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王村

(陝西寶雞市高新區天王鎮天王村)

編輯 鎖定
天王村位於寶雞市秦嶺北麓,渭河南岸,310國道沿村而過,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濕潤,糧食作物秸稈和牧草資源豐富。
中文名
天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寶雞市高新區天王鎮 [1] 
人口數量
1270户
天王村,全村總面積18平方公里,轄18個村民小組,共1563户,6583口人。現有耕地面積1302畝,主導產業以勞務輸出和糧食種植,先後榮獲寶雞市人民政府充分就業示範村、全市農民增收工作先進村、高新區六五普法治區先進集體,高新區先進基層黨組織、高新區文明村鎮等榮譽。

天王村自然資源

編輯
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63畝(其中:田1583畝,地2580畝),人均耕地1.43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6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1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2畝,主要種植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200畝,其他面積113畝。

天王村農村經濟

編輯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7.7 萬元,佔總收入的64.23 %;畜牧業收入126.1萬元,佔總收入的29%(出欄肉豬2380頭,肉牛3頭,肉羊240頭);林業收入28.5萬元,佔總收入的6.5%;第工資性收入36.6萬元,佔總收入的8.4%。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人(佔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4人。

天王村特色產業

編輯
天王村 天王村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畜牧業,主要在鶴慶縣內銷售。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40%。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60人。
文教衞生事業

天王村基礎設施

編輯
截至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91户通自來水,有361户飲用井水,有308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85%)。有699户通電,有449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533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64%和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447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51户(分別佔總數的64%和50%)。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車站1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45輛,摩托車25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849畝,有效灌溉率為89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6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235户;裝有太陽能農户5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235 户。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1户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天王村文化教育

編輯
天王村 天王村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81人,距離新城中學3公里。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8人,其中小學生181人,中學生107人。

天王村基層組織

編輯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人,其中男黨員40人、女黨員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5個村民小組。

天王村發展重點

編輯
主要困難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農田水利、交通道路設施落後;
2、人畜飲水困難;
3、醫療衞生、教育設施落後;
4、集體經濟薄弱。
發展重點
發展的思路及發展產業:
1、逐步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2、申請農田水利交通道路維修工程;
3、提高文教衞生質量;
4、促進經濟林果的快速發展和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養殖規模,壯大集體經濟收入。

天王村人口衞生

編輯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農户705户,共有鄉村人口2920人,男性1586人,女性1334人。其中農業人口2908人,勞動力13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彝族混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18人,參合率89.6%;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1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黃坪鎮衞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