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籟迴音

(劉向忠著散文集)

鎖定
《天籟迴音》是劉向忠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10月。 [2] 
該書真實記錄了劉向忠生活的經歷和思考。 [1]  該書中的散文視野開闊,題材豐富,文字樸實坦誠,真摯自然,細微之處見真知。 [3] 
作品名稱
天籟迴音
作    者
劉向忠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15萬字
首版時間
2021年10月

天籟迴音內容簡介

《天籟迴音》是劉向忠生活的經歷和思考的真實記錄,分為“故園”“歲月”“天籟”“行走”四部分,有對與父親母親一道生活的村莊物件的記憶和懷念;有對平常生活酸甜苦辣的敍述和印痕;有對大自然中生命的喜愛和敬畏;有對不多的旅途見聞的白描和感想。 [1] 

天籟迴音作品目錄

第一輯 故園
第二輯 歲月
第三輯 天籟
第四輯 行走
漸行漸遠的故園
撫摸農具
鄉野六味
社火,社火
與《六盤山》有關的人與事
與五月的鄉村擦肩而過
父親的病
回老家看望母親
年的絮語
秋天的傷痛
秋天的懷念——憶朱世忠先生
只有香如故——懷念李成福先生
讀書偶拾
結緣《鹿鳴》雜誌
白雪覆蓋的大地
桃花爛漫北象山
北象山抒懷
生命的序曲
陽光照在身上
春天,相約桃花
夏日的清涼
行走在天地之間
大連散記
留在山東的足音
沙坡頭小記
彭陽二題
野荷谷
初讀西吉
清涼谷 [2] 

天籟迴音作品鑑賞

在該書中,故鄉是劉向忠深藏在內心的柔軟。無論是自然之美,還是心靈感悟,一旦進入他的視域,總會散發出無窮的韻味:一粒砂礫,洞見世界,半瓣花中,道説人情。譬如,“天籟”一輯中,《白雪覆蓋的大地》《桃花爛漫北象山》《北象山抒懷》等,這些平平常常的人事和景物,讓他怦然心動,感懷不已。故鄉是他內心的圖騰,也是他所有夢想的地理背景。故鄉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一縷炊煙、一聲犬吠、一壺老酒,這些浸透在作者骨子裏那濃得化不開的鄉情、鄉愁,都讓作者魂牽夢繞。
劉向忠把飽含人性關懷的筆觸伸向故土,用真誠淳樸的言辭訴説着城鄉鉅變之下的故土情懷、自然植物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心性。他的散文中有因鄉村的凋敝而引發的對城市文明的反思,但更多的是表達對正在逝去的鄉土的深沉的愛。他是鄉村的真誠守望者,他的散文中充滿了一種讓人讀後無法釋懷的寧靜、無奈而感傷的詩意。譬如,《與五月的鄉村擦肩而過》一文,除了對鄉村自然景觀的描寫,作者面對鄉村無可挽回的破敗,使他深刻體會到,讓古老的鄉村內藴了現代城市和新農村無法具備的複雜的文化意藴和憂傷氣氛。
親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情感是散文的血脈。《父親的病》《回老家看望母親》等篇目,字字關情,句句含情。作者以温潤的筆調,抒寫了鄉情、親情、友情對自己“潤物細無聲”的成長滋潤,在許多細小和温暖的細節記憶裏,透出了鄉情、親情、友情的温暖與珍貴,生命的豐饒與堅韌。在《只有香如故——懷念李成福先生》一文中,作者回顧了他與李先生的交往過程,他欽敬李先生的情懷風骨、書香雅韻、襟懷與氣度,他曾受益於先生在文學創作中的引導和鼓勵。劉向忠對幫助過他的人,寧可感念於心而不形諸於口頭,也典型地表現了他的為人之忠厚。在《秋天的懷念——憶朱世忠先生》一文,他曾回憶了與朱世忠的一面之緣,他仰慕先生笑容可掬和激情盪漾的風采。 [3] 

天籟迴音作品影響

入選項目
《天籟迴音》入選寧夏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的原創精品出版工程“陽光文庫”。 [1] 

天籟迴音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天籟迴音》
2021年10月
陽光出版社
978-7-5525-6137-1 [2] 

天籟迴音作者簡介

劉向忠,20世紀70年代生人,寧夏隆德人,打工為生,業餘讀書寫作,現為寧夏作家協會會員,作品見於《寧夏日報》《朔方》《文學港》等,入選《讀者》《散文選刊》《寧夏作家作品選》等。著有散文集《落葉的嘆息》《縣城書》《大地會記住一切》等,被隆德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六盤英才·實用人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