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竺山文殊院

鎖定
福建省天竺山文殊院為佛祖勝地,始建於唐朝,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在唐朝有石刻記載。現存地名有石門,向天螺,頂院、下院、茶林、界碑石等。文殊院坐落於南安市金淘鎮文山村,距離金淘街約6公里。此處羣山環繞、峯巒疊翠、山清水秀,風景秀麗。 [1]  歷史的變遷,文殊院歷經滄桑,幾度興廢,因年久失修,上院和下院破損嚴重,搖搖欲墜,面目皆非,近來海內外重建文殊院,弘揚文殊文化的呼聲四起。重建文殊院,重塑佛像,搶救寶貴的文化遺產,使文殊院重光,香火重旺,成為弘法利生的道場 [1]  2011年11月,文殊院成立首屆重建籌備委員會,開始動工建設,規劃總佔地面積80多畝,計劃建設6座殿宇;首期建設天王殿,文殊殿,觀音殿,山門,停車場等,並於2014年12月11日舉行文殊院落成進殿議式
中文名
福建省天竺山文殊院
地理位置
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文山村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

天竺山文殊院發展歷史

綿延橫亙於金淘鎮南方的天竺山,萬木葱蘢,煙嵐滴翠,遠看猶如仰卧的巨佛,正在重建中的文殊院座落在山的中間。天竺山麓有一座小山村,舊時名叫文殊,解放後改稱為文山村,該村四面小山環擁,綠樹藏幽,有似湖北的卧龍崗。據當地人介紹,唐朝時山西五台山有一位和尚受文殊菩薩點化,帶着香火和五個徒弟長途跋涉來到天竺山,在此建造五台山分爐寺院——文殊院,並收徒弟弘揚佛法,普渡眾生。
天竺山文殊院作為文殊菩薩在閩南地區主要道場,自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石刻記載,現存地名有石門、向天螺、頂院、下院、茶林、界碑石等。由於年代久遠,風雨侵蝕,昔日古剎舊文殊院歷經滄桑,已經湮沒在荒煙蔓草之中。
盛世佛興,古剎重光。2012年10月,居士陳江波先生在與好友坐聊中聽説金淘文山村有一座文殊院,因年久失修而倒塌,突發重修該院之宏願,隨後便到現場勘察舊院地基。歸後,陳居士夢得菩薩指點,要他帶領十方善信重興古剎。陳居士發願重修文殊院的消息一經傳開,各地的善男信女紛紛來到文山村,並在空明法師的帶領下,每個星期天在該村舉行誦經、弘法、放生法會。各地善信陸續捐資67萬元買地擬重建寺廟,幾經周折,遲遲未得開工。直到2013年5月中旬,信奉佛教的旅港同胞廖順林先生返鄉創業,在好友許年團先生的介紹下來文殊院參加廣修法會,參觀下院周圍環境,覺得四周民居雜處,難成清修之所,況且受到地理限制,發展空間有限。他仔細觀察天竺山地理環境,認為在該村小學後面,有一片開闊地,正適合文殊院遷建之所。隨即帶領眾人親臨其地,大家突然間眼晴一亮,大加讚歎:果然是風水寶地!其地勢猶如一把金交椅放置在天竺山腰,藍天碧岫,晶瑩剔透,宛如未經雕琢的天然寶石。況且視野開闊,金淘鎮區盡收眼底。遠山近岫,連綿起伏,有如朵朵蓮花,如此佳山水,真是如詩如畫。大家認為這裏是重建文殊院的好地方。廖先生説:“這只是我個人的願景,不知佛祖是否認同?”於是,大家請陳居士禪修確定,一週後,得到菩薩默允。為慎重起見,廖先生建議再請五台山高僧前來禪修確定,最終定址於此重建文殊院。
2013年8月中旬,陳居士邀請五台山高僧吉松法師等前來選址地舉行定樁儀式。隨後請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並繪出效果圖。根據設計,新建的文殊院規模宏大,依山就勢,由下向上,層層遞高,中軸線建五大殿,兩側翼以鐘鼓樓並附屬廊廡殿堂,後面佛塔高聳。全部工程竣工後,將成為泉州地區屈指可數的大叢林。如鐘樓、鼓樓、山門、佛塔、放生池正在規劃中,有待十方善信認捐。
籌建會還規劃把天竺山建成旅遊風景區,屈時,將與下圩街的千金廟、佔石村的葉飛將軍紀念館、朵橋土樓連成一片,成為金淘鎮豐富旅遊資源
筆裂石景區 筆裂石景區

天竺山文殊院文殊院重建

南安市民宗局、南安市佛教協會、金淘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已經納入佛教協會管理,取得相應證書。併成立首屆南安市文殊院重建籌備委員會。
已經開始首期建設,完成寺院整體規劃。首期將投建山門、停車場、放生池、天王殿、鐘鼓樓、文殊殿、大雄寶殿及佛像金身、信眾僧舍綜合樓兩幢。
有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有海內外的僑胞、鄉賢熱心資助,有籌委會和十方善信的共同努力,文殊院的重建以及弘揚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文化事業一定會早日實現。屆時,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將更加顯赫,海內外香客往來將更加頻繁,香火將更加旺盛,將為促進閩南文化交流,繁榮閩南經濟作出貢獻。 [1] 

天竺山文殊院首期建設落成

首期建設落成
首期建設落成(10張)
天竺山文殊院已完成首期建設,2014年12月11舉行進殿議式;完成了天王殿,文殊殿,信眾宿舍樓,山門建設,並新建及拓寬文林路,文殊路,停車場等設施,計劃與鄰村藝林攜手,共同打造美麗鄉村和宗教旅遊勝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