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目窯遺址羣

鎖定
天目窯遺址羣,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凌口、紹魯和西天目鄉境內,分佈面積約6平方千米,屬宋至元代古窯遺址。 [2]  [5] 
天目窯遺址羣發現於1982年,分佈在天目溪上游南北向的東關溪北岸和豐陵溪南岸,以敖幹水庫為界,可分為東(紹魯)、西(凌口)兩個窯區,堆積層厚為0.5~2米,已探明有20多處龍窯窯牀。天目窯主要生產青白瓷、黑釉瓷和青瓷,胎質堅硬、細膩,胎色有白色、灰色和灰白色。器型有碗、盆、盤、瓶、碟、盞、盅、杯、缽、罐、爐、盒、盂、燈、注、託、瓷飾品等幾十種。裝飾工藝有花口、白筋、凸稜、刻花、劃花、印花、點彩等。裝燒方法有迭燒和以碗、盤合覆作匣缽燒製。天目窯遺址羣分佈面積廣,窯址數量多,產品多樣,對揭示學術界“天目瓷”疑問,有着重要的學術價值。 [2]  [5] 
2013年5月,天目窯遺址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天目窯遺址羣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凌口、紹魯和西天目鄉境內
所處時代
宋至元
佔地面積
約 6 k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180-1-180

天目窯遺址羣歷史沿革

天目窯遺址羣 天目窯遺址羣
1982年,發現天目窯遺址羣。 [2]  [5]  [6] 
2013年3月11日~17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臨安市文物館組成聯合調查隊,對天目窯遺址羣開展了為期一週的考古調查工作,取得重要收穫。 [5]  [6] 
2020年、2021年挖掘現場 2020年、2021年挖掘現場
2020年、2021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天目窯遺址羣西區敖幹二號窯、謝家一號窯兩處窯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揭露4座斜坡式龍窯窯牀和5處窯旁產品廢棄堆積,出土大量瓷器與窯具標本,明確了瓷器釉色、器形、裝飾和燒製方式,確認了正在發掘的兩處窯址時代均以元代為主。 [4-5] 

天目窯遺址羣遺址特點

綜述
天目窯遺址羣窯址分佈圖 天目窯遺址羣窯址分佈圖
天目窯遺址羣分佈在天目溪上游南北向的東關溪北岸和豐陵溪南岸,以敖幹水庫為界,可分為東(紹魯)、西(凌口)兩個窯區,分佈面積約6平方千米,堆積層厚為0.5~2米。天目窯遺址羣自發現以來已進行多次調查,已發現33處窯址,遺存堆積完整,窯牀格局保存完好。 [5]  [6] 
敖幹二號窯
敖幹二號窯,位於敖幹水庫西北側、面向水庫的小型山谷內, 揭露龍窯1座(Y1)及部分窯包堆積(D1)。
Y1全景 Y1全景
窯爐Y1,直接開鑿于山體之上,為分室龍窯,窯頭方向340°。窯頭至窯尾縱長21.4米、寬1.55~3.4米,坡度約10°,水平高差約4米。窯頂已坍塌,窯壁採用泥坯磚錯縫平砌而成,西壁現存磚1~4層,殘高0.07~0.64米,壁厚0.2米;東壁現存磚1~3層,殘高0.01~0.24米,壁厚0.15~0.2米,壁面粘掛窯汗。 [5] 
Y1火膛與第一窯室 Y1火膛與第一窯室
火膛,位於窯頭,平面近半圓形,前低後高,近斜坡狀,進深0.9米、深0.06~0.12米,前部與窯前操作面相接。兩側壁由泥坯磚砌成,保存情況較差,殘存部分表面留有燒結痕跡。擋火牆為一層橫鋪條磚,寬0.13米、高約0.07米,其上有一排燒結的圓形凹窩,後部與窯牀燒結層相連。擋火牆前建有由泥坯磚製成的爐柵,應為先用細泥鋪底,後於其上粘接長方體泥條而成,柵條寬5~6.5釐米、高6~12釐米、間距6.7~9.2釐米。條道整體為南北向,由北向南呈發散狀,與擋火牆間有2~3.3釐米的空隙。爐柵上鋪設2~3層碎瓦,板瓦、脊瓦均有,布紋面向上,有少量焙燒痕跡,平面高度略低於擋火牆。窯頭前有一殘存的通風口,殘高0.2米。窯前操作面殘存兩小段“八”字牆及窯前通道,保存狀況較差。西側殘存“八”字牆僅餘2層條磚,磚厚7釐米。近窯頭處底部平鋪零碎的殘磚,踩踏面向窯前的西北方向略傾。 [5] 
窯室,共分8室,每室平面近方形或長方形,面積由北向南逐間擴大,其中第六、七窯室大小相近。窯室之間建有以縱磚平鋪或立砌而成的擋火牆,擋火牆下側留有出煙孔。窯牀表面均鋪有灰黑色細沙,顆粒明顯,有少量燒結塊,且各窯室的鋪層由窯頭至窯尾逐漸加厚,其下為較堅硬的青黑色燒結層。每室東北角均有一段窯牆缺口,為窯門,有泥坯磚殘跡,應採用泥坯磚封堵。 [5] 
Y1排煙道 Y1排煙道
窯尾,清理出排煙道、排煙室與整個窯爐的後壁。排煙道位於第八窯室南端,由泥坯磚製成,共20條,磚寬3.5~4.5釐米,相距0.06~0.07米。表面堅硬,經長期燻烤而呈灰黑色,其上清理出大量煙灰與多呈顆粒狀的燒結物。排煙室位於排煙道與窯爐後壁之間,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79米、南北寬0.07~0.18米、深0.02~0.07米。窯爐後壁上部倒塌,保存情況較差,僅餘基底部1~2層磚,殘高0.04~0.22米。後壁磚牆以外南側有成片的煙灰痕跡。 [5] 
窯包堆積D1,為敖幹2號窯的廢棄瓷片堆積,位於整個窯址的東部,堆積依山勢呈坡狀分佈,分上、下兩層,包含大量廢棄瓷片、窯具和窯磚。瓷器器類以碗、盞為主,各區域出土產品類型無甚差別;窯具主要為窯柱,發現少量泥條。由於敖幹水庫修建道路,堆積中部受擾動。 [5] 

天目窯遺址羣文物遺存

綜述
天目窯遺址羣
天目窯遺址羣(4張)
天目窯遺址羣採集到的器物標本有碗、盤、壺、罐、缽、瓶、爐、盞、碟、盅、杯、盒、燈、盂、注、託、瓷飾品等20餘個品種。裝燒方法為疊燒、用直腹碗與淺盤作匣缽裝燒。釉色分黑、烏金、褐、醬褐、青、青白、紫色等,其中黑釉碗猶具特色,有被稱之為“曜變天目碗”的“兔毫碗”、“鷓鴣斑天目碗”、“玳瑁天目碗”等。胎色有白、白灰、灰、深灰,裝飾工藝有花口、白筋、凸稜、刻花、劃花、印花、點彩、鐵鏽斑、開裂紋。落款有內底款、外底款兩種。足有:矮圈足、高圈足、假圈足。底有:餅形底、卧底、玉璧底、平底。窯具有:支圈組合式、墊餅、泥條墊圈、筒形墊圈、鼓形墊具、圓形墊柱、錐形墊柱、束腰形墊柱、匣缽、軸頂碗。 [3]  [6] 
敖幹二號窯
敖幹二號窯出土文物 敖幹二號窯出土文物
瓷器,均為日常生活用器,器類以碗、盞為主,還有碟、盤、缽、罐、杯等,其中碗的數量佔到產品總數的七成以上。瓷器多為灰白色厚胎,胎質較細膩,釉層較薄。釉色有青釉、黑釉、醬釉、醬黃釉及組合釉等,以青釉瓷器最多,其次為黑釉及醬釉瓷器,醬黃釉及組合釉較少,幾乎不見青白釉。瓷器外壁施釉多不及底,下腹露胎處削修痕跡明顯。另有部分生燒器。瓷器以素面為主,少量刻劃蓮瓣紋或蓮紋,部分碗、碟內底戳印“月”“目”等字樣。器物因疊燒位置不同,同一器類有大小之分。 [5] 
敖幹二號窯出土墊圈、窯柱 敖幹二號窯出土墊圈、窯柱
窯具墊圈,環圈形,線切不封底。託頂近平,頂部刮壓五處略寬於圈厚的託點。瓷質細灰胎。素面無釉。多殘留墊沙;墊餅,圓餅形,由多層泥片疊成,底粘窯柱頂。瓷質灰胎,胎質較粗,雜質較多。外緣面結有玻璃質窯汗,其上多粘有石英質耐火細沙;泥條,環狀,截面呈橢圓形,寬窄不一。灰胎。器表粘有墊沙,窯柱,柱狀,底心內凹,頂面放置疊燒產品。粗胎,雜質粒大且多,器表結厚濁的暗灰色窯汗,並有大量氣泡孔。 [5] 

天目窯遺址羣研究價值

天目窯址羣燒造時間長,分佈面廣,堆積層厚,產品多樣,對揭示學術界“天目瓷”之疑問,有着重要的學術價值。 [2] 
天目窯遺址羣是一處進行大規模商品生產並作為外銷物品生產基地與設施的民窯窯址,體現了瓷業生產商品化和規模化的特點。天目窯主要產品分為青白瓷、醬釉瓷及少量的黑釉瓷,其燒製工藝尤其是黑、醬釉瓷的製作代表了同時期民窯的較高水平,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外銷瓷器之一。天目窯瓷器承載了徑山、天目山地區佛教及其藴含的宋元茶道文化傳播功能,見證了中日之間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交流。 [4] 

天目窯遺址羣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天目窯遺址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天目窯遺址羣旅遊信息

天目窯遺址羣地理位置

天目窯遺址羣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凌口、紹魯和西天目鄉境內。

天目窯遺址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天目窯遺址羣,路程約51.7千米,用時約5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