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目山反擊戰

鎖定
天目山反擊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蘇浙軍區在浙江省天目山地區對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的一次自衞反擊作戰。

天目山反擊戰戰役背景

1944年底,我黨根據抗日戰爭形勢的發展及時地提出了“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口號,並派主力部隊渡江南下。
根據中央軍委電令,1945年2月5日新四軍蘇浙軍區宣佈成立,粟裕任司令員,劉先勝任參謀長,鍾期光任政治部主任,統一領導和指揮蘇南、浙東各地黨政軍工作。同時,將部隊進行整編,原六師十六旅編為一縱隊,司令員王必成,原浙東遊擊縱隊編為第二縱隊,司令員何克希;原一師三旅編為第三縱隊,司令員陶勇;每個縱隊各轄3個支隊。不久,新四軍第一師副師長葉飛又率一師一旅渡江南下,編為四縱隊,葉飛任蘇浙軍區副司令員。我軍根據中央的戰略意圖,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但卻遭到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阻擾堵擊,為了打擊國民黨頑固派的囂張氣焰,更好地進行抗日戰爭,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被迫在浙西天目山地區,發動了3次反擊頑固派進攻的戰役。

天目山反擊戰戰役經過

天目山反擊戰浙西反擊,首戰告捷

1945年2月12日,我一縱隊開始向敵後莫干山地區挺進。沿途粉碎了安吉、梅溪日偽軍和敵頑的襲擊;14日,抵達遞鋪沿線等鎮。一縱隊一、二支隊分別進佔了德清、武康縣城,打通了通向莫干山地區的通道。第三縱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插入廣德至泗安以南地區。為協同兄弟部隊挺進天目山打開了通道。當三縱隊七支隊進至上堡、鄣吳村一帶時,遭到頑軍六十二師和忠義救國軍、浙江保安部隊等5個團的進攻。在這形勢下,軍區首長及時指揮部隊迅速搶佔有利地形,同時命令七支隊堅決予以反擊。15日,我一縱隊奉命參戰。16日,一縱隊突然出現在敵六十二師的背側。頑軍腹背受擊。六十二師見勢不妙旋即向孝豐方向退逃,但又遭到我一縱隊第二、第三支隊的分割合擊。經過一夜激戰,圍殲敵六十二師一部,其餘潰軍向南逃命。我一縱乘勝追擊,17日凌晨,我一支隊在孝豐以北塔山地區殲滅一八四團一部。之後,進擊北隘口至城西太陽山一線與敵一八六團發生激戰,戰鬥持續到下午,我軍終於攻下孝豐城。頑軍受到重創後,逃至報福西南地區。18日,一縱二支隊攻佔了報福鎮。而後,一縱第一、第三支隊配合三縱在西圩市、魚溪口地區佈下了天羅地網,形成會殲忠救軍的態勢。經過激戰,殲敵一部,其餘潰軍倉皇南逃。至此,第一次反頑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我軍共殲頑軍1700餘人,俘頑軍800餘人,繳獲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30餘挺,長短槍400餘支,解放了孝豐縣城,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區。新四軍浙西反擊戰首戰告捷,受到了浙西人民的熱烈歡迎。

天目山反擊戰二次反擊,再創輝煌

頑軍在第一次進攻遭到失敗後,顧祝同並不甘心失敗,又調集六十二師、五十二師、一二九師等12個團的兵力,由第二十八軍軍長陶柳任總指揮,於2月28日,兵分四路,開始向我孝豐地區進行新的進攻。3月5日,頑軍形成對我三面包圍態勢。6日,敵軍各路向我孝豐陣地發起攻擊。當夜,我一、三縱隊向攻戰魚溪口、西圩市的忠救軍組織反擊,以強大的攻勢,將該敵壓回杭垓附近。在我孝豐巴山前沿陣地,敵一二九師等部正以猛烈的炮火,向我巴山陣地發起衝擊。守衞巴山陣地的一縱三支隊的全體指戰員,奮力抗擊。戰鬥打得十分艱苦,我軍經受了敵人4天炮火的嚴峻考驗,終於頂住了敵人進攻,守住了孝豐巴山陣地。然後,我一縱一、二支隊分別從兩側向頑軍一二九師,實行兩面夾擊,從而粉碎了頑軍的進攻,3月7日晚,我軍反擊開始。一、三縱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向孝豐西南頑軍一二九師、五十二師的兩個進行了分割包圍殲滅頑軍一五六團和一一八團大部。10日,我一縱3個支隊兵分三路追擊向天目山潰逃之敵。我軍進佔了兩天目山,一舉解放了臨安縣城。
第二次反頑戰役共殲滅頑軍一二九師、五十二師、浙保三團、六十二師各一部,共計1700餘人;繳獲迫擊炮4門,輕重機槍60餘挺,長短槍600餘支,我軍解放和控制了浙西的孝豐、安吉、臨安、餘杭等10個縣縱橫100多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使100多萬人口獲得解放。再次取得了反頑戰役的輝煌勝利。

天目山反擊戰運籌帷幄,三戰三捷

頑軍兩次的進攻均遭失敗。6月,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奉蔣介石的指令,不惜血本地又調集戰區機動部隊七十九師、一四六師、一四七師、三十三旅及國際突擊縱隊前來增援。加上原來的六十二師、一二九師、五十二師、忠救軍、挺進軍第一縱隊、浙保四縱殘部等,共計14個師的兵力,約6萬餘人。在國民黨第二十五集團軍司令李覺的指揮下,向我軍發動第三次大規模的進攻,妄圖將我新四軍浙軍區主力消滅於孝豐地區。
頑軍這次行動,採取了步步為營向前推進的戰術。5月20日,李覺令七十九師進佔了新登及其周圍地區。構築碉堡工事,針對敵人企圖,我軍區首長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並作了周密的部署。命令一、三、四縱隊各1個支隊擔任前鋒,首先拔除頑軍在新登前沿設置的防線。5月29日,軍區葉飛副司令指揮一縱司令王必成率一支隊為中路軍向大嶺方向前進,命令三縱司令陶勇率七支隊為左路軍向方家永昌方向疾進,指派廖政國率十支隊為右路軍向永昌方向攻擊。當一支隊行至馬登時,遭到了頑軍的堵截,敵軍藉助碉堡工事負隅頑抗。王必成司令速赴馬登前線,觀察地形、指揮戰鬥,他命令炮兵連長用八二迫擊炮,立即摧毀敵人碉堡。兩發兩中,敵堡被我摧毀。我軍將士趁勢而上,發起衝鋒,一鼓作氣攻下馬登。接着拿下雲山。在我右路,十支隊打得十分艱苦,很多同志在戰鬥中英勇獻身;但十支隊的將士們發揚了我軍勇往直前,不怕犧牲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慨,終於炸燬了寺基山敵堡,攻下永昌。
6月1日,我前鋒部隊進駐了新登北郊松溪。王必成司令員率支隊首長親臨新登北郊觀察地形,決定當晚攻城。經過一整夜的激戰,新登縣城被我佔領。一、十支隊留下部分兵力守城,其餘部隊會同七支隊一道向西南方向追擊頑敵。6月3日,頑國際突擊縱隊出動5個營的兵力,由桐廬迂迴出擊,對我新登陣地進行多次攻擊。均被我一、十支隊打退。頑軍又一次組織優勢兵力,對我虎山陣地發起攻擊;在我一支隊將士英勇還擊下,打退敵人的幾次進攻,一支隊司令員劉別生同志親臨前線指揮戰鬥,他站在一棵樹旁,手持望遠鏡,觀察敵人的動靜。這是一支英雄的軍隊,曾在廣德的杭村大捷中擊敗日軍南浦旅團小林中隊,素有“老虎團”著稱。敵人知曉虎將劉別生在親自指揮作戰,心驚膽寒,便派狙擊手順着劉別生正在觀察的望遠鏡的反光射擊,劉別生司令員不幸中彈,他在彌留之際掏出了僅有的幾塊銀元,交了最後一次黨費。羅維道政委含着熱淚告別了在戰鬥中壯烈犧牲的戰友,繼續指揮戰鬥。敵人蜂擁而至,離山頭陣地越來越近,粟裕司令聞訊後,速派參謀趕到虎山傳達命令:虎山阻擊戰影響全局,一定要死守虎山陣地!羅維道受命後,又一次組織火力,加強了政治攻勢,陣地上喊起了“為犧牲的劉司令員報仇”等口號,戰士們羣情激昂,士氣振奮,一顆顆密集的子彈射向敵陣,終於擊潰了敵人的進攻,用鮮血和生命保衞了虎山陣地。
虎山阻擊戰是新登戰役關鍵一戰,它為保衞新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大力山至百丈嶺一線,我十支隊將士仍在英勇地抗擊敵人的進攻,戰鬥持續到下午5時許,軍區首長未見捷報,便命令其他部隊組織後反攻,在我多路部隊的進攻,頑軍七十九師全線潰敗。翌日黎明,一支隊奉命從虎山撤回新登城。
新登戰役的勝利,受到了蘇浙軍區和縱隊首長的誇獎。據蘇浙軍區當時資料的統計,共殲滅頑軍七十九師1個團、突擊一隊兩個營,擊斃敵人1500人,俘獲敵軍官兵719名,摧毀大小碉堡300個,繳獲追擊炮1門,重機槍15挺,輕機槍45挺,長短槍支500餘支,以及大量的軍需彈藥。我軍傷亡近900名,其中犧牲252名。為了進一步粉碎頑軍的堡壘戰術的進攻。6月4日,葉飛副司令員召集各縱首長會議。研究下一步決戰方案,王必成、陶勇、廖政國等參加了會議。粟裕司令員根據分析的戰勢,果斷決定我軍分批撤出新登。6月15日,我軍全部撤出了天目山地區,開始向孝豐地區集結。我軍的戰略意圖是誘敵深入,在運動中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頑軍見到我軍“倉促”撤退,頑軍司令李覺立即令其14個師的全部兵力,組成左右兩個兵團,分兵向我撲來。以敵五十二師、三十三旅、一四六師一部為左兵團,從於潛至寧國一線向東開進;以突擊縱隊一、二大隊、七十九師為右兵團,由臨安向北夾攻;企圖把我軍逼於孝豐地區聚殲。
頑軍急於要消滅新四軍,求戰心切,敵五十二師想搶頭功一馬當先,單兵突進,結果首尾不能相顧。6月19日,當頑軍的左翼兵團已突入我孝豐陣地前沿,其右翼兵團還在20公里外的地域。軍區首長抓住這一時機,立即命令各部向孝豐方面集結,待機。當敵五十二師前鋒進入我伏擊陣地時,我軍前線指揮部立即命令一縱、三縱、四縱向敵左翼兵團發起攻擊。首先將敵五十二師主力及三十三旅一部殲滅在西圩市、新橋頭、百步山地區。
國民黨第三戰區驚悉其左翼兵團被我突襲,殘部無法掙脱我的追擊,急令右翼兵力火速增援。當敵右翼兵團趕到後,其左翼殘部已潰不成軍。儘管如此,李覺還命令右翼兵團的七十九師向我孝豐東北陣地發起強攻。我五峯山守備部隊嚴陣以待。敵七十九師的數次衝鋒均被擊退。我軍棋高一着。悄然隱現於敵後。七十九師久攻不下,開始調轉方向撤退,但後路卻被我軍截斷,進退兩難。七十九師頓時驚惶失措,橫衝亂撞,企圖強行突圍。我軍區首長果斷命令部隊大膽穿插,堅決分割。這時,軍號嘹亮,山上山下響起一片衝殺的吶喊。頑軍突圍夢幻已經破滅,頑軍被衝的四分五裂。七十九師就這樣被我殲滅。
6月22日,我軍向敵右翼兵團發起總攻。我四縱從孝豐城出擊。對敵人正面發起攻擊;其他縱隊從側翼多路出擊。敵軍發現被圍,已後悔莫及。我軍將士忍飢耐渴,頑強衝殺。23日終將頑軍右翼兵團潰逃之敵壓縮在李豐東南青明山、白水灣、港口狹窄地帶。經過各縱將士的浴血奮戰,將這部分潰逃之敵,就地圍殲。此役,除敵突擊縱隊一個營留守臨安倖免被殲外,其餘大部被殲。共計斃傷敵6849人,俘獲敵2881人,繳獲各種大炮17門,輕重機槍129挺,長短槍1000餘支,以及大量的軍需用品和彈藥。我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犧牲504人,負傷1662人。我軍以血的代價,取得了天目山第三次反擊戰勝利。
在3次反頑戰役中,蘇浙皖邊區各地黨組織積極配合作戰,組織民工6200餘人次,為我軍運送軍用物資、糧草、搶救護送傷員、開展支前運動,為奪取天目山3次反頑戰役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新四軍在天目山3次反頑戰役的勝利,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氣焰,為鞏固和發展蘇浙皖抗日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1] 
參考資料
  • 1.    安徽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編,馳騁江淮 紀念新四軍成立60週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03,第4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