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花粉

鎖定
天花粉,中藥名。《本草正義》:藥肆之所謂天花粉者,即以蔞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無粉之實。天花粉為葫蘆科植物栝蔞的根,是一種中藥,為清熱瀉火類藥物,其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腫。主治:治熱病口渴、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腫、痔痿。對於治療糖尿病,常用它與滋陰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中文名
天花粉
別    名
天花粉,栝樓根,花粉,蔞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栝樓屬
栝樓
分佈區域
河南等
採集時間
秋季最佳
用    量
10-15g
毒    性
無毒

天花粉入藥部位

該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雙邊栝樓的乾燥根。

天花粉性味

甘、微苦,微寒。

天花粉歸經

歸肺、胃經。

天花粉功效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天花粉主治

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天花粉相關配伍

1、熱病煩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經實熱, 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熱病煩渴,可配蘆根、麥門冬等用或配生地黃、五味子用,如天花散(《仁齋直指方》);取本品生津止渴之功,配沙蔘、麥門冬、玉竹等用,可治燥傷肺胃,咽乾口渴,如沙蔘麥冬湯(《温病條辨》)。
2、肺熱燥咳。本品既能瀉火以清肺熱,又能生津以潤肺燥,用治燥熱傷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等肺熱燥咳證,可配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等藥用,如滋燥飲(《雜病源流犀燭》);取本品生津潤燥之功,配人蔘用治燥熱傷肺,氣陰兩傷之咳喘咯血,如參花散(《萬病回春》)。
3、內熱消渴。本品善清肺胃熱、生津止渴,可用治積熱內藴,化燥傷津消渴證,常配麥門冬、蘆根、白茅根等藥用(《千金方》);若配人蔘,則治內熱消渴,氣陰兩傷者,如玉壺丸(《仁齋直指方》)。
4、瘡瘍腫毒。本品既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腫排膿以療瘡,用治瘡瘍初起,熱毒熾盛,未成膿者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常與金銀花、白芷穿山甲等同 用,如仙方活命飲(《婦人大全良方》);取本品清熱、消腫作用,配薄荷等分為末,西瓜汁送服,可治風熱上攻,咽喉腫痛,如銀鎖匙(《外科百效全書》)。

天花粉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天花粉禁忌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天花粉炮製方法

洗淨,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乾燥。

天花粉生理特性

攀援藤本,長可達10m。塊根圓柱狀,肥厚,富含澱粉。莖較粗,多分枝,具縱稜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其原植物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旱,怕澇窪積水,適宜生長於冬暖夏涼的低、中山區。年平均氣温在20℃左右,7月均温28℃以下、1月6℃以上時較利於植株生長髮育

天花粉主要產地

分佈於河南等地。

天花粉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栝樓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潤枯,微苦降火,甘不傷胃,昔人只言其苦寒,似未深察。” [1] 
2、《本草匯言》:“天花粉,退五臟鬱熱,如心火盛而舌幹口燥,肺火盛而咽腫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齒腫,痰火盛而咳嗽不寧。若肝火之脅脹走注,腎火骨蒸煩熱,或癰疽已潰未潰,而熱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黃,而小水若淋若澀,是皆火熱鬱結所致,惟此劑能開鬱結,降痰火,並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從補藥而治虛渴,從涼藥而治 火渴,從氣藥而治鬱渴,從血藥而治煩渴,乃治渴之要藥也。”
3、《本經逢原》:“栝蔞根,降膈上熱痰,潤心中煩渴,除時疾狂熱,祛酒癉濕黃,治癰瘍解毒排膿。”
4、《本草求真》:“天花粉,較之栝樓,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牆倒壁之功也。至《經》有言安中續絕,似非正説,不過雲其熱除自安之意。”
5、《神農本草經》:“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
6、《滇南本草》:“治癰瘡腫毒,並止咳嗽帶血。”
7、《本草蒙筌》:“治偏疝。”
[2-3]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