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1)各物因其自然状态而自己发出的声音,天地间音响中的一种。 出处:《庄子·齐物论》:“‘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详注:“籁”,本指古代的管乐器箫,这里泛指风吹动空虚的地方而发出的各种自然音响,因其声音所出的不同,有天籁、地籁、人籁之分。 天籁则是一种精神境界,但是应用上更多指代自然的声音。
示例: 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林风天籁,与金奏合。” 清·方文《宋遗民咏·吴子昭雯》:“尤喜诗与歌,声出似天籁。”
瞿秋白《荒漠里》:“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2)指诗文天然浑成得自然之趣。
示例:唐·陆龟蒙《奉和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疎。”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 (3)在古代汉语中“天籁”则是指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