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窗

(針灸穴位)

鎖定
天窗穴,別名窗籠穴,窗聾穴,窗簧穴,天籠穴,是人體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之一。該穴位於人體的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後緣,扶突穴後,與喉結相平,在斜方肌前緣,胸鎖乳突肌後緣,深層為頭夾肌;在耳後動、靜脈及枕動、靜脈分支;布有頸皮神經,正當耳大神經叢的發出部及枕小神經。主治疾病有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頸項強痛,暴喑等。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中文名
天窗
別    名
窗籠穴,窗聾穴,窗簧穴,天籠穴
出    處
《靈樞·經脈》
隸屬經絡
手太陽小腸經
主    治
五官病證,頸項強痛
功    能
疏筋散風
主要配伍
配翳風、中渚主治耳鳴、耳聾
操    作
直刺0.5~1寸

天窗名稱釋義

1)天窗。天,天部也。窗,房屋通風透氣之通孔也。該穴名意指頸部上炎之熱由此外傳體表。本穴物質來自二個方面,一是肩中俞穴的上行熱氣由本穴上行頭面天部,二是循頸項上行的炎熱之氣由裏部外傳本穴的表部,穴名之意即在強調由裏部外傳本穴表部的這部分氣血,本穴的散熱作用如同打開了天窗一般,故名。窗籠、窗簧、天籠名意與天窗同,籠、簧為開闔的機關,指本穴的地部孔隙有開閉的特徵。
2)窗聾穴。窗,窗户,開闔的機關也。聾,耳之閉塞不通也。窗聾名意指本穴無地部孔隙與內部相通。本穴為頸項內熱的外散之處,之所以頸項的內熱會由本穴外散,它非為有地部孔隙與內部相通,而是本穴位處頸項局部重力場的高地勢,與內部的高温氣血位置最為接近,因此頸項內部的高温熱氣會由本穴外滲而出,故名窗聾。

天窗功能作用

疏散內熱。

天窗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天窗定位

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後緣,扶突穴後,與喉結相平,約旁開3.5寸。

天窗解剖

在斜方肌前緣,胸鎖乳突肌後緣,深層為頭夾肌;在耳後動、靜脈及枕動、靜脈分支;布有頸皮神經,正當耳大神經叢的發出部及枕小神經。

天窗主治

1. 耳鳴、耳聾、咽喉腫痛、暴喑等五官病證;
2. 頸項強痛。

天窗操作

直刺0.5~1寸。

天窗臨牀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耳聾、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落枕、頸椎病等。

天窗配伍

翳風、中渚主治耳鳴、耳聾;
配天容、少商主治咽喉腫痛。

天窗相關論述

1.《靈樞·根結篇》:手太陽入於天窗、支正。
2.《素問·氣穴論》:天窗二穴。此穴屬手太陽小腸經,在頸大筋間,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主痔瘻頸痛,肩痛引項,不得回顧,耳聾,頰腫,喉中痛,暴喑不能言,齒噤,中風。
3.《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1-2] 
參考資料
  • 1.    王華 .《針灸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
  • 2.    田代化.《靈樞經》:人民衞生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