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理昭彰

鎖定
天理昭彰,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lǐ zhāo zhāng,釋義:舊稱天能主持公道,善惡報應分明。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懲惡勸善報應分明。
中文名
天理昭彰
拼    音
tiān lǐ zhāo zhāng
注    音
ㄊㄧㄢ ㄌㄧˇ ㄓㄠ ㄓㄤ
出    處
《馮玉蘭》
釋    義
上天主持公道,懲惡勸善報應分明

目錄

天理昭彰釋義

道德公理彰顯,報應分明。

天理昭彰出處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蔣興哥把舌頭一伸,合掌對天道:“如此説來,天理昭彰,好怕人也。” [1] 

天理昭彰例句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回:今司馬受戮,天理昭彰。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誰知傢俬付之烏有,並自己也無葬身之所。要見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理昭彰 [4] 
清·錢彩《説岳全傳》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萬,那一個不説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3] 
清 曹雪芹 《紅樓夢》第一百三回:這可就是天理昭彰,自害自身了。
石玉昆 《三俠五義》第三回:只聽得孟老説道:“ 天理昭彰,循環報應,老天爺看得真切,是再不得錯的,二位不知,這金龍寺自老和尚死後,留下這兩個徒弟,無法無天,時常傷害人命,劫掠婦女。他比殺人放火的強盜還狠呢。

天理昭彰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