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燭湖

鎖定
天燭湖是新昌縣的一個新景點,在十里潛溪的天燭嶺腳,離縣城7公里。1998年9月竣工,新昌縣銀城房地產公司肇開我縣企業辦旅遊的先河,在天燭嶺腳的蚱蜢頭山和孝天龍山的峽谷上,建造了長73 米,高26米的水庫大壩,將山澗小溪之水匯成了一個湖泊——天燭湖。
中文名
天燭湖
位    置
新昌縣
面    積
320000 km²
竣工時間
1998年9月

天燭湖簡介

天燭湖集雨面積32萬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05萬立方,湖長3公里之多,時寬時窄,寬至幾百米,窄至幾米,彎彎曲曲,向幽谷延伸,湖水清純,碧波盪漾。乘龍船、快艇,遊客可飽覽古樸的電站和雄偉的大壩,欣賞沿湖風光。這裏山不高,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樹茂盛,高高低低,林濤陣陣。樹林中時而冒出一片石林,峻峭崢嶸,怪模怪樣;時而探出一、二尊巨巖,似神似獸,維紗維肖,令人叫絕。 [1] 
天燭湖
天燭湖(5張)
天燭湖遊覽區的淺水灣還有垂釣區、燒烤區等一些參與性項目,風味獨特。此外,一些山間低坡處還建有10多間精巧玲瓏的小竹樓,可供遊客憩息。在十里潛溪的天燭嶺腳下,離新昌縣城7公里。這一帶原來就有許多天然美景,但"養在深閨人未識"。 [1] 
1997年、1998年,在天燭嶺腳的蚱蜢頭山和孝天龍山的峽谷上,建造了長73米、高26米的水庫大壩,將山澗小溪之水匯成一個湖泊--天燭湖,集雨面積32平方公里,蓄水量達305萬立方,湖長3公里之多,時寬時窄,寬至幾百米,窄僅幾米,彎彎曲曲,湖水清純,碧波盪漾,向幽谷延伸。泛舟湖上,令人入迷。 [1] 

天燭湖景點特色

天燭湖景觀圖集(1)
天燭湖景觀圖集(1)(20張)
景區包括天燭湖景區和大石瀑景區。
乘龍舟暢遊在天燭湖裏,沿途是湖水清純,碧波盪漾;石林,峻峭崢嶸,似神似獸。左側的五指山,上書“天燭湖”三字,是浙江省書法協會名譽主席郭仲選題的,三個字有75平方米,但並不是平均分配的,因為遊客從下方看上去,有一個視角差的問題,“天”字與“湖”字要相差兩米,氣勢雄偉,色彩鮮明。就在五指山旁邊,密密的松林中有一巨大的蠟燭,傲然矗立在山崖上,頂上還有一棵柏樹,好象是蠟燭的火苗在熊熊燃燒。 [2] 
天燭湖 天燭湖
天燭湖 天燭湖
岸上有許多漂亮的竹樓,有飯店、有茶樓、還有客房,如果真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這裏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猶如世外桃源!龍舟又轉過一個彎,右邊山頂是“青蛙戲龜”,岩石上還有許多小龜伸頸匍匐,此景曰“眾龜上岸”,有的爬至山頂,有的還在山腳,有的從左邊爬,有的從右邊爬,傳説這裏的龜已修練成精,赴天庭趕考,這山頭是必經之路,所以才爭先恐後。左邊有一潭號壺瓶潭,口小肚大,只能看到洞口,無人敢進去探險。再往前還有鬼臉娃娃、大慈彌勒等石像,最像的要數前方的送子觀音和摩崖三毛了,三毛微微低着頭,幾縷黑髮搭拉在額頭,一付欲言又止的神情呼之欲出。掉過船頭往回開,快到“青蛙戲龜”了,右側山上,有一位巨人昂首挺胸在那裏,頭上好象還戴了頂安全帽,哦,原來是個鍊鋼工人啊!龍舟上岸後到了三岔口,往右到山頂有一座廟,廟中有紅臉黑鬚坐像一尊,號胡公大帝。 [2] 
胡公名則,北宋永康人,歷任杭州、温州、福州等知州,還做過吏部、工部、刑部、兵部侍郎,清正廉潔,頗有政績,浙江人民為紀念胡公,在多處建造胡公廟,據考證,方巖胡公大帝殿系參照天燭湖胡公廟修建,有廟內對聯為證,曰“山明水秀由來天燭震威靈,神威遠播即是方巖真面目。”站在這三岔路口看上面,剛才的鋼鐵工人變成了一隻巨鷹,正要展翅飛翔了,正所謂是移步換景,惟妙惟肖。走過飯店門口,踏上小橋,站在橋上,可看到對面山上有一美女出浴石像,你看,這位美女仰面朝天,一把黑油油的長髮甩在腦後。走過小橋,往左可以去茶樓喝茶,也可以邀幾位好友打牌。往右可以去垂釣區和燒烤區參觀,也可以在這玩蹺蹺板,如果是下雨天,對面的天燭飛瀑場面也很壯觀。再往上還可以到山頂的神仙椅坐一坐,不過,這裏的路不是很好走,體力欠佳的朋友,還有下雨天更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2] 

天燭湖民間傳説

從停車場下來,右邊有一孤巖突兀而立,原來在
岩石邊有一寺院,叫紅蓮寺。村民相傳,當年在此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以前香火很旺,鐘聲能傳附近八個寺院。來此寺求子的婦女,凡在此寺留宿的,都能得到靈驗。但是,紙包不住火,原來寺裏出了壞和尚,他們強行留宿,致使婦女懷孕。此事被村民發覺後,一把大火把紅蓮寺燒了個精光。據説,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就取材於此。 [2] 
天燭湖景觀 圖集(2)
天燭湖景觀 圖集(2)(11張)
遊客可在客運西站乘到丁村的鄉村公交車 ,出租車價錢25元左右。景區票價25元(包括來回船票)
參考資料
  • 1.    天燭湖  .紹興市新昌縣城南鄉潛溪村 [引用日期2013-03-22]
  • 2.    徐宏圖 張愛萍 校訂.《浙江省新昌縣胡卜村目連救母記》: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