被稱為孫真人。關於“真人”還有個來歷,相傳有一年孫道士認為以自己的道行應該有個封號,於是去見皇上,皇上問他你有什麼本事,他説我能吃針,皇上要他當場演示,只見他把拿來的針從嘴裏一根根吞下又從手指中連成一條線一根根排出,皇上見狀説“你是針(真)人啊!”他一聽趕忙謝恩,從此便成為真人。
真人殿的左側是三清殿,供奉的是道德天尊(即老子)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懸山頂,布瓦。玉皇樓,單檐歇山頂,布瓦,琉璃脊獸。二層有環廊,可沿木梯攀上,內有玉皇大帝塑像,樓下有靈官塑像。殿門口的右側立着兩塊石碣,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真人殿的對面是讀書樓,舊時被稱為鳳山書院,據縣誌記載曾培養了不少文人墨客。下院有白雲洞、雷公殿、三官樓、凌虛樓(玉皇樓)等。白雲洞為供奉宋朝著名道士陳希夷的場所,故現稱為陳希夷殿。每座建築的外牆都有敍述道院歷史的古碑石刻。陳希夷殿是下院的主體建築,又稱白雲洞,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琉璃頂,前出廊,前檐用三下昂七鋪作,明間補間鋪作用碩大的斜昂。殿內有近30平方米的明代壁畫《修建武當山宮觀感應之圖》。壁畫上部為“十次神主顯現圖”,下部為“武當山全景鳥瞰圖”,細微處纖毫可見,看全局氣象萬千,屬於精品。圖中採用瀝粉貼金繪製,色彩豔麗,技法純熟,是一幅完整的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壁畫。玉皇樓的西側立着一塊鳳山道院留傳最早的石碑——“重修三陽山祖師希夷庵記”。在山的底部還有財神廟、土地廟、關帝廟。

鳳山道院鳳山廟會

每逢農曆正月廿六,是觀內一年一度的鳳山廟會。這天,是道士孫雲際先生的誕辰日,傳説天上地下的許多神仙都會來給他慶壽。在當天上山,就有機會得到仙人垂青降福。所以,那天小小的鳳山上,張燈結綵,經宿不熄,將整座山映照得宛若仙境,而鄉民摩肩接踵、絡繹不絕,石徑水泄不通,觀內幾無立足之地,香火、鞭炮的味道在山下老遠都能聞着,比過年都要紅火。廟會前後,四方香客朝山者絡繹不絕,整個山院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燈火輝煌,煙火繚統,爆竹轟響,聲震州城,俗稱“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