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目山藍

鎖定
天目山藍(Peristrophe tianmuensis H. S. Lo),爵牀科觀音草屬草本,高約30-35釐米;莖具6鈍稜,嫩枝上被短小硬毛。葉闊卵形,頂端驟尖或短尖,鈍頭,基部闊尖至近圓形,長1.5-6釐米,寬1-4釐米,紙質,兩面近無毛或背面中脈和側脈上疏生短毛,鍾乳體針形,稍密;側脈3-6對,纖細,兩面近同等凸起;葉柄長3-10毫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近腋生;總苞片和苞片小,狹披針形,長3.5-6毫米,被微柔毛;花萼深5裂,幾至基部,裂片長約2.5毫米,被疏柔毛;花冠淡紫色,長約2釐米,外面喉部和下唇被短硬毛。冠檐2唇形,喉部稍扭轉,上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1釐米,頂端鈍圓,齒狀2裂,下唇長圓狀匙形,3淺裂;雄蕊2,生喉部,花絲長7.5-8釐米,被硬毛,花葯2室,藥室線形,一上一下,無距。蒴果長8-9毫米。被硬毛;種子每室2粒。 [1] 
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產浙江(天目山)。 [1] 
中文名
天目山藍
拉丁學名
Peristrophe tianmuensis H. S. Lo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觀音草屬
天目山藍
分佈區域
浙江

天目山藍形態特徵

草本,高約30-35釐米;莖具6鈍稜,嫩枝上被短小硬毛。葉闊卵形,頂端驟尖或短尖,鈍頭,基部闊尖至近圓形,長1.5-6釐米,寬1-4釐米,紙質,兩面近無毛或背面中脈和側脈上疏生短毛,鍾乳體針形,稍密;側脈3-6對,纖細,兩面近同等凸起;葉柄長3-10毫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近腋生;總苞片和苞片小,狹披針形,長3.5-6毫米,被微柔毛;花萼深5裂,幾至基部,裂片長約2.5毫米,被疏柔毛;花冠淡紫色,長約2釐米,外面喉部和下唇被短硬毛。冠檐2唇形,喉部稍扭轉,上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1釐米,頂端鈍圓,齒狀2裂,下唇長圓狀匙形,3淺裂;雄蕊2,生喉部,花絲長7.5-8釐米,被硬毛,花葯2室,藥室線形,一上一下,無距。蒴果(未充分成熟)長8-9毫米。被硬毛;種子每室2粒。 [1] 

天目山藍分佈範圍

產浙江(天目山)。 [1] 

天目山藍栽培技術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1] 

天目山藍主要用途

植物科學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