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皇星行動

鎖定
天皇星行動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對德意志國防軍的包圍攻勢,夾擊行動在1942年11月19日發起,進攻兩翼在4天后於卡拉奇會師。
中文名
天皇星行動
攻擊方
蘇聯紅軍
被包圍方
德意志國防軍
發生時間
1942年11月19日

目錄

天皇星行動行動

包圍行動準備工作非常充足,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被説服容許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及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可接收任何希望得到的資源,朱可夫的戰略是向被圍困的斯大林格勒提供足夠的補給以牽制及弧立由弗里德里希·保盧斯指揮的德國第6軍團,同時新的蘇聯紅軍利用新裝備組建了5個新的坦克軍團,這時候,蘇聯的戰時工業生產力已超越德國,新軍團已靜悄悄的被配置在前線,當德軍集中在斯大林格勒後,蘇軍基於以下兩個原因進行大規模包圍戰: 進攻被削弱由裝備低劣的羅馬尼亞軍防守的側翼防線及避免第6軍團過早干預,保密工作出奇地有效,部份原因是蘇軍迷惑行動及德軍不相信蘇軍的有如能力發起大規模包圍戰。
當羅馬尼亞軍的抵抗在行動的第一天崩潰後,蘇軍繼續加快包圍德軍,沒有任何訊息表示德軍就地抵抗,4天后,南北兩翼(包括第4機械化軍團)鐵鉗在哈巴羅夫斯克 — 馬拉羅夫卡地區、亦即卡拉奇地區會師[1]。
超過250,000名軸心國士兵被切斷補給和麪臨寒冬威脅,在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情況走向絕望,11月22日,保盧斯 向阿道夫·希特勒發出電報要求撤退,希特勒禁止保盧斯突破包圍圈,因此第6軍面對蘇聯紅軍的地面進攻、飢餓及寒冷的俄羅斯天氣下緩慢崩潰,赫爾曼·戈林的德國空軍被圍部隊提供足夠空運的承諾又未能兑現及雖然使用了眾多飛機亦不能維持最低空運量的要求。
1943年2月2日,第6軍團的殘餘—包括大約90,000名士兵—向蘇軍投降。該行動是與在莫斯科附近實施的火星行動相互配合的。

天皇星行動結果

蘇聯紅軍能夠快速在卡拉奇會師,這在數天後更被作為宣傳影片,蘇軍奪取橋樑因為德軍相信前進中的坦克是他們自己的(德軍經常使用俘獲的T-34坦克作戰)。
德軍的戰敗對士氣有很大影響,特別是蘇聯方面更為明顯,因為這次是德軍在戰爭中最大的敗戰之一。
在圍城期間,保羅斯被晉升為陸軍元帥,他因此亦成為第一個投降的德國陸軍元帥,根據一些資料,希特勒命令晉升是想保羅斯自殺以避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