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天然文巖渠

鎖定
天然文巖渠是新鄉市東部原陽、延津、封丘、長垣四縣的骨幹防洪排澇河道,流域面積2514平方公里。流域內有耕地218萬畝,人口147萬。天然文巖渠屬黃河一級支流,流域位於河南省黃河以北,太行堤以南,臨黃堤以東,京廣線以東。全長160公里。河源至河口高差27米,下游平均寬20米。
中文名
天然文巖渠
地理位置
新鄉市東部
流經地區
原陽、延津、封丘、長垣
發源地
原陽縣王祿南
河    長
147 km
流域面積
2514 km²

天然文巖渠形成變遷

溝渠的形成,均源於黃河泛決後的自然流向,勞動人民順曲彎流向疏浚。排除水患,逐步裁彎取直,形成溝渠系統化。
金明昌五年(1194)黃河改道,徙陽武光祿村,順禹河堤南側東下,經韓莊入延津縣大、小潭村,在本縣境內即形成文巖二支和一支前身。
元至元廿五年(1288)黃河改道所形成的彎曲流向,為天然渠下游較早前身。
明崇禎四年(1631)河決胡村鋪,衝陽武任家村,形成任家潭。河水幾入城,漫流東北而下,成為文巖渠東、西關支渠和文定渠前身。
清雍正元年(1723)河決馬營,洪水三股而東:北股順禹河故堤南向東經獲嘉縣紅荊咀過本縣黑龍潭、黑洋山、北劉庵、陽阿、河底鋪、老河、黑石入延津縣境,形成了今文巖一支、七支、九支一斗等渠前身;中股經王祿、圈裏、口裏、磁固堤、新集、閻坡、石佛、東腦、明石、別河、李莊入延津,成文巖渠閻坡支排、許堂支排、天然渠二支、東關支、文定渠、文巖六支等溝渠前身;南股沿黃河堤北側而東,經原武、馬頭、辛口、老河入封丘縣成為天然渠、天然一支、老河排前身。
清乾隆十六年(1751)河決陽武祥符朱十三堡口門,衝成祥符朱潭;沿堤東流,至篦張複決老堤,形成篦張潭。河水經太平鎮分作東、北兩股:東股東下老河窪入封丘,為文巖、九支前身;北股順天然渠北下注延津,為文巖六支渠前身。 [5] 

天然文巖渠幹流概況

天然文巖渠 天然文巖渠
天然文巖渠長垣大車集以上為天然渠和文巖渠,經原陽、封丘至大車集以下兩渠會合,稱天然文巖渠。河道長147公里,流域面積2555平方公里,沿左岸臨黃大堤至濮陽渠村入黃河。 [2] 

天然文巖渠天然乾渠

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1721-1723),黃河連續三年在武陟馬營決口,水灌原、陽地方。雍正八年(1729),陽武縣羣眾順水流向挑挖成斷斷續續的渠溝,乾隆初年疏浚成渠,西起婁谷堆,經太平鎮折向北,至李莊注入延津;乾隆二年(1737)原武縣開浚西段:西起王村,至婁彩店入陽武。該渠溝羣眾時稱“城南溝”又稱老天然渠。此後曾數次疏浚全渠。1955年,河南省水利廳、新鄉專署水利局組織原陽、延津、封丘、長垣四縣對此渠和文巖渠進行統一規劃勘測,1956年開始施工整修。本渠西至王祿南,沿大堤向東直入封丘縣,在本縣境內長56.1公里,流域面積241平方公里,出境流量為27立方米/秒,在本縣有支渠五條。 [5] 
天然渠從獐鹿市鄉仝莊村入境,流經獐鹿市、婁堤、荊隆宮、司莊、城關、馮村、潘店、油坊、留光、黃陵等鄉,從黃陵鄉陶北村北進入長垣縣境。境內流長42.2公里,流域面積499平方公里,渠寬24米,排澇標準為三年一遇,防洪標準為十年一遇,排水量285立方米/秒。 [6] 

天然文巖渠文巖乾渠

清乾隆二年(1737),原武知縣吳文火斤於原武北部開人然渠。嘉慶二十四年(1819),河決婁堤口,在黑洋山南形成“江溝”。民國14年(1925),陽武縣長趙承欽於縣東北開一“趙公渠”,起自大張寨,經縣城西北延州入延津縣。1941年,將全渠疏浚,因下注延津縣文巖村,故定名為文巖渠。1956年重新規劃整修後,西起王祿村北,過城關北,西北行,經韓莊東北入延津境。在本縣長46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可排水流量40立方米/秒,在縣境內有支渠十餘條。 [5] 
源於原陽縣祝樓鄉王錄村,自新安鄉安樂莊入境,向東經小潭、僧固兩鄉至高寨鄉大留固出境,境內長24.6公里,設計除澇流量71立方米/秒,防洪流量125立方米/秒,流域面積328.7平方公里。清乾隆七年(1742)疏浚,道光二十四年(1844)延伸,民國14年(1925)疏浚。建國後,先後於1956年、1963年、1964年、1967年、1969年五次整修、延伸、拓寬、疏浚。轄文巖三支、文巖四支、文巖五支、文巖六支、文巖七支、文巖八支、三里莊排、文巖故道、文定渠九條支流。 [8] 
文巖渠從陳固鄉西守宮村西入境,流經陳固、居廂、黃德、戚城、趙崗等鄉,從趙崗鄉西惠寨村東北進入長垣縣境。境內流長32.5公里,流域面積439平方公里,平漕流量為15~35立方米/秒,排水能力為249立方米/秒。 [6] 

天然文巖渠水文特徵

1979年測量,天然渠淤積量達400多萬立方米,文巖渠淤積量達700多萬立方米。主要是引黃退水、黃河頂託及流域內土質鬆軟所致。流域內4大引黃灌區(祥符朱、大功、韓董莊、大車集)1983~1987年年平均引黃水量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46.8萬畝,年平均退水27億立方米,佔引黃水量的53.9%。引黃退水造成河道大量淤積,致使河道防洪除澇能力降低,地下水位上升。1988年原陽縣沿文巖渠王祿至米莊段清淤33公里,完成土方70萬立方米。至1987年已植樹22萬株,綠化幹流堤防110公里,佔提防總長度的61%。 [4] 

天然文巖渠主要支流

天然文巖渠天然渠系

天然一支,原為清雍正八年(1719)的原武城北溝。1956年擴修後定名。由張村至楊大寨止,全長14.3公里,流域面積39平方公里,排水流量10.6立方米/秒。
天然二支,1956年開挖,起於張居噦莊,止於婁谷堆,全長8公里。流域面積23.8平方公里,流量7.12立方米/秒。1969年,從南趙莊以上改入文巖渠閻坡支排。
天然三支,1956年開挖,起於大張寨,終於馬頭西,長4.1公里。1964年廢,改入文巖渠。
天然四支,1956年開挖,由小毛莊至太平鎮,長5公里。1964年廢,改入文巖六支渠。
天然五支,1956年開挖,由桃園至封丘縣於店北,全長3公里。1967年,因封丘縣於店引黃放淤修圍堤而廢。
付裏莊排渠,天然五支廢除後,1969年由付裏莊東挖一南北溝代之,稱付裏莊排渠。 [5] 

天然文巖渠文巖渠系

文巖一支,1955年開小渠溝,1956年擴修後定名。西起黑洋山北,東至程莊北,長12.8公里,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可排水流量11.5立方米/秒。1970年,將該渠向西延至黑龍潭村,1971年,復延至獲嘉縣賀莊。
文巖二渠,1955年挖成小溝,1956年擴展成渠,起自賀屯東北,止於韓莊東北,長16公里。流域面積131平方公里,流量21.8立方米/秒。
許堂支排渠,1957年開挖。由小胡莊至靳堂東,註文巖乾渠,長11.2公里。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流量6.4立方米/秒。
閻坡支排渠,1957年開挖。由大胡莊至柴莊入文巖乾渠,長16.8公里。流域面積60.8平方公里,流量14.6立方米/秒。
西關支排,本為老文巖渠段,建國前稱“趙公渠”,1956年為使文巖渠道裁彎取直,將李學彥莊至城西北一段改為西關支排。渠長9公里,流域面積48.6公里,流量9.82立方米/秒,後又將渠向西延至棘針墳西南。
八里莊支排,1957年開挖,由李聰寨至板莊東入文巖乾渠。渠長8.9公里,流域面積22.1平方公里,流量9.1立方米/秒。
東關支排,原為文巖渠段,1956年文巖渠規劃後,將司寨以東至張士道莊以北的該渠道改稱東關支排,並向南延伸至朱莊。渠長13公里,流域面積19.2平方公里,流量4.25立方米/秒。
文定支排,民國初年,由王營至文定段已挖通成渠,並定名文定渠。1954年,將下段由王村西向東開挖,而入老天然渠(今文巖六支)。1956年,又將下游改由桑園東、土山東北入延津縣後註文巖乾渠,上游向西南延至宣化堡。在本縣境長22.6公里,流域面積87.7平方公里,流量21.6立方米/秒。
文巖六支,原為天然渠一段。1956年,將太平鎮至北李莊入延津縣境之河段改入文巖乾渠,定名文巖六支。在本縣境內長16公里,流域面積87平方公里,流量15.9立方米/秒。
文巖七支,1956年開挖。由化莊北至牛博士寨東南,再入延津縣註文巖乾渠。在本縣段長6公里,流域面積27平方公里,流量7.6立方米/秒。
王村支排,1954年開挖,原為文巖渠下段,1956年,文定渠改由文定北流,此段起於孫莊,止於別河東北文巖六支,遂改稱王村支排。
文巖九支,1956年開挖,由柳園北至趙勝莊東入封丘縣境註文巖乾渠。在本縣長17.8公里,流域面積96平方公里,流量20.2立方米/秒。
文巖九支一斗排渠,1956年開挖,由呂寨東南至趙勝莊東,入文巖九支排渠,全長10.4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
老河排渠,1957年開挖。由虎張東南過東老河東北,注封丘縣境入文巖九支排渠。 [5] 

天然文巖渠治理開發

清道光十六年(1836),挑挖天然、文巖渠。自延津太行堤決口堵復之後,陽武、延津兩縣上游積水,順天然渠、文巖渠兩條道下泄。出封丘境入長垣縣順太行堤東流。後因天然、文巖兩渠年久失修,未加疏浚,渠底澱淤,渠身堵塞,一遇大雨,水流不暢,往往漫溢成災。封丘知縣張昀為穩定百姓情緒,減少澇災,迭具文呈請河南省布政使司,要求挑挖天然、文巖兩渠。後得上司批准,便興工挑挖,渠道因之疏通,減輕了漫溢積澇之災害。
民國年間,天然支渠蜿蜒曲折,甚至形成九十度的大轉彎。遇有大澇水流不暢,沖刷堤岸,經常漫溢成災。荊隆宮村金大建和宋所村宋老北等,倡導開挖天然支渠。此渠自九甲南向東北流,經劉村、牛廠至桑村東北入文巖渠。 [7] 
1955年前為小規模治理。1956年按10年一遇防洪標準對渠系進行全面治理。即:天然渠自王祿至大車集101.9公里,文巖渠自原陽圈裏至大車集102.6公里,天然文巖渠自大車集至入黃河口裁彎後為46公里,共完成土方1404.4萬立方米;疏浚支渠19條,完成土方542.9萬立方米;修建滯澇區4處,蓄水107萬立方米,完成滯澇區土方251.2萬立方米;公路橋新建11座,擴建3座,農用橋新建138座,擴建6座,涵閘新建64座,擴建4座,全部完成土方1947.3萬立方米,連其他建築工程共投資608.2萬元。
1958年起,大搞引黃灌溉,天然渠仝莊以上和文巖渠白廟以下成為原、延、封灌區的總乾渠,致使河道普遍淤澱與附近地面相平,大車集平槽泄量僅30~50立方米秒,約合3年一遇除澇流量的20~30%,內澇嚴重,鹽鹼地發展到122萬畝。1962年以後暫停引黃灌溉。1963~1965年進行天然文巖乾渠擴大治理,治理標準為60年代3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主要工程有:天然渠五支口至大車集42.2公里,文巖渠原陽西關排口至大車集785公里,天然文巖渠大車集至三河村入河口46.2公里,同時,對文巖九支、天然七支等5條較大支流,按60年代3年一遇除澇、1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了治理。 共完成土方1526.6萬立方米;新建、擴建橋樑52座,建涵閘62座,全部工程投資2141.88萬元。 [3] 

天然文巖渠流域情況

天然文巖渠 天然文巖渠
該渠發源地為焦作市武陟縣張菜園村,分南北兩支,南支為天然渠,北支為文巖渠,流徑新鄉市境內的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至長垣縣大車集匯合後稱為天然文巖渠,再向東北行於濮陽縣渠村鄉三合村渠村分洪閘南端入黃河。天然文巖渠流域跨焦作新鄉濮陽三市,武陟、獲嘉、新鄉、原陽、延津、封丘、長垣、濮陽八縣。其中以原陽、延津、封丘、長垣四縣為主,佔流域面積的97%,其餘四縣只佔流域面積的2.8%。流域內現有耕地217.86萬畝,人口146.4萬人。
2工程現狀
2.1河道現狀
(1)天然渠。天然渠從武陟縣張菜園經原陽縣的婁新莊、奶奶廟、老河,封丘縣的黃莊、辛莊、三格堤到長垣縣的大車與文巖渠交匯。全長96公里,有支流10條,流域面積739平方公里。設計標準為:除澇三年一遇,流量62立方米/秒,防洪十年一遇,流量108立方米/秒。除澇水深2.6米,河底寬16米,河底縱坡1/6000,主河槽內邊坡1:3,堤頂寬4米,邊坡1:3。天然文巖渠下游傍依黃河大堤,水面清澈廣闊,翠柳依依是黃河生態旅遊的靚點,也是濮陽黃河水利風景區的組成部分。

天然文巖渠支流情況

北支文巖渠自何營至大車集,依太行堤東流,全長103公里,有支流12條,受水面積1672平方公里,為流域內主要排澇渠道。南支天然渠自何營至大車集,沿黃河大堤北背河窪地東流,全長96公里,有支流10條,受水面積653平方公里,為流域內排地下水、攔截黃河滲流的主要河道。兩支流經長垣縣大車集匯合後稱天然文巖渠,沿臨黃大堤東北流至河口,長46公里,流域面積227平方公里。河底寬80米,堤距220米,設計流量155米3/秒。1974年洪峯達207米3/秒。多年平均含沙量為2.22公斤/米3。為豫北地區大型骨幹排水河道之一 [1] 
參考資料